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相国专利>正文

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3261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减速箱、定轴轮系和手闸。减速箱内部含有摩擦块,摩擦块一段连接在弹簧轴上,并受到预紧的弹簧施加的压力,弹簧轴与主轴紧固在一起。定轴轮系有紧固在主轴上的中心齿轮,三个传动齿轮以及皮带轮内槽的内齿轮啮合而成,用于实现变速传动。手闸则通过销钉连接在手柄上,手闸一侧的摩擦片与皮带轮接触。该高楼逃生缓降器可以实现机械制动与人工制动的结合,降速稳定的同时又允许人工操作,安全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尤其是机械制动和人工制动相结合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都市中的楼房越建越高。而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灾 害,高层居民的安全逃生问题便凸显出来。虽每个楼房都配有安全通道,但那仅使用于低 层居民;而电梯在发生灾害时极易发生故障,不能用来逃生,所以设计一种适用于高层居民 的便携式逃生装置变得十分必要。目前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机械 制动,虽下降速度平稳,但是不能手工操纵,人性化性能不高;另一类是人工制动,虽由人操 纵,但是下降速度不稳定,而且对逃生人员的使用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两类高楼逃生缓降装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不仅能利用减速箱实现平稳制动,还能通过手闸由逃生者人工控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使用两种机械结构来分别实现机械制动和人工制动。第一种是内装有扇形摩擦块及弹簧的减速箱。扇形摩擦块的一端连接绕有弹簧的弹簧轴,弹簧设置好初始压縮量以向摩擦块提供预应力;扇形摩擦块的另一端与减速箱壳体的内侧压紧。弹簧轴通过过盈配合与主轴紧固,而主轴两端又紧固着两个中心齿轮,中心齿轮通过三个传动齿轮与皮带轮内槽上的内齿轮形成定轴轮系,皮带轮上缠绕着钢丝绳。通过两端的定轴轮系,钢丝绳带动皮带轮的转动最终被传递到主轴上并且转速被放大,使摩擦块获得了较大的离心力,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摩擦阻力,这样就实现了机械制动。第二种是通过销钉连接在手柄上的手闸。手闸一侧在手柄上伸出,可供人工控制;手闸的另一侧有摩擦片。以销钉为支点,根据杠杆原理,当人手捏下手闸时,手闸另一侧的摩擦片会紧压住皮带轮内侧,产生摩擦使皮带轮减速,人的下降速度得以减慢,从而实现了人工制动。另外,采用双钢丝绳连接,既有效解决了钢丝绳自身绞合所导致的转动,又可提高安全系数。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机械制动实现平稳下降的同时,通过手闸实 现人工制动以备不时之需,例如中途停靠救人,接近地面时手动减速,安全稳定,同时设计 更加人性化。而且通过弹簧施加的预应力,初始下降时即使离心力较小,也会有较大的摩擦 力存在以实现平稳下降。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手闸24的主视图。 图1中11.皮带轮,12.中心齿轮,13.传动齿轮,14.端盖15.送绳口 图2中21.减速箱壳体,22.扇形摩擦块,23.主轴,24.手闸,25.手柄,6.弹簧轴 图3中31.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在图l中,两根钢丝绳通过送绳口 (15),分别缠绕在两端的皮带轮(11)的外圈上。 当人下降时,钢丝绳带动皮带轮(11)转动,皮带轮(11)内侧的内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三 个传动齿轮(13)转动,最终带动中心齿轮(12)转动。在此定轴轮系中,根据齿轮啮合传动 原理,中心齿轮(12)的角速度大于皮带轮(11)的角速度,从而实现了角速度的放大,以便 于增大摩擦块的离心力。 在图2中,中心齿轮(12)的转动带动主轴(23) —起转动。因主轴(23)与弹簧轴 (26)之间是过盈配合,故弹簧轴(26)也将随主轴(23)转动,连接在弹簧轴(26)上的扇形 摩擦块(22)也随之转动。 在图3中,弹簧轴(26)上的弹簧(31)初始时便有一个初始变形,产生一个预应力 压紧扇形摩擦块(22)。在刚开始运动,扇形摩擦块(22)速度不大,离心力不够大时,弹簧 (31)产生的预应力便起到压紧作用是扇形摩擦块(22)与减速箱壳体(21)摩擦以降低速 度。而当速度逐渐增大时,根据F二mv2扇形摩擦块(22)的离心力增大,从而与弹簧(31) 产生的预应力一起时扇形摩擦块(22)与减速箱壳体(21)压紧,并产生摩擦力,阻碍机构的 转动,从而起到减速缓降的功能。 在图4中,手闸(24)通过销钉与手柄(25)连接,其一段伸出手柄(25)夕卜,另一侧 则是摩擦片。当逃生人员需要人工制动时,只需在手柄(25)上压下手闸(24),则摩擦片将 会压紧皮带轮(ll),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人工制动。权利要求一种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由减速箱、定轴轮系和手闸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减速箱中的扇形摩擦块(22)一端连接有弹簧轴(26)和预紧的弹簧(31),另一端与减速箱壳体(21)内侧接触;定轴轮系由紧固于主轴(23)上的中心齿轮(12),传动齿轮(13)和皮带轮(11)内槽上的内齿轮啮合而成;手闸(24)通过销钉与手柄(25)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其特征是减速箱中弹簧轴(26)通 过过盈配合与主轴(23)紧固,其上缠绕有弹簧(31),弹簧(31)在初始状态设有一定压縮量 以便于提供预紧力,使扇形摩擦块(22)与减速箱壳体(21)内侧压紧。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其特征是皮带轮(11)外侧缠绕着 钢丝绳,其内侧加工成内齿轮,并通过三个传动齿轮(13),最终与紧固于主轴(23)上的中 心齿轮(12)实现变速传动。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其特征是手闸(24) —侧伸出在手 柄(25)夕卜,另一侧为摩擦片,该摩擦片与皮带轮(11)内侧接触。专利摘要一种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它由三大部分组成减速箱、定轴轮系和手闸。减速箱内部含有摩擦块,摩擦块一段连接在弹簧轴上,并受到预紧的弹簧施加的压力,弹簧轴与主轴紧固在一起。定轴轮系有紧固在主轴上的中心齿轮,三个传动齿轮以及皮带轮内槽的内齿轮啮合而成,用于实现变速传动。手闸则通过销钉连接在手柄上,手闸一侧的摩擦片与皮带轮接触。该高楼逃生缓降器可以实现机械制动与人工制动的结合,降速稳定的同时又允许人工操作,安全方便。文档编号A62B1/10GK201519389SQ20092025310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相国, 王月朋, 马海腾 申请人:刘相国;王月朋;马海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制动高楼逃生缓降器,由减速箱、定轴轮系和手闸三大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减速箱中的扇形摩擦块(22)一端连接有弹簧轴(26)和预紧的弹簧(31),另一端与减速箱壳体(21)内侧接触;定轴轮系由紧固于主轴(23)上的中心齿轮(12),传动齿轮(13)和皮带轮(11)内槽上的内齿轮啮合而成;手闸(24)通过销钉与手柄(2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相国王月朋马海腾
申请(专利权)人:刘相国王月朋马海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