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复合透水砖的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893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型建筑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复合透水砖的成型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型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模压装置和振实装置,所述振实装置与所述模压装置之间设有用于制备复合透水砖的模具,所述模具是由底模和设置在底模上方的上模组成,所述上模连接在机架上,上模升降控制装置控制上模的上升和下降动作;底模置于振实装置上;所述上模用于非粘性物料的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型机以及所适用的模具,可实现制备含有粘性高分子物料的透水砖时的平整布料,且压头不会发生粘结状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生产效率较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复合透水砖的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复合型建筑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复合透水砖 的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透水砖、透水路面等使用的透水性材料主要为陶瓷或混凝土,陶 瓷透水砖要采用大量的矿土资源,因此原料的开采造成了环境的破坏。陶瓷型透水砖生 产工艺复杂,而且陶瓷基砖在成型烧结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环保投入大,一次性投资规模大。混凝土透水砖虽然成本低,但现有的混凝土透水砖 表面的颗粒粗大(一般骨料颗粒粒径为3mm 6mm),靠表面的大孔隙透水,空隙率在 20%以上,容易被灰尘堵死,因此不能持续保持高的透水性能;而且由于空隙较大,其 用于水过滤效果也较差;同时混凝土透水砖的颜色单一,表面粗糙,不美观,强度低, 容易破坏。为克服上述缺点,现已研究开发了高分子材料透水砖,但由于树脂等原料成 本较高,很难大规模推广。为克服混凝土透水砖和高分子材料透水砖存在的缺陷,CN1966861A公开了一 种复合透水砖,所述透水砖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 一体;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和对骨料起到粘结作用的包覆骨料的粘结 剂。该透水砖具有节约能源、成本低、耐受性好、长期透水率高、强度高的优点。该复 合透水砖制造时可以将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一次复合成型,也可以先分别制造出透水表 层和透水基层,然后将两者复合在一起,如通过粘结,也可以先制造出透水表层和透水 基层之一,然后在其上成型另一层。此三种方法中若分别制造出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后 再将两者复合在一起,则需要两套成型机共同工作,工序比较复杂,而且由于透水表层 的粘结度较大且布料较薄,单独制备比较困难;若是先制造出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之一 再在其上通过粘结成型另一层,则由于使用了粘结剂会使成本升高,同时粘结剂也可能 会影响该砖块的透水性。因此将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一次复合成型是生产该透水砖的最 简单且经济实用的方法。采用将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一次复合成型的方法时,其透水表 层物料和透水基层物料需要分别加入制砖用模具,再经过模压装置模压成型。受材料成 本影响,制备复合透水砖时,透水砖的透水表层的厚度一般远小于透水基层的厚度,且 该专利所述的透水表层粘度较大,单独振捣压实很难实现平整布料,即便是依靠压头模 压平整,也会出现因粘度较大而粘结于压头之上的问题。而且该方法使用的模具一般为 现有技术中的整体模具,无论是将粘度较大的透水表层物料布于底层还是上层进行模压 成型,均会出现上述问题,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的整体模具已经无法适用于制备具 有高粘结物料的复合透水砖。CN1590648A公开的一种透水型路面砖的制备工艺,该方法与现有的单层砖的 制备近似,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模具中,压制振捣成型;对于有面层的双层复合路面砖 的制备,是先将混合好的基层原料加入到模具下部,经过加压振捣先将原料压入模具约8-12mm压制出一定厚度,再将混合好的面料层布料于模具上面,加压振捣后制成所需的 透水砖。在模压过程进行的同时模具底部的震动装置以一定频率震动,可以保证制备出 的路面砖砖体内带有均勻交错的透水间隙,确保成型砖的有效均勻的透水透气性。该方 法与现有的单层砖的制备近似,依然采用现有的整体模具压制而成。使用CN1590648A公开的方法及模具制备CN1966861A公开的复合透水砖时,则 需将混合好的透水基层原料加入到模具中,经过加压振捣压制出一定厚度,再将混合好 的透水表层物料布料于模具上部,加压振捣制备所述的透水砖。由于所要制备的复合透 水砖中透水表层的粘度极大,同时该透水表层的厚度很薄且远小于透水基层的厚度,因 而当粘度极大的透水表层被布料于压制好的透水基层上时,很难保证其填充平整进而影 响所制透水砖的密实度均一;同时当压头模压透水表层时时,该透水表层又很容易粘结 于压头之上而影响复合效果,同时也会使压头受到污染而影响其他透水砖模压。即便在 制备时先将透水表层原料布料于模具中再加入透水基层面料模压制备,但使用该种整体 型模具依然存在透水表层因粘度极大而无法在模具下部布料平整的问题,同时也会导致 底层透水表层的厚度由于物料粘结而很难控制,且脱模困难。中国专利CN201309202Y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全自动双层地砖成型机,该成型机 所述的压砖模具由底模和上模组成,所述底模的外围与上模通过弹簧连接,该成型机所 述的模具可以实现无混料的两次布料。该模具的底模空腔可用于填充透水表层物料,而 其上模围成的空腔则用于填充透水基层物料,由于上模的高度可调节,因此可以通过刮 平等方式实现透视表层布料的平整,而无需依靠压头模压布料,这样在压头模压砖块成 型时只接触到松散的透水基层物料,可以很好的解决压头粘结的问题。但是该模具在模 压砖块时,虽然是两次布料,不过整个砖块的成型依然是在底模中完成的,上层上模只 起到加料框的作用,而不用于模压成型。同时该模具也存在以下的缺点1)该模具的底 模和上模采用弹簧连接,长时间重复使用后会导致弹簧弹性减小甚至失效,上模被压下 之后无法顺利回复至原来位置,因此会导致制备出的砖块尺寸以及压实程度不均;2)虽 然该模具可以通过调节底模高度控制下层布料的厚度,但底模和上模通过弹簧连接为一 个整体,若需要生产不同布料厚度以及不同高度规格的透水砖时,则需要底模连同上模 共同更换,造成成本浪费;幻由于该模具的弹簧设置于底模的外围处,因此每个底模与 上模只能设置一个空腔用于压制砖块,生产效率较低。中国专利CN101659079公开了一种凹凸状砌块砖的生产方法及其所使用的砌块 成型装置的工作台的台面结构,该专利中用于制备凹凸状砌块砖的模具的上模与下模板 为分体结构,上模下降至下模板处压紧形成模腔实现物料填充,该模具可根据需要制备 的砌块砖的表面形状要求不同任意更换下模板,节省了成本,同时操作比较简单。但由 于该模具的下模板并无加料腔,该模具当上模与下模板结合时其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整 体模具基本相同,只适用于一次布料,依然无法适用于制备含有高粘性透水表层的透水 砖。CN201333740Y公开了一种透水砖成型机,该成型机的模压装置包括多个压头、 驱动压头移动的压头驱动装置以及与压头相配合的模箱。该模压装置的模具固定于振动 装置上,通过布料箱运送装置驱动面料布料箱和底料布料箱在装料工位和砖坯成型工位 间运动实现面料层和底料层的两次布料。每一次布料结束后,布料箱退回至原位,压头4驱动装置驱动压头向下冲压模箱内的物料,经过两次模压实现砖块成型。该成型机使用 的模具也是一体成型模具,只是工作过程中是先将复合透水砖的底料层布料,模压后再 将复合透水砖的面料层布料,然后模压得到复合透水砖。为防止面料层粘结在模压头 上,其面料布料箱上设有强力卷刷用于清理模压头,因此成型机操作复杂。工作过程中 模压头上的面料层粘结在卷刷上,需要经常更换卷刷才能保证模压头的表面光滑,提高 了制砖成本。另外该成型机的多个压头并列固定连接于一个驱动装置下实现共同升降, 这样压制出来的透水砖块厚度一致。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加料不均、加料量误 差等现象,此时若各压头下压程度依然一致势必会出现所压制的透水砖密实度不同,加 料量略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备复合透水砖的成型设备,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模压装置和振实装置,所述模压装置包括压头和控制所述压头压力的压力缸,所述振实装置上设有复合透水砖模具,所述复合透水砖模具置于所述模压装置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底模(1)和上模(2),所述底模(1)和上模(2)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底模(1)和上模(2)均具有型腔并相互配合形成模腔;底模型腔(3)的高度小于上模型腔(17)的高度;所述底模(1)置于所述振实装置上,所述上模(2)同固定于机架上的上模升降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模的型腔的横截面与所述模压装置的压头底面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马金奎秦申二胡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仁创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