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72627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包括前端送风管道(2)和后端送风管道(5),在前端送风管道内中央设有用吸声材料制成的圆锥形导流件(4),圆锥形导流件的大端朝向送风管道的出风口(1),小端朝向送风管道进风口,所述前端送风管道内径小于后端送风管道内径,圆锥形导流件通过支撑件(3)与前端送风管道连接,所述前端送风管道直接安装于架空层地面楼板安装孔洞(10)处,出风口置于候车室内地面,进风口位于架空层楼板下面的室外。本装置利用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热压对建筑室内进行自然通风,能直接将架空层下部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具有低阻隔声,结构简单的特征,解决了建筑高架层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主要应用于 架空层的室内通风。技术背景目前火车站候车厅大都采用架空层,设置在铁路上方。候车厅的通风主要通过通 风空调系统进行,夏季利用空调系统去除室内余热余湿,过渡季节关闭空调系统,不对送风 进行处理,仅开启风机,利用空调系统风管道对候车厅室内环境进行全新风送风。现有的通 风空调系统不仅需要在有限的室内空间设置送风管道,通风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也会消耗大 量的能源,而且限制了利用室外风来排除室内余热余湿,使得室内环境过度的依赖空调系 统,并带来一系列的空气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复杂,能耗高且不能充分利用自 然通风来改善建筑室内热舒适和空气品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 充分利用室外风排除室内余热余湿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架空层的装配式低阻 隔声通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送风管道分为前端送风管道2和后端送风管道5,其特征在 于,在前端送风管道内中央设有用吸声材料制成的圆锥形导流件4,圆锥形导流件4的大端 朝向送风管道的出风口 1,小端朝向送风管道进风口,出风口 1位于前端送风管道2的外端 部,进风口位于后端送风管道5的外端部,所述前端送风管道2内径小于后端送风管道5内 径,圆锥形导流件4通过支撑件与前端送风管道2连接,所述前端送风管道2直接安装于架 空层地面楼板安装孔洞10处,出风口 1置于候车室内地面,进风口位于架空层楼板下面的 室外。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内表面设有一层吸声材料。优选地,所述连接圆锥形导流件4的支撑件为十字架3。优选地,在送风管道的进风口处设置防火阀7。优选地,在送风管道的出风口 1处安装格栅板。优选地,所述圆锥形导流件4的大端为弧面。本技术安装于架空楼板内,利用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热压作为动力,直接从架 空层下部空间取风,经过圆锥形导流件4从出风口以散流状态送入室内。本技术具有取风距离短、阻力低的特征。由于在送风管道内设有一层吸声材 料,旋流风口处设有锥形吸声材料,可以大大降低室外噪声和气流噪声进入室内,从而改善 室内环境热舒适和空气品质。该技术不但能够在火车站架空层候车室应用,还可以在 建筑架空层推广应用,丰富通风空调系统的送风方式。由于本装置采用以上方案,安装时只需要将本技术固定于架空层楼板内即可,不需设计专门的送风管道,可根据室内不同区域的通风需求灵活开启,从而满足室内通 风要求,并降低空调系统能耗。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架空层楼板的安装孔洞;图3为本实施例应用于架空层剖面图。在图中,1-出风口,2-前端送风管道,3-支撑件,4-导流件,5-后端送风管道, 6-吸声材料,7-防火阀,8-过渡送风管道,9-架空层楼板,10-楼板安装孔洞。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专用于架空层的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包括 送风管道,送风管道分为前端送风管道2和后端送风管道5。在前端送风管道内中央设有 用吸声材料制成的圆锥形导流件4,圆锥形导流件4通过十字架3与前端送风管道2连接。 圆锥形导流件4的大端为弧面,朝向送风管道的出风口 1,小端朝向送风管道进风口。出风 口 1位于前端送风管道2的外端部,进风口位于后端送风管道5的外端部。所述前端送风 管道2内径小于后端送风管道5内径,前端送风管道2与后端送风管道5之间由锥形过渡 送风管道8连接。在前端送风管道2、后端送风管道5和过渡送风管道8内表面设有一层吸 声材料6。所述前端送风管道2直接安装于架空层地面楼板安装孔洞10处,出风口 1置于 候车室内地面,在出风口 1处安装格栅板,进风口位于架空层楼板下面的室外,在进风口处 设置防火阀7,防火阀7关闭的方向为通风管道内气流方向。本技术利用导流件4,增加空气在通风管道内的空气流动距离及阻力,达到消 音的目的。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架空层楼板安装孔洞,架空层楼板9的安装孔洞10 可预留也可现场打孔。孔径与前端送风管道2外腔管径保持一致,以便将该通风装置固定 安装于架空层楼板9内。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应用实施例剖面图,室内通风主要由本实施例所述的通 风装置来提供,当需要进行室内通风时,室外空气由进风口处的防火阀7进入后端送风管 道5,经过渡送风管道8、前端送风管道2和圆锥形导流件4,由位于地面的出风口 1上的格 栅板以散流形式进入室内。进入室内的气流速度在lm/s以下,以免造成人员活动区域的风 吹感。当架空层下部发生火灾时,防火阀自动关闭,阻止架空层下部火灾区域产生的烟气进 入室内。本技术所述架空层楼板的地面送风口位置和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技术所述的风管材质为复合风管或钢板风管,管径为Φ 150左右;地面送 风口出风速度ν < l.Om/s,保证不会对室内人员造成风吹感。本技术直接安装于架空层楼板内,利用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热压对建筑室内进 行自然通风,能直接将架空层下部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具有低阻隔声,结构简单的特征,能满足架空层室内通风要求,并降低空调系统能耗,解决了建筑高架层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 适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架空层的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送风管道分为前端送 风管道( 和后端送风管道(5),其特征在于,在前端送风管道内中央设有用吸声材料制成 的圆锥形导流件G),圆锥形导流件的大端朝向送风管道的出风口(1),小端朝向送风 管道进风口,出风口⑴位于前端送风管道(2)的外端部,进风口位于后端送风管道(5)的 外端部,所述前端送风管道O)内径小于后端送风管道(5)内径,圆锥形导流件(4)通过支 撑件(3)与前端送风管道(2)连接,所述前端送风管道(2)直接安装于架空层地面楼板安 装孔洞(10)处,出风口(1)置于架空层室内地面,进风口位于架空层楼板下面的室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 内表面设有一层吸声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送风管道的 进风口处设置防火阀(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送风管道的 出风口(1)处安装格栅板。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圆锥形导流件的大端为弧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包括前端送风管道(2)和后端送风管道(5),在前端送风管道内中央设有用吸声材料制成的圆锥形导流件(4),圆锥形导流件的大端朝向送风管道的出风口(1),小端朝向送风管道进风口,所述前端送风管道内径小于后端送风管道内径,圆锥形导流件通过支撑件(3)与前端送风管道连接,所述前端送风管道直接安装于架空层地面楼板安装孔洞(10)处,出风口置于候车室内地面,进风口位于架空层楼板下面的室外。本装置利用室内外温差产生的热压对建筑室内进行自然通风,能直接将架空层下部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具有低阻隔声,结构简单的特征,解决了建筑高架层室内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架空层的装配式低阻隔声通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送风管道分为前端送风管道(2)和后端送风管道(5),其特征在于,在前端送风管道内中央设有用吸声材料制成的圆锥形导流件(4),圆锥形导流件(4)的大端朝向送风管道的出风口(1),小端朝向送风管道进风口,出风口(1)位于前端送风管道(2)的外端部,进风口位于后端送风管道(5)的外端部,所述前端送风管道(2)内径小于后端送风管道(5)内径,圆锥形导流件(4)通过支撑件(3)与前端送风管道(2)连接,所述前端送风管道(2)直接安装于架空层地面楼板安装孔洞(10)处,出风口(1)置于架空层室内地面,进风口位于架空层楼板下面的室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旭晖林昶隆付维刚田利伟朱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