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048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固定管组、连接轴和转动管组,该连接轴连接固定管组和该转动管组,且该转动管组可相对固定管组转动,该固定管组包括固定管,该转动管组包括转动管,其特征在于:该折叠机构还包括扭簧、转动件及拉销组;该连接轴一端依次穿过该转动管组、该转动件、该扭簧后固定于该固定管组上,另一端抵挡该转动管组;该转动管组、该转动件、该扭簧可相对该连接轴转动,且该扭簧两端分别定位在该固定管组与该转动件上;该转动件上开设有连接孔,该拉销组包括拉销,该拉销穿过该转动管组,且其一端设有可伸入或脱离该连接孔的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更便利及适用范围更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扭簧转动式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如今,健康保健已经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重视,各式各样的运动健身器也不断地 推陈出新。目前很多运动健身器,如腹部健身器等,都设有折叠机构,该运动健身器的折叠 机构往往是通过将一转动件相对一固定件转动一角度将该折叠机构打开,而通过将转动件 相对该固定件回转该角度从而将该折叠机构收合,以减小体积,从而便于携带或搬运。现有运动健身器如腹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大都是采用螺丝锁固、插销(如图1所 示的腹部健身器1的插销11)或橡皮筋的回复拉力进行打开或收合状态的定位,其中螺丝 锁固方式解除定位比较费时费劲;而采用橡皮筋定位方式的折叠机构,使用也不够方便,橡 皮筋寿命较短,长期使用容易失效;另外,上述的插销方式在解除定位后往往需要将插销拔 出,容易使插销遗失,因而给用户使用过程中带来了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使 用更加便利的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 构,该折叠机构包括固定管组、连接轴和转动管组,该连接轴连接固定管组和该转动管组, 且该转动管组可相对固定管组转动,该固定管组包括固定管,该转动管组包括转动管,该折 叠机构还包括扭簧、转动件及拉销组;该连接轴一端依次穿过该转动管组、该转动件、该扭 簧后固定于该固定管组上,另一端抵挡该转动管组;该转动管组、该转动件、该扭簧可相对 该连接轴转动,且该扭簧两端分别定位在该固定管组与该转动件上;该转动件上开设有连 接孔,该拉销组包括拉销,该拉销穿过该转动管组,且其一端设有可伸入或脱离该连接孔的 头部。该固定管组还包括第一固定片,该转动管组还包括第二固定片,该固定管和转动 管端部分别具有第一轴向开口管部和第二轴向开口管部,且第一轴向开口管部和第二轴向 开口管部的轴向开口相对,该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别固定在该第一轴向开口管部和 第二轴向开口管部的内侧。该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还包括塑料套管及塑料衬套,该转动件包括焊接为一体 的转动片及金属轴套,该连接孔开设在该转动片上,该固定管组还包括一内设有螺纹的第 一金属套管,该第一轴向开口管部、第一固定片、第二轴向开口管部、第二固定片分别开设 有同轴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第三连接通孔及第四连接通孔,该第一金属套管伸 入该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并与该第一轴向开口管部焊接,该塑料衬套插设在第三连 接通孔及第四连接通孔内,该连接轴为连接螺丝,其依次穿过该塑料衬套、该金属轴套及该第一金属套管,并与该第一金属套管螺接固定,该塑料套管套设在该金属轴套上,该扭簧套设该塑料套管上。该金属轴套为铁轴套,该第一固定片上还设有一挡件,该转动片为耳状,包括连接 部、由连接部一侧延伸的挡杆部及该连接部和挡杆部形成的弧形槽,该连接部和挡杆部分 别位于该弧形槽的两侧,该挡杆部端部抵顶该挡件,该铁轴套与该弧形槽配合焊接在该转 动片上,该扭簧一端插设在该第一固定片上开设的容置孔上,另一端插设在该连接部上开 设的容置通孔上。该折叠机构还包括一螺钉、一软质塞盖,该螺钉将该软质塞盖固定在第一金属套 管外侧。该转动管及该第二固定片上分别开设有与该连接孔同轴设置的第五连接通孔及 第六连接通孔,该转动管组还包括伸入该第五连接通孔及第六连接通孔并与该第二轴向开 口管部焊接且供该拉销穿设的第二金属套管。该拉销另一端设有拉动部,该拉动部及该头部分别抵挡在该转动管两侧,该拉销 组还包括套设在该拉销上并抵顶于该头部及该转动管之间的带动该拉销的头部弹入该连 接孔内的弹簧。该固定管组上还设有一与该转动件抵挡的挡件。该挡件为挡位螺丝。该运动健身器为腹部健身器,该转动管为U形扶手管,该固定管为U形支撑管,该 U形扶手管的每一端均与该U形支撑管对应的端处设置上述折叠机构。本技术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通过拉动该拉销组可使拉销的头部脱离该转 动件,此时,转动该转动管便可起到收合折叠机构的作用,使用较为便利,当拉销的头部伸 入该转动件的连接孔时,转动该转动管便可带动该转动件相对该连接轴转动,此时,通过扭 簧的扭力可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上述结构较为简洁,且由于折叠便利还可将其带到在不 同的场地使用,且不占太大空间,适用范围较广;该拉销的头部及拉动部分别抵挡在转动管 的两侧,使拉销组在折叠前后始终不会脱离该折叠机构,因此,该拉销组不易遗失;另外,由 于转动件上还抵顶有该挡件,因此,可保证折叠机构在打开角度较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用于腹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较佳实施例应用于腹部健身器的立体 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较佳实施例应用于腹部健身器的局部 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折叠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2可用于腹部健身器100 中,也可用于仰卧起坐机及其它可通过往反转动达到锻炼健身目的的运动健身器材上。如图4-6所示,该折叠机构2包括固定管组20、转动管组30、转动件40、扭簧50、 连接轴70、塑料套管80、塑料衬套85及拉销组90。固定管组20包括固定管22、第一固定片24及第一金属套管26。转动管组30包 括转动管32、第二固定片34及第二金属套管36。当该折叠机构2应用于腹部健身器100 中时,固定管22为腹部健身器100的U形扶手管,转动管32为腹部健身器100的U形支撑 管。固定管22每一端的端部沿其轴线方向切设形成第一轴向开口管部222,转动管32 每一端的端部沿其轴线方向切设形成第二轴向开口管部322,且第一轴向开口管部222和 第二轴向开口管部322的轴向开口相对。第一固定片24和第二固定片34分别焊接在第一 轴向开口管部222和第二轴向开口管部322的内侧。第一轴向开口管部222、第一固定片 24、第二轴向开口管部322及第二固定片34上还分别开设有同轴的第一连接通孔2222、第 二连接通孔(图未示)、第三连接通孔3222及第四连接通孔342。第二轴向开口管部322 及第二固定片34上还开设有同轴设置的第五连接通孔3224及第六连接通孔344。第一金 属套管26伸入第一连接通孔2222及第二连接通孔并与第一轴向开口管部222焊接,该第 一金属套管26内设有螺纹。第二金属套管36伸入第五连接通孔3224及第六连接通孔344 并与第二轴向开口管部322焊接,第二金属套管36位于第二轴向开口管部322的一端端面 形成有抵挡部362。第一固定片24上靠近一端还开设有供扭簧50 —端插入的容置孔(图 未示),而靠近另一端螺接有挡件95,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挡件95为一挡位螺丝。转动件40包括焊接为一体的转动片41及金属轴套60,转动片41为耳状,包括连 接部42、由连接部42 —侧延伸的挡杆部44及由连接部42和挡杆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健身器的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固定管组、连接轴和转动管组,该连接轴连接固定管组和该转动管组,且该转动管组可相对固定管组转动,该固定管组包括固定管,该转动管组包括转动管,其特征在于:该折叠机构还包括扭簧、转动件及拉销组;该连接轴一端依次穿过该转动管组、该转动件、该扭簧后固定于该固定管组上,另一端抵挡该转动管组;该转动管组、该转动件、该扭簧可相对该连接轴转动,且该扭簧两端分别定位在该固定管组与该转动件上;该转动件上开设有连接孔,该拉销组包括拉销,该拉销穿过该转动管组,且其一端设有可伸入或脱离该连接孔的头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