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宇献专利>正文

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941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及安装在水箱上方的若干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冷却排管,该冷却排管位于散热板的下方,且从排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冲淋在冷却排管上,所述冷却排管的出口位于最上层散热板上,以使从冷却排管出来的水流入最上层散热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冷水吸收机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通过冷却排管初步冷却后排入到最顶层的散热板上,再通过散热板的小孔分水散热的方式进行再次冷却,这一过程通过水泵循环运行,可以不间断地为机器降温散热。本装置不仅节水节电,而且冷却效果更好,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各种大型机器的功率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也带来了机器 温度高,散热难的问题。虽然也有很多降温措施,如直接采用风扇吹风进行风冷,但是散热 慢,效果不好;采取直接冲水冷却的方式效果好,但是大多数机器不能直接接触水,因此此 方式使用范围窄小,而且对水的浪费严重;还有采用压缩机压缩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在机器 内安装的导热管流动而带走热量,但是此方法成本高,而且压缩机工作也要消耗大量的能 源。还有一种水冷装置,采用冷水通过安装在机器内的冷却排管吸热,然后吸热后的水经冷 却排管排出在最顶层的散热板上,经过散热板的小孔分水下流的方式进行散热,散热后的 水通过水泵循环,不仅节水而且节电,但是此散热方式对一些散热要求高的机器无法满足, 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结构做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节水、节能、冷却效果更好的自然 冷却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及安装在水箱上方的若干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 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冷却排管,该冷却排管位于 散热板的下方,且从排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冲淋在冷却排管上,所述冷却排管的出口位于 最上层散热板上,以使从冷却排管出来的水流入最上层散热板内。所述水箱上方设置了五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所述冷却排管上设置有散热片。水泵设置有两台,两台水泵并联设置。水箱上设有支架,所述散热板通过支架安装在水箱上方。支架上安装有风扇及温控装置,水箱上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温控装置与 风扇连接。 支架上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水泵入水端及出水端各设有一个水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冷水吸收机器工作时发出的热量,通 过冷却排管初步冷却后排入到最顶层的散热板上,再通过散热板的小孔分水散热的方式进 行再次冷却,这一过程通过水泵循环运行,可以不间断地为机器降温散热。本装置不仅节水 节电,而且冷却效果更好,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5、导热管、水箱1及 安装在水箱1上方的若干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2,所述水泵5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1连 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导热管相连的冷却排管3,该冷却排管3位于散热板2的下方, 且从排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冲淋在冷却排管3上,所述冷却排管3的出口位于最上层散热 板2上,以使从冷却排管3出来的水流入最上层散热板2内。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水箱1为铁板或不锈钢板焊成,水箱上焊有支架8,支架8 通过角铁焊接而成,固定安装在水箱上,水箱1上方设置了五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2,散热 板2通过支架8固定在水箱1上,每两个散热板2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散热板2中的热 水的从小孔中流出后,有足够的冷却空间和冷却时间。如图所示,水箱1旁设有水泵5,水泵5设置有两台,且两台水泵并联设置,每台水 泵的入水端及出水端各设有一个水阀用于控制水的流向。水泵5的入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 底部连接,且其出水口与冷却水的入口连接,冷却水的出口与冷却排管3连接,冷却排管3 在支架8旁排布后再延伸至顶层散热板2下排布,然后依次延伸向下一层散热板2的下面 排布,最后在底层散热板2下排布后延伸至顶层散热板2上排出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水进行 下一步冷却。本冷却排管3的排布形状可以为盘管也可以为排管,但并不构成对本结构的 限制,而且冷却排管3并不是必须延伸至每一层散热板2下排布,只要冷却效果达到,可以 只排布二层或三层等。吸收热量后冷却水通过冷却排管3的出口流入顶层散热板2内进行 下一步冷却。吸收热量后冷却水通过散热板2上的小孔被分割成很多细流从顶层上的散热 板2流到下一层散热板2内,在此过程中,分散的水流不仅增加了水的散热面积,而且增加 了水的蒸发面积,从而使水散发热量更加迅速。在下流的过程中,冷却排管3受到水流的冲 淋,留在冷却排管3上的水分通过蒸发可以从冷却排管3上带走热量。进一步,冷却排管3 上安装了大量的散热片7,大量的散热片7更增加了冷却排管3的散热面,而且散热片7受 到水的冲淋,残留在散热片7上的水蒸发也会带走热量。本实施例中,冷却排管3及散热片 7采用铝材制成,铝材导热迅速,更加提高了散热效果。更进一步,支架8上安装有风扇4及 温控装置(图中未示出),水箱1上设有温度计(图中未示出),所述温度计通过温控装置 与风扇4连接。当遇到高温天气时,安装在水箱1上的温度计上的读数显示水温超过设定 值后,反馈信息温控装置,温控装置控制风扇4开启,加速水的蒸发,从而加快热量的散发, 保证了冷却效果。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水泵5设置有两台,两台水泵并联设置。供水时,关闭一 路水管,只用一个水泵5工作,另一个待命,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在一个水泵损坏的 情况下可以启用另一个,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对水泵进行维修或维护。本装 置在水箱1内放置了自动浮球阀(图中未示出),自动浮球阀可以令水箱内的水量自动恒 定,从而避免了因缺水而中断散热的进行,而导致机器烧坏的严重后果。在顶层散热板2 上设置了水流量监测器(图中未示出),水流量监测器可以对水流量进行监测,如水泵出现故障,引起水流量减小时,水流量监测器可以报警,维修人员可以知道以便对本装置进行检 修。支架8上设置有照明装置(图中未示出),此照明装置可采用LED灯或其他灯具,不仅 在夜间可以起到照明的作用,以便维修或维护机器,而且使整体美观。权利要求1.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5)、水箱(1)及安装在水箱(1)上方的若干层带 排水孔的散热板O),所述水泵(5)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1)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 包括冷却排管(3),该冷却排管C3)位于散热板O)的下方,且从排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冲 淋在冷却排管⑶上,所述冷却排管⑶的出口位于最上层散热板⑵上,以使从冷却排管(3)出来的水流入最上层散热板O)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上方设置 了五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排管C3)上设 置有散热片(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 设置有两台,两 台水泵并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水箱⑴上设 有支架(8),所述散热板( 通过支架(8)安装在水箱(1)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8)上安装有风扇(4)及温控装置,水箱上设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通过温控装置与风扇(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8)上安装有照明直ο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 入水端及 出水端各设有一个水阀。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及安装在水箱上方的若干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所述水泵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冷却排管,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冷却器装置,包括水泵(5)、水箱(1)及安装在水箱(1)上方的若干层带排水孔的散热板(2),所述水泵(5)的入水口通过水管与水箱(1)连接,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冷却排管(3),该冷却排管(3)位于散热板(2)的下方,且从排水孔内流出的水能够冲淋在冷却排管(3)上,所述冷却排管(3)的出口位于最上层散热板(2)上,以使从冷却排管(3)出来的水流入最上层散热板(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宇献
申请(专利权)人:秦宇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