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凉水塔废热利用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759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淀粉糖行业应用的凉水塔实现废热利用的一种凉水塔废热利用新工艺。所述的将第一储水罐约6℃冷水供给降温设备蒸发器拉真空,从蒸发器输送到结晶机前期降温和板换降温,将水温升高及水量增大后,再将约40℃水注入下部第二储水罐,混匀水为28℃后,经水源热泵将降至6℃的凉水经加压站闭路循环返回第一储水罐;再利用余热经水源热泵将加热至约50℃的热水闭路循环送入各用热单元采暖。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新工艺和设备将凉水塔取代,不仅降低了温度,并将水温大幅提升,提高了热能利用率,采用无离子水作闭路循环,使各个工序不易结垢及堵塞,节能减排,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淀粉糖行业应用的凉水塔实现废热利用的一种凉水塔 废热利用新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淀粉糖行业都大量采用凉水塔来保保证水温,水温通常由32度 降到25度。导致大量热能白白浪费,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原凉水塔热能直接排放的弊端,采用了一种工艺和设备 来取代凉水塔,不仅降低了温度,而且将这些低品位的热能变成高品位的热能来应用的一 种凉水塔废热利用新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将第一储水 罐约6°C冷水供给降温设备蒸发器拉真空,从蒸发器输送到结晶机前期降温和板换降温,将 水温升高及水量增大后,再将约40°C水注入下部第二储水罐,混勻水为后,经水源热 泵将降至6°C的凉水经加压站闭路循环返回第一储水罐;再利用余热经水源热泵将加热至 约50°C的热水闭路循环送入各用热单元采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新工艺和设备将凉水塔取代,不仅降低了温度, 而且将这些低品位的热能变成高品位的热能来利用,用最冷的水先供给蒸发器拉真空,再 通过结晶机前期降温和板换降温,保证了高蒸发率,并将水温大幅提升。采用无离子水作闭 路循环,使各个工序不易结垢及堵塞,改变了原设备因堵塞而造成的停车和设备浪费,节能 减排,减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所述的将第一储水罐约6°C冷水供给降温 设备蒸发器拉真空,从蒸发器输送到结晶机前期降温和板换降温,将水温升高及水量增大 后,再将约40°C水注入下部第二储水罐,混勻水为后,经水源热泵将降至6°C的凉水经 加压站闭路循环返回第一储水罐。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用闭路循环至45°C的水返回水源热泵,利用余热经 水源热泵将加热至约50°C的热水送入各用热单元采暖,实现重复闭路循环加热采暖。权利要求1.一种凉水塔废热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储水罐约6°c冷水供给降温设备蒸 发器拉真空,从蒸发器输送到结晶机前期降温和板换降温,将水温升高及水量增大后,再将 约40°C水注入下部第二储水罐,混勻水为后,经水源热泵将降至6°C的凉水经加压站 闭路循环返回第一储水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凉水塔废热利用新工艺,其特征是用闭路循环至45°C的 水返回水源热泵,经水源热泵将加热至约50°C的热水送入各用热单元采暖,实现重复闭路 循环加热采暖。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淀粉糖行业应用的凉水塔实现废热利用的一种凉水塔废热利用新工艺。所述的将第一储水罐约6℃冷水供给降温设备蒸发器拉真空,从蒸发器输送到结晶机前期降温和板换降温,将水温升高及水量增大后,再将约40℃水注入下部第二储水罐,混匀水为28℃后,经水源热泵将降至6℃的凉水经加压站闭路循环返回第一储水罐;再利用余热经水源热泵将加热至约50℃的热水闭路循环送入各用热单元采暖。由于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新工艺和设备将凉水塔取代,不仅降低了温度,并将水温大幅提升,提高了热能利用率,采用无离子水作闭路循环,使各个工序不易结垢及堵塞,节能减排,减少了环境污染。文档编号F25B30/06GK102062498SQ20101054996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林海, 董得平 申请人:河南永昌飞天淀粉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凉水塔废热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储水罐约6℃冷水供给降温设备蒸发器拉真空,从蒸发器输送到结晶机前期降温和板换降温,将水温升高及水量增大后,再将约40℃水注入下部第二储水罐,混匀水为28℃后,经水源热泵将降至6℃的凉水经加压站闭路循环返回第一储水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得平李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昌飞天淀粉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