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998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按键及键盘,该按键包含底板、键帽、电路板、发光单元、薄膜、遮罩以及升降支撑装置。电路板设置于底板上,且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电路板。薄膜设置在电路板上,薄膜具有中空部、调整部以及可挠性连接部,可挠性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调整部,且另一端连接于中空部的边缘,发光单元位于中空部中,可挠性连接部使调整部可相对发光单元移动。遮罩设置于调整部上且遮蔽发光单元,孔洞形成于遮罩上,调整部可被移动,以使孔洞对准发光单元。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按键利用形成于遮罩上的孔洞可于组装时,自由调整至对准发光单元的位置上,以确保发光单元的光线可精确地自遮罩的孔洞发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及键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键及键盘,尤指一种可发光的按键及键盘。技术背景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 文字、符号或数字。随着电脑逐渐普及,今日按键及键盘的发展除了一般的输入功能 外,亦强调视觉上的诉求。于是,一种可在使用时发光的按键及键盘,成为键盘业界新 的发展方向。请参阅图1,图1为先前技术的发光按键1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发光按键 1包含底板10、键帽12、电路板14、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LED) 16、橡胶薄片18、橡胶遮罩20以及升降支撑装置22。电路板14设置于底板10上,且发光二极 体16电性连接于电路板14。橡胶薄片18设置在电路板14上,且橡胶遮罩20设置于橡 胶薄片18上,以遮蔽发光二极体16。升降支撑装置22设置于键帽12与底板10之间。 进一步地,孔洞M形成于橡胶遮罩20上。于组装时,首先,将孔洞M对准发光二极体 16,接着,将孔洞M对准发光二极体16后的橡胶遮罩20设置于橡胶薄片18上。于是, 光线可经由孔洞M投射而出。然而,在习知的制造过程中,当操作人员将橡胶遮罩20设置于橡胶薄片18上 时,常会使孔洞M与发光二极体16发生位置上的偏差,亦即孔洞M无法与发光二极体 16对准,导致光线无法精确地自孔洞M发出,造成发光按键1无法正常发光,进而影响 发光键盘的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按键。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含底板、键帽、电路 板、发光单元、薄膜、遮罩以及升降支撑装置。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该发光单 元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该薄膜设置在该电路板上,该薄膜具有中空部、调整部以及可 使该调整部相对该发光单元移动的可挠性连接部,该可挠性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调整 部,且另一端连接于该中空部的边缘,该发光单元位于该中空部中;该遮罩设置于该 调整部上且遮蔽该发光单元,且该遮罩上形成有该调整部被移动使该发光单元对准的孔 洞;该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根据所述的按键,该可挠性连接部为直条状。根据所述的按键,该可挠性连接部为弯曲状。根据所述的按键,该键帽具有透光部,该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孔洞与该 透光部投射出该键帽。根据所述的按键,该发光单元为发光二极体。根据所述的按键,该电路板为薄膜电路板。3根据所述的按键,该键帽具有第一滑槽以及第一卡槽,该底板具有第二滑槽以 及第二卡槽,该升降支撑装置包含第一支撑件,具有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一枢接部, 该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滑槽中,该第一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二卡槽 中;以及第二支撑件,与该第一支撑件枢接,该第二支撑件具有第二滑动部以及第二枢 接部,该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滑槽中,该第二枢接部可转动地枢接于该第 一卡槽中。根据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键盘,其包含复数个按键,该些按键的 其中之一按键为上述的按键,该些按键设置于该底板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按键利用可挠性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调整部,且另一 端连接于中空部的边缘,以使调整部可相对发光单元移动。藉此,设置于调整部上的遮 罩即可随调整部移动。因此,形成于遮罩上的孔洞可于组装时,自由调整至对准发光单 元的位置上,以确保发光单元的光线可精确地自遮罩的孔洞发出。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由以下的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先前技术的发光按键的剖面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按键沿X-X线的剖面图。图4为图2中的薄膜与遮罩的示意上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薄膜与遮罩的示意上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键盘2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键盘2包含底板30以及复数个按键3。按键3设置于底板30上,以供使用者按压,进而 执行使用者所欲输入的功能。请参阅图3,图3为图2中的按键3沿X-X线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按键3包 含底板30、键帽32、电路板34、发光单元36、薄膜38、遮罩40以及升降支撑装置42。 电路板34设置于底板30上,且发光单元36电性连接于电路板34。薄膜38设置在电路 板34上,且升降支撑装置42设置于键帽32与底板30之间。如图3所示,键帽32具有第一滑槽322以及第一卡槽324,且底板30具有第二 滑槽300以及第二卡槽302。升降支撑装置42进一步包含第一支撑件420以及第二支撑 件422,其中第二支撑件422与第一支撑件420枢接。第一支撑件420具有第一滑动部 4200以及第一枢接部4202。于组装第一支撑件420时,第一滑动部4200可滑动地设置 于第一滑槽322中,且第一枢接部4202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卡槽302中。第二支撑件 422具有第二滑动部4220以及第二枢接部4222。于组装第二支撑件422时,第二滑动部 422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300中,且第二枢接部4222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一卡槽3M 中。藉此,键帽32可伴随升降支撑装置42朝底板30的方向垂直上下移动。于实际应用中,电路板34可为薄膜电路板,具有与按键3对应的开关,例如薄膜开关(membnme switch),但不以此为限。此外,按键3可另包含弹性件(未显示), 设置于键帽32与底板30之间,以作为键帽32相对底板30上下移动时所需的弹力来源, 弹性件可为橡胶垫圈(rubber dome),但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4,图4为图2中的薄膜38与遮罩40的示意上视图。如图4所示,薄 膜38具有中空部380、调整部382以及可挠性连接部384。可挠性连接部384的一端连 接于调整部382,且另一端连接于中空部380的边缘386。因此,调整部382可藉由可挠 性连接部384相对中空部380的边缘386朝双箭头Al的方向移动。此外,遮罩40设置 于调整部382上,且遮罩40上形成有调整部382被移动使发光单元36对准的孔洞400, 亦即,调整部382可被移动,使得孔洞400对准发光单元36。于组装过程中,首先,使发光单元36大体上位于中空部380中。接着,利用可 挠性连接部384朝双箭头Al的方向微调调整部382,使遮罩40随调整部382可相对发光 单元36移动,直到遮罩40上的孔洞400对准发光单元36为止。接着,再将调整部382 固定于电路板;34上。此时,自发光单元36发出的光线即可精确地经由孔洞400投射而 出,且遮罩40可遮蔽其它发自发光单元36的散射光,使该散射光无法自按键3的其它部 位射出,以确保按键3于使用时的视觉效果。于此实施例中,可挠性连接部384为直条状。进一步地,可挠性连接部384的 长度决定调整部382的可调整范围。换言之,可挠性连接部384的长度越长,调整部382 的可调整范围越大,但相对所需的空间也较大。因此,可挠性连接部384的长度与调整 部382的可调整范围的设计,视实际需求与机构空间而决定。于实际应用中,发光单元 36可为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但不以此为限。此外,键帽32具有透 光部320(如图3所示),发光单元36发出的光线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  键帽;  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  发光单元,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  薄膜,设置在该电路板上,该薄膜具有中空部、调整部以及可使该调整部相对该发光单元移动的可挠性连接部,该可挠性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该调整部,且另一端连接于该中空部的边缘,该发光单元位于该中空部中;  遮罩,设置于该调整部上且遮蔽该发光单元,且该遮罩上形成有该调整部被移动使该发光单元对准的孔洞;以及升降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昭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