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索道双动力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双电机,双闭式泵和液压驱动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双动力配置方式,即双动力系统由两组独立的供油系统并联组成。这种方式适合于大负载和速度变化较大的系统采用。当架空乘人装置高速运行时(如上下班高峰期),两路供油系统同时启动工作;当架空乘人装置低速运行时(如上下班高峰期后,零星人员上下时),只启动一路供油系统工作,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又提高了系统工作的效率,同时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一路供油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供油系统可以维持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两个动力具有互为备用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用索道用双动力液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煤矿井下索道用液压驱动装置为单动力,对于大负载和速度变化较大的索 道系统(如线路长、坡度大、运量大),若使用一台电动机,则要求电动机功率很大;当上下 班运量高峰期过后,只有零星人员上下时,可将索道运行速度切换到低速运行,但大功率电 动机长时间小负荷低速运行,能源浪费较大,而且当设备发生故障时,整个系统将无法工 作,影响井下运输和生产效率。而双动力液压驱动系统是由两组独立的电动机和油泵供油 系统并联组成,电动机功率较小,当上下班运量高峰期时,两台电动机同时工作,零星人员 上下、低速运行时可以只启动一个动力工作,可以节约能源;另外两个动力具有备用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索道驱动的双动力液压站。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矿用索道双动力液压站,包括双 电机,双闭式泵和液压驱动系统,分别在电机上联接闭式泵,在油箱的出油管上有过滤器, 在油箱的回油管上接散热器,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的连接关系为在闭式泵的进油口 S接 油箱的出油管,闭式泵内置补油泵出油口 X3,并联后经过梭阀与阻尼阀块相联,阻尼阀块的 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油口和防爆比例溢流阀相联,防爆比例溢流阀 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和油箱的回油支管T3联接;防爆三位四 通电磁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与闭式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接口 X1、X2相联,闭式泵的泄油口 X4并联后接油箱的回油支管T1,闭式泵主油管接口 A分别经过球阀并联后接液压马达的A 接口,闭式泵主油管接口 B分别经过球阀并联后接液压马达的B接口,液压马达的泄油口接 油箱的回油支管T2。在闭式泵主油管并联后的接口 A与液压马达A接口的管路上接有驱动压力传感器。在闭式泵内置补油泵出油口 Χ3经过梭阀与阻尼阀块相联的管路上接有补油压力 信号传感器。在闭式泵的补油泵出油口 Χ3上分别连接有泵配过滤器。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双动力配置方式,即双动力系统由两组独立的 供油系统并联组成。这种方式适合于大负载和速度变化较大的系统采用。当架空乘人装置 高速运行时(如上下班高峰期),两路供油系统同时启动工作;当架空乘人装置低速运行时 (如上下班高峰期后,零星人员上下时),只启动一路供油系统工作,这样即可以节约能源 又提高了系统工作的效率,同时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一路供油系统发生 故障时,另一路供油系统可以维持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两个动力具 有互为备用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矿用索道双动力液压站,包括电机4a、4b,闭式泵14a、14b和液 压驱动系统,分别在电机4a、4b上联接闭式泵14a、14b,在油箱1的出油管上有过滤器23a、 23b,在油箱1的回油管上接散热器5,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的连接关系为闭式泵14a、14b 的进油口 S分别接油箱1的出油管23a、23b,闭式泵14a、14b内置补油泵出油口 X3,并联后 经过梭阀25与阻尼阀块24相联,阻尼阀块24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19的P油口和防爆比例溢流阀21相联,防爆比例溢流阀21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 电磁换向阀19的T油口和油箱1的回油支管T3联接;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9的A、B 油口分别与闭式泵14a、14b的变量控制油缸接口 X1、X2相联,闭式泵14a、14b的泄油口 X4 并联后接油箱1的回油支管T1,闭式泵14a、14b主油管接口 A分别经过球阀26a、26b并联 后接液压马达17的A接口,闭式泵14a、14b主油管接口 B分别经过球阀26c、26d并联后接 液压马达17的B接口,液压马达17的泄油口接油箱1的回油支管T2 ;在闭式泵14a、14b主 油管并联后的接口 A与液压马达17A接口的管路上接有驱动压力传感器12 ;在闭式泵14a、 14b内置补油泵出油口 X3经过梭阀与阻尼阀块24相联的管路上接有补油压力信号传感器 22 ;在闭式泵14a、14b的补油泵出油口 X3上分别连接有泵配过滤器2a、2b。上下班高峰期,启动两台电动机工作,上下班高峰期过后关掉一台电动机。权利要求一种矿用索道双动力液压站,包括电机、,闭式泵、和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在电机、上联接闭式泵、,在油箱的出油管上有过滤器、,在油箱的回油管上接散热器,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的连接关系为闭式泵、的进油口S分别接油箱的出油管上过滤器、,闭式泵、内置补油泵出油口X3,并联后经过梭阀与阻尼阀块相联,阻尼阀块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油口和防爆比例溢流阀相联,防爆比例溢流阀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油口和油箱的回油支管T3联接;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B油口分别与闭式泵、的变量控制油缸接口X1、X2相联,闭式泵、的泄油口X4并联后接油箱的回油支管T1,闭式泵、主油管接口A分别经过球阀、并联后接液压马达的A接口,闭式泵、主油管接口B分别经过球阀、并联后接液压马达的B接口,液压马达的泄油口接油箱的回油支管T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用双动力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在闭式泵、 主油管并联后的接口 A与液压马达A接口的管路上接有驱动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用双动力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在闭式泵、 内置补油泵出油口 X3经过梭阀与阻尼阀块相联的管路上接有补油压力信号传 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索道用双动力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在闭式泵、 的补油泵出油口 X3上分别连接有泵配过滤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用索道双动力液压驱动系统,包括双电机,双闭式泵和液压驱动系统,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双动力配置方式,即双动力系统由两组独立的供油系统并联组成。这种方式适合于大负载和速度变化较大的系统采用。当架空乘人装置高速运行时(如上下班高峰期),两路供油系统同时启动工作;当架空乘人装置低速运行时(如上下班高峰期后,零星人员上下时),只启动一路供油系统工作,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又提高了系统工作的效率,同时保证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一路供油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路供油系统可以维持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两个动力具有互为备用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文档编号F15B11/17GK201659978SQ200920259678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王清敏, 肖连平, 胡军科 申请人:肖公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索道双动力液压站,包括电机[4a]、[4b],闭式泵[14a]、[14b]和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在电机[4a]、[4b]上联接闭式泵[14a]、[14b],在油箱[1]的出油管上有过滤器[23a]、[23b],在油箱[1]的回油管上接散热器[5],所述的液压驱动系统的连接关系为:闭式泵[14a]、[14b]的进油口S分别接油箱[1]的出油管上过滤器[23a]、[23b],闭式泵[14a]、[14b]内置补油泵出油口X3,并联后经过梭阀[25]与阻尼阀块[24]相联,阻尼阀块[24]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9]的P油口和防爆比例溢流阀[21]相联,防爆比例溢流阀[21]的另一端分别与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9]的T油口和油箱[1]的回油支管T3联接;防爆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9]的A、B油口分别与闭式泵[14a]、[14b]的变量控制油缸接口X1、X2相联,闭式泵[14a]、[14b]的泄油口X4并联后接油箱[1]的回油支管T1,闭式泵[14a]、[14b]主油管接口A分别经过球阀[26a]、[26b]并联后接液压马达[17]的A接口,闭式泵[14a]、[14b]主油管接口B分别经过球阀[26c]、[26d]并联后接液压马达[17]的B接口,液压马达[17]的泄油口接油箱[1]的回油支管T↓[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科,肖连平,王清敏,
申请(专利权)人:肖公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