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85950 阅读:5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第一真空吸盘组,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包括设置在主体一侧表面的吸盘以及穿过主体与吸盘连接的气管;至少一个静电发生装置,其具有可放出静电的端头,所述静电发生装置与第一真空吸盘组交错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可放出静电端头与吸盘在主体同一表面且相对该表面不高于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机械手使用,通过第一真空吸盘组吸附标签,然后通过静电发生装置放出静电将标签附着在模具上,结构简单,能够高效的将标签贴在模具上,另外还设置有第二真空吸盘组,可以吸附贴标后的塑胶产品。(*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部分注塑成型产品需要在其表面设置标签、装饰纹,在产品注塑成型后粘贴、印刷 上去的话,标签、装饰纹容易脱落、损坏及霉变。现有一种膜内贴标注塑工艺,在产品注塑成 型之前,将标签先放入模具中,然后在标签上注塑塑胶产品,这样标签、装饰纹与塑胶制品 融为一体,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更让产品外观显得漂亮美观。但对于像笔记本电脑外壳这样 大面积的外壳进行膜内贴标工艺的滚压,现有技术当中缺乏有效的模内片材贴附方法,因 为大面积的标签难以与模具表面紧密结合,以往的生产中多通过人工用水或者油来作吸附 剂,使得片材和模具进行紧密贴合。一方面,水和油作为介质,必定会对模具的表面造成腐 蚀,且当中的杂质会对成型出来的产品表面质量造成严重缺陷。另一方面,人工操作容易出 现失误、且人力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膜内贴标注塑工艺中标签和模具难以结合的技术 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能够使得标签和模具精密结合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第一真空吸盘组,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包括设置在主体一侧表面的吸盘 以及穿过主体与吸盘连接的气管;至少一个静电发生装置,其具有可放出静电的端头,所述静电发生装置与第一真 空吸盘组交错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可放出静电端头与吸盘在主体同一表面且相对该表面不 高于吸盘。所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优选所述主板中插设有套筒,静电发生装置置于所述套筒中,其可放出静电的端头不 伸出套筒,所述套筒端相对主体表面不高于吸盘。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为至少4个,所述静电发生装置为至少4个,所述真空吸盘、 静电发生装置交错且各自分散排布在主体表面。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还包括通过气管与吸盘相连的气缸。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还包括架设在主体另一侧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交叉设置的 支杆,还包括架设在支杆上的第二真空吸盘组。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组为至少3个,包括吸盘以及插设在支杆上的气管,还包括通 过气管与吸盘相连的气缸。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包括至少2个可伸缩导柱,所述导柱位于主体侧边之外且与 第一真空吸盘组同侧,导柱相对主体侧面的高度大于第一真空吸盘组相对同一主体侧面的3闻度。本技术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配合机械手使用,通过第一真空吸盘组吸附 标签,到达模具后,第一真空吸盘组破除真空失效,同时静电发生装置放出静电,标签带上 静电附着在模具上,其结构简单,能够高效的将标签贴在模具上,另外还设置有第二真空吸 盘组,可以吸附贴标签后的塑胶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电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标签定位治具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吸取标签工作示意图;图5是技术实施例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向模具内贴入附标签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吸取贴标后的塑胶产品工作示 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包括主体5 ;至少一个第一 真空吸盘组8,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包括设置在主体一侧表面的吸盘81以及穿过主体与吸 盘连接的气管82;至少一个静电发生装置6,其具有可放出静电的端头61,所述静电发生装 置与第一真空吸盘组交错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可放出静电端头与吸盘在主体同一表面且相 对该表面不高于吸盘。所述主板中插设有套筒62,静电发生装置置于所述套筒中,其可放出静电的端头 61不伸出套筒,这样可以使得其被套筒端挡住,戳伤标签或者自身被损坏,所述套筒端相对 主体表面不高于吸盘。所述“不高于”,是指以即以主体同一侧面为基准,第一真空吸盘组的顶面最突出。 这样可以避免其他部位接触标签。所述主体优选为板状结构,设置第一真空吸盘组吸盘的 一侧为一平面,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数量不限,标签表面积较小的话可只选用一个第一真 空吸盘组,本技术实施例的标签为较大的笔记本外壳所用标签,第一真空吸盘组至少 为4个,优选为10个,所述真空吸盘的排布位置不限,只要能将工件稳固吸取即可,可由本 领域工作人员根据工件规格选定第一真空吸盘组的数量和排布方式。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 还包括通过气管与吸盘相连的气缸(图中未标出),气缸通过的气管抽出气体,实现真空吸 附,气管放出气体,吸盘失效。如图2所示的静电发生装置,所述静电发生装置可商购得,优选其最大输出电压 为20KV,其结构功能为本领域易知,不再赘述。所述静电发生装置数量不限,只要能使标签 带上静电吸附到模具上即可,对于比较大的笔记本外壳所用标签,至少需要4个静电发生 装置,本实施例优选为6个,分散排布在第一真空吸盘组吸盘同侧的主体的板面上。4根据本实施例,还包括架设在主体另一侧的支架7,所述支架包括交叉设置的支杆 71,还包括架设在支杆上的第二真空吸盘组9。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组为至少3个,本实施例 优选为4个,其包括吸盘91以及插设在支杆71上的气管92,还包括通过气管与吸盘相连的 气缸。所述第二真空吸盘组工作原理与第一吸盘组一样。优选第二真空吸盘组设置在第一 真空吸盘组的背面,便于操控。所述支杆交叉处设置有定位孔711,支架通过定位孔安装在模具上的机械手上,与 机械手配合使用。机械手的运动动作预先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控。还包括至少2个可伸缩导柱72,所述导柱位于主体侧边之外且与第一真空吸盘组 同侧,自然状态下,所述导柱相对主体侧面的高度大于第一真空吸盘组相对同一主体侧面 的高度。优选2个导柱分别位于主体不同的侧边尤其是相对的侧边之外。即以主体同一侧 面为基准,导柱的顶面相对第一真空吸盘组更突出,本实施例的导柱为2个,通过在主体背 面(即与设置第一真空吸盘相背的面)的支架7架设在主体上,导柱设置在某一支杆71的 两端,导柱从平板侧边伸出。所述导柱的主体内设置有弹性装置,使得导柱可伸缩,一般注 塑模具上有若干定位孔,可将所述导柱与模具上的定位孔适配。如图3所示,还包括标签定位治具10,其包括与标签形状适配的收容腔101,所述 收容腔用以放置所述标签4,因为标签比较薄,吸附前用标签定位治具放置,方便定位。本实 用新型的标签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所以标签表面形状、标签定位治具的收容腔形状与笔 记本外壳形状一致。下面通过具体工作过程的描述,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如图3至图6,首先本实施例的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3,通过定位孔711固定安装 于注塑机机械手1上,人工把标签4放入片材定位治具10内定好位,注塑机机械手1在其 控制系统控制下,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靠近标签定位治具10,气管抽真空,由第一真空吸盘 组8吸取附标签4,此时导柱7可以通过标签定位治具上与之配对的定位孔101进行定位; 完成吸取附标签4动作后,机械手1快速运动行走至注塑机内的模具,机械手1驱动模内贴 标签辅助装置3开始慢速平移靠近模具模穴2,直至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3把标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内贴标签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至少一个第一真空吸盘组,所述第一真空吸盘组包括设置在主体一侧表面的吸盘以及穿过主体与吸盘连接的气管;至少一个静电发生装置,其具有可放出静电的端头,所述静电发生装置与第一真空吸盘组交错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可放出静电端头与吸盘在主体同一表面且相对该表面不高于吸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琥邱德力李雪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