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0215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在筒体衬板的底板上设置条形突筋,所述条形突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不垂直;所述条形突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的夹角为95°~120°,分级筋高度大于小直径磨球的半径,小于小直径磨球直径和大直径磨球的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分级筋把一部分小直径磨球推向球磨机的出料口端,使球磨机的进料口端球面高度降低,进料口端容纳矿料的空间增大,可有效提高对矿料的破碎效率。且使大多数大直径磨球只能从小直径磨球上越过分级筋,避免磨损分级筋,分级筋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容易、分级筋本身不易磨损、分级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球磨机的破碎研磨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
本技术涉及球磨机的筒体衬板,特别是指一种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 板;属于破碎研磨机械

技术介绍
球磨机的筒体衬板,可分为波峰部分与底板部分。波峰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把 磨球带到一定的高度,以便磨球落到合适的位置高效率地破碎或研磨矿料;底板部分的 主要作用,是保护球磨机的筒形壳体,使球磨机的筒形壳体不与矿料及磨球接触,从而 不被矿料及磨球磨薄。球磨过程中,大直径磨球主要起破碎大粒径物料的作用,小直径磨球主要起研 磨(细磨)小粒径物料的作用;球磨机的前半部分(进料口端)大粒径物料较多,后半部 分(出料口端)小粒径物料较多。因此,业内常采用具有“分级”功能的筒体衬板,称 为分级衬板;使球磨机中的大直径磨球向球磨机的进料口端相对集中,小直径磨球向球 磨机的出料口端相对集中。这样,球磨机的前半部分(进料口端)大直径磨球较多,破 碎粗矿料的效率就比较高;球磨机的后半部分(出料口端)小直径磨球较多,研磨粒径较 小的矿料的效率也就比较高。从而,提高球磨机的产量。目前的分级衬板,其进料口一侧较薄,出料口一侧较厚,若干件分级衬板可拼 装成一个内圆周面向进料口方向B倾斜的圆环,若干个这样的圆环沿球磨机轴向方向排 布形成若干个内圆周斜面(见附图1);磨球被分级衬板从低处带到高处后沿此内圆周斜 面滚落,将受到朝向进料口方向B的分力,从而使磨球向进料口方向运动;因大直径磨 球重心较高,即势能较大,所以大直径磨球较小直径磨球的滚动速度更快,因此大直径 磨球向进料口方向集中的更多,而小直径磨球集中在距进料口稍远的位置;从而实现大 直径磨球及小直径磨球的相对分级。这种分级衬板的分级原理是通过分级衬板内圆周面 与磨球之间的摩擦力将大直径磨球和小直径磨球一起带高,使处于高处的磨球沿着筒体 衬板的内圆周斜面向进料口方向滚落,因大直径磨球的滚动速度比小直径磨球的大,从 而实现大直径磨球和小直径磨球的相对分级。上述分级衬板的缺点是,所有磨球均向进料口方向集中,从而,使进料口附近 的球面升高,该区域可容纳的矿料随之减少,破碎矿料的效率随之下降,大直径磨球向 进料口端相对集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大部分被抵消,提高球磨机产量的效果受到很大影 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 造容易、可有效在球磨机进料口端相对集中大直径磨球并且增大矿料容量、显著提高球 磨机产量的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本技术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是在筒体衬板的底板上设置称为分级筋的条形 突筋,所述条形突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不垂直。本技术中,所述条形突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的夹角α为 95° 120°。本技术中,所述分级筋的高度大于小直径磨球的半径,小于小直径磨球直 径。本技术中,所述分级筋的高度小于大直径磨球的半径。本技术的分级原理为将本技术安装在球磨机筒形壳体内壁上,使条 形突筋与球磨机筒形壳体外圆周切线运动方向的夹角开口朝向球磨机的出料口方向,球 磨机转动时,磨球被衬板从低处带到高处,由于分级筋的高度大于小直径磨球的半径, 小于大直径磨球的半径,因此,大直径磨球可翻越分级筋而基本不改变运动方向;小直 径磨球则被分级筋阻止直线下落而沿分级筋斜面向出料口方向滑落,由此实现了小直径 磨球向出料口相对集中。因为小直径磨球被推到了球磨机的后半部分(出料口端),所以 球磨机后半部分的磨球数量增多,前半部分的磨球数量减少,由磨球堆积成的球面高度 呈前低后高之形,后半部分的球面高到一定程度后,后半部分的大直径磨球及小直径磨 球在其重力分力的作用下又会向前半部分滚动,之后小直径磨球又循环到后半部分,后 半部分的大直径磨球及小直径磨球又会向前半部分滚动,如此反复,使前半部分的大直 径磨球进一步增多,由此,磨球的分级效果更为显著。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所述的分级筋把一部分小直径磨球推向球 磨机的后半部分,使前半部分的球面高度较低,前半部分拥有更多的空间容纳矿料,可 有效提高对矿料的破碎效率。由于所述的分级筋高度小于小直径磨球的直径,使分级筋 与底板之间基本上填满了小直径磨球,从而,使大多数大直径磨球只能从小直径磨球上 越过分级筋而不能与分级筋接触,避免分级筋产生较严重磨损,因此分级筋有很长的使 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容易、分级筋本身不易磨损、 分级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球磨机的破碎研磨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分级衬板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左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设置分级筋的筒体衬板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的左视图。图中1-底板,2-波峰,3-分级筋,A-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B-球磨机进 料口方向,C-球磨机出料口方向,α-分级筋与球磨机运动方向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是在筒体衬板的底板1上设置条形 突筋3,所述条形突筋3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A不垂直;所述条形突筋3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A的夹角α为95° 120°。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级筋3的高度为小直径磨球半径的1.1 1.8倍,为大直径 磨球半径的0.2 0.7倍,分级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的夹角α为95° 120°。本实施例制备的筒体衬板,破碎研磨效率比未设置分级筋3的常规筒体衬板高 10% 30%。本技术的分级过程简述于下本技术所述分级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的夹角α大于 90°,夹角α开口朝向球磨机筒体的出料口方向,分级筋向出料口倾斜。当球磨机转 动时,磨球被衬板从低处带到高处,由于分级筋的高度大于小直径磨球的半径,小于大 直径磨球的半径,因此,大直径磨球可翻越分级筋而基本不改变运动方向,垂直下落至 球磨机底部的物料上;而小直径磨球则被分级筋阻止直线下落而沿分级筋斜面向出料口 方向滚落,由此实现了小直径磨球向出料口端相对集中。球磨机转动一定时间后,球 磨机后半部分的磨球增多,前半部分的磨球减少,由磨球堆积成的球面高度呈前低后高 之形,后半部分的球面高到一定程度,向进料口倾斜的球面角度随之加大到一定程度, 倾斜的球面上的磨球产生较大的重力分力,后半部分的大直径磨球及小直径磨球又会向 前半部分滚动;由于大直径磨球的重心较高,即势能较大,因此滚动速度大于小直径磨 球,使大直径磨球进一步向进料口端相对集中。之后小直径磨球又循环到后半部分,后 半部分的大直径磨球及小直径磨球又会向前半部分滚动,如此反复,大直径磨球大部分 集中到球磨机的前半部分,由此,磨球的显著分级效果得以实现。并且,前低后高的球 面高度,使球磨机的前半部分容纳了更多的矿料,提高了对矿料的破碎效率,克服了现 有衬板的缺点。权利要求1.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其特征在于在筒体衬板的底板上设置条形突 筋,所述条形突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不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突 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的夹角α为9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设置分级筋的球磨机筒体衬板,其特征在于:在筒体衬板的底板上设置条形突筋,所述条形突筋与筒体衬板随球磨机筒体运动的方向不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军肖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红宇耐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