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5290 阅读:3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人工徙手为换位导线换位,而带来的质量和体力消耗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主体(3),主体(3)上设有凹槽(2),凹槽(2)的两侧呈V形(1)。上述主体(3)的一端为矩形(5),另一端为锥形(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结构科学合理、简单实用和方便操作。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广泛用于输变电技术领域中变压器用换位导线的制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绕组的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主要应用于大型油 浸式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绕组用换位导线的制造。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线圈普遍采用的是换位导线。换位导线的生产是通过机械的 换位头来实现其中各单根导线的换位。但由于导线的薄厚不同,硬度也有差异或换位头本 身的机械故障,往往会造成导线没有换位就由机械设备带出,或者是换位顺序错乱。为了解 决导线的换位问题,一般是工人直接用手来将导线换位,但如果线宽或线硬,徙手来实现换 位是很困难的,同时质量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 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换位导线用 手工换位工具,包括主体(3),主体C3)上设有凹槽O),凹槽O)的两侧呈V形(1)。上述 主体(3)的一端为矩形(5),另一端为锥形0)。本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人工徙手为换位导线换位,而带来的质量和 体力消耗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科学合理、简单实用和方便操作的特点。本产品简化了工 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广泛用于输变电
中变压器用换位导线的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包括主体3,主体3上设有凹槽2,凹槽 2的两侧呈V形1。上述主体3的一端为矩形5 ;另一端为锥形4。实际操作时,手握换位工具主体3,用锥形4的尖顶将需换位的导线挑起并放入凹 槽2中,凹槽2中的导线随主体3改变导线的方向,实现导线的换位。上述凹槽2的大小可根据导线的具体尺寸而定。导线在凹槽2中要有一定的间隙。本技术最好采用韧性好又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作,确保不伤导线的绝缘。权利要求1. 一种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包括主体(3),其特征在于主体C3)上设有凹槽 O),凹槽O)的两侧呈V形(1),上述主体(3)的一端为矩形(5);另一端为锥形G)。专利摘要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人工徙手为换位导线换位,而带来的质量和体力消耗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主体(3),主体(3)上设有凹槽(2),凹槽(2)的两侧呈V形(1)。上述主体(3)的一端为矩形(5),另一端为锥形(4)。本技术的特点在于结构科学合理、简单实用和方便操作。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广泛用于输变电
中变压器用换位导线的制造。文档编号H01F41/04GK201820634SQ201020545240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杨绪清 申请人:沈阳市宏远电磁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位导线用手工换位工具,包括主体(3),其特征在于:主体(3)上设有凹槽(2),凹槽(2)的两侧呈V形(1),上述主体(3)的一端为矩形(5);另一端为锥形(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绪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宏远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