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立刚专利>正文

铝质导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4964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导热载体被要求体积小巧化和扁平化及降低成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铝质导热板,其基本外部结构形式是平板状的,其宽度足以覆盖发热单元的发热区域,由于厚度很薄,所以很容易进入到产品内部并与发热单元接触上,因而很容易把热源的热量从热端传导至有利于散热的冷端的空间位置,其特征是,长度L取值范围是50至5000毫米,宽度M取值范围是5至50毫米,厚度N取值范围是1至4毫米,两端呈尖角。这样做,有效的解决了四大难题,同时有利于产品的发展体积越来越小型化,重量越来越轻量化。(*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在产品里的把会发热的单元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位置所 使用的铝质导热板。技术背景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发展要求其体积越来越小型化,重量越来越轻量化,同 时,要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以满足各类台式电脑、一体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各 类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以及电子发光源、光伏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等的导热与散热需求, 相应在电子板卡上的发热单元散热模组也被要求尽可能扁平化和低成本,这样,就出现了 四大难题一是如何把位于产品狭小空间之中的发热单元所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有利于散热 的空间位置;二是现在虽然有了热管技术的导热方式,但由于热管的直径或宽度较小(多 在10毫米左右),根本无法有效的覆盖发热单元的发热区域(如,现行的CPU发热平面区域 都不小于37. 5X37. 5范围);三是热管表面要粘接或焊接一块铜板方可有效覆盖发热单元 的发热区域,但其体积和厚度增加,又很难触及到位于电子产品狭小空间之中的发热单元; 四是热管是全铜的,其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四大难题。为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给出超薄平板式导热板,采用铝质制成,其基本外部 结构形式是平板状的,其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铝质导热板,其特征是,长度L取值范围是50至5000毫米,宽度M取值范围是5至50毫米,厚度N取值范围是1至4毫米,两端呈契形尖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赵立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