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63190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炉膛和炉膛内的炉排、分风器以及向炉膛内给料的送料装置;所述分风器通过风管连接风机;所述炉排上具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炉排由多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的炉排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这三个环段形成斗笠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热效率高、出力稳定、消烟除尘效果好、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
本技术涉及锅炉的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技术背景锅炉燃烧装置的炉膛内设置的炉排有固定式、移动式、往复式、振动式和下饲 式等几种主要类型。而其中的固定式炉排为平板结构,依靠四周的框架固定安装在炉膛 底部,该结构的炉排在给燃料时,燃料极容易堆积在炉排中心,不能扩散,这其中尤以 生物质燃料更为突出。由于燃料在炉排上的堆积,致使炉膛内缺少氧量,燃料不能充分 燃烧,热效率低,燃料易结焦,并且同时产生大量烟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影响环 境,各项环保指标严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不能符合当前国家减排政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 的燃烧装置,它能够充分将生物质燃料燃烧,热效率高,消烟除尘效果好,符合国家环 保要求。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炉膛和炉膛内的炉排、分风器以及向炉 膛内给料的送料装置;所述分风器通过风管连接风机;所述炉排上具有若干个通风孔, 所述炉排由多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的炉排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 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这三个环段形成斗笠结构。所述炉膛的炉壁上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通风管,每个通风管斜向设置;所 述斜向设置是指通风管与炉膛的径向线形成横向和/或竖向夹角。所述炉排上的凹槽环段深度与平板环段齐平,凹槽环段以锥形结构凹进。所述圆环状的炉排由四块扇形板组合构成。所述分风器设在炉排凹槽环段的底部,在分风器的外围设有挡风板。所述炉膛的炉壁上设有观察炉膛内部情况的检查门框,在检查门框上由内向外 设有挡火块和检查门盖,挡火块上具有观察孔。所述送料装置为螺旋给料器,所述螺旋给料器的螺旋管伸至炉排的凹槽环段 处。所述炉排下方设有收集燃料燃烧后形成灰粉的落灰抽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燃烧装置能够有效的将炉排上的燃料扩 散开,容积热负荷大,燃烧效率高,锅炉热效率劝2%;布置在炉膛壁上的二次通风管, 使风在炉膛内形成高速流动的旋涡,在增加氧量的同时,搅动了生物质燃料,使其充分 燃烧,进一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不会产生燃料结焦现象,无黑烟冒出,排出的烟尘、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各项环保指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符合当前国家减排政策。它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热效率高、出力稳定、消烟除尘效果好、操作方3便、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图1的B-B视图。图4是图2中的炉排结构示意图。图中代号含义1 一底板;2—外风壳;3—内风壳;4一耐火层;5 —落灰抽 屉;6—炉排;7—分风器;8—通风孔;9一连接法兰;10—检查门盖;11 一挡火块; 12—检查门框;13—绝热层;14 一助板;15—挡风板;16—通风管;17—风管;18— 风机接口 ; 19一密封结构;20—料斗;21—进料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4:本技术包括炉膛,炉膛由底板1上依次设置的外风壳2、内 风壳3、绝缘层13和耐火层4构成,外风壳2与内风壳3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风室,该环 形风室具有预热风和对外风壳3降温的作用,此外,内、外风壳还和耐火层4、绝缘层13 一起对锅炉本体起支撑作用,在内风壳3与绝缘层13和耐火层4之间设有增加稳定性的 助板14。在炉膛内设有炉排6和分风器7,炉排6上具有若干个通风孔8。该炉排6由 四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炉排6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 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凹槽环段深度与平板环段齐平,这三个环段形成类似于斗笠状 结构,这种斗笠状炉排6能够将从中心给入的燃料有效的向圆周均勻铺散开,让其充分 燃烧。分风器7设在炉排6的凹槽环段底部,分风器7通过风管17连接风机,风管17 在连接风机时通常需要风机接口 18来衔接,并且在风管17上设有控制风量大小的开关。 分风器7的底部为密封结构19,这增强了分风器7的密封性,使风不外漏,同时为了使 风集中在主要的燃烧区域,在分风器7的外围设有锥形状的挡风板15。炉排6上的燃料 是通过送料装置21给入的,送料装置21为螺旋给料器,主要由电机、减速器、螺旋和螺 旋管构成,螺旋管伸至炉排6中心的凹槽环段处,给料时,在电机的驱动下,螺旋将料 斗20内的生物质燃料送到炉排6的凹槽环段处,在风机的鼓吹和后续生物质燃料的推挤 下,燃料在炉排6上均勻铺开,避免了燃料堆积。在炉排6下方设有收集燃料燃烧后形 成灰粉的落灰抽屉5。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料的充分燃烧,在炉膛的炉壁上设有通风管16,通风管16的 一端连通炉膛,另一端连通外风壳2与内风壳3形成的环形风室,将环形风室内的预热风 引入炉膛内。炉壁上的通风管16通常设为两层,每一层通风管16为五个,每一层通风 管16都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勻分布,每一个通风管16都斜向设置,所谓斜向设置是指通 风管16与炉膛的径向线形成横向和/或竖向夹角,也就说,通风管16的设置角度要保证 是倾斜的,不能以径向的方式分布,并且倾斜的朝向要必须同时保持在顺时针方向或逆 时针方向,这样才能在炉膛内形成预热风的旋涡。上述炉壁上通风管16的设置层数以及 每层设置的数量根据具体应用而定,并非特定值。为了观察炉膛内部情况,在炉壁上设有检查门框12,在检查门框12上由内向外设有挡火块11和检查门盖10,挡火块11上具有观察孔,挡火块1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阻挡火往外泄。 在安装锅炉时,首先将本技术吊装在锅炉基础上,然后在本技术的连 接法兰9上布置石棉垫片或石棉绳,将锅炉本体吊装在本技术上,用螺栓联接。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炉膛和炉膛内的炉排(6)、分风器(7) 以及向炉膛内给料的送料装置(21);所述分风器(7)通过风管(17)连接风机;所 述炉排(6)上具有若干个通风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6)由多块扇形板组 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的炉排(6)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 进的凹槽环段,这三个环段形成斗笠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的炉壁 上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通风管(16),每个通风管(16)斜向设置;所述斜向设置 是指通风管(16)与炉膛的径向线形成横向和/或竖向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6)上 的凹槽环段深度与平板环段齐平,凹槽环段以锥形结构凹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的炉 排(6)由四块扇形板组合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器(7) 设在炉排(6)凹槽环段的底部,在分风器(7)的外围设有挡风板(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的炉壁 上设有观察炉膛内部情况的检查门框(12),在检查门框(12)上由内向外设有挡火块(11)和检查门盖(10),挡火块(11)上具有观察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 (21)为螺旋给料器,所述螺旋给料器的螺旋管伸至炉排(6)的凹槽环段处。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燃烧装置,包括炉膛和炉膛内的炉排(6)、分风器(7)以及向炉膛内给料的送料装置(21);所述分风器(7)通过风管(17)连接风机;所述炉排(6)上具有若干个通风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6)由多块扇形板组合构成圆环状,圆环状的炉排(6)从外到内为平板环段、向上凸起的锥形环段和向下凹进的凹槽环段,这三个环段形成斗笠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江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林江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