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飞宇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5918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钮,包括柱塞、上盖、本体和弹簧;上盖与本体相固接;本体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弹簧安装在本体的腔内;还包括一密封件;上盖开有一导向孔,柱塞活动套装在该导向孔中,且柱塞的底部伸入本体的腔内,弹簧张顶在柱塞和本体的内底壁之间;该柱塞的底部周圈设有一凹槽,密封件活动配合在该凹槽中,以随柱塞的上下移动而在本体内壁上密封滑动,同时与凹槽的槽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开的气流通道。该气控按钮具有结构简单、补气灵敏、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洗机构的启动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 动按钮。
技术介绍
目前,冲洗机构的启动机构大多为机械式,这就使得启动机构的安装仅局限于 靠近冲洗机构的位置,有很大局限性。冲洗机构采用气动传力启动机构即气动按钮,安 装方便快捷、稳定性好,尤其是按钮位置不受安装位置约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的高度 或方位固定,甚至可以安装在另一个房间或楼层,因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方便性。但 在使用过程中,气动按钮气腔内的气体压缩和排水阀的推动部件受到外力的挤压,以及 两者间采用软管连接的气体受到挤压,使得其内部的空气会有少许泄漏出密封体,从而 使其内部的空气量减少、空气压力下降,影响利用空气作为媒介传力的效果;同时无法 确保下压松手后按钮能顺利回弹,或反应灵敏,所以每次工作后必须对内部的空气量和 压力进行补充和平衡。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补气灵敏、可靠且结构简单的气动按 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 钮,通过在柱塞与本体之间安装一密封件,并使密封件分别与柱塞和本体相互配合,达 到自动补气、按钮按压后顺利回弹的使用效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 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 钮,包括柱塞、上盖、本体和弹簧;上盖与本体相固接;本体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弹 簧安装在本体的腔内;还包括一密封件;上盖开有一导向孔,柱塞活动套装在该导向孔 中,且柱塞的底部伸入本体的腔内,弹簧张顶在柱塞和本体的内底壁之间;该柱塞的底 部周圈设有一凹槽,密封件活动配合在该凹槽中,以随柱塞的上下移动而在本体内壁上 密封滑动,同时与凹槽的槽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开的气流通道。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第一凸圈,该第一凸圈设在所述密封件的顶面和所述凹槽 的上槽壁之间,以随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动而封闭或打开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的第一凸圈设在所述密封件的顶面,该第一凸圈配合在所述凹槽的上槽壁 的下侧,以随所述柱塞的上下移动而离开或抵向所述凹槽的上槽壁。所述的第一凸圈设在所述凹槽的上槽壁下面,该第一凸圈随所述柱塞的上下移 动而离开或抵向所述密封件的顶面。所述的密封件和所述凹槽的槽底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凹槽中还设有一进气结 构。所述的进气结构为设在所述凹槽的槽底的一个或多个通孔;所述柱塞的底面向 上开有一沉孔;所述凹槽的通孔与该沉孔相连通。所述的进气结构为沿径向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下槽壁上的一条或多条沟槽。所述的密封件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凸圈,该第二凸圈与所述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呈 密封配合。所述的本体的外侧壁的顶部周圈设有若干倒钩,所述上盖的侧壁周圈设有若干 卡孔,上盖的各个卡孔分别与对应的本体外侧壁的倒钩相卡接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上盖的顶面开有导向孔,柱塞活动套 装在该导向孔中,且其底部伸入本体的腔内;在柱塞的底部开有凹槽,密封件活动配合 在该凹槽中,并与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呈密封配合;弹簧张顶在柱塞的底端和本体的内底 壁之间;使得下压柱塞后,密封件与柱塞之间的气流通道闭合,从而将气流压出本体的 出气口;松开柱塞后,密封件与柱塞之间的气流通道打开,从而对本体腔内自动补气, 同时,按钮在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迅速回弹。显然,本技术具有补气灵敏、结构简 单、可靠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 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柱塞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密封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柱塞与密封件(气流通道密封)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柱塞与密封件(气流通道打开)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在按钮微下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在按钮完全下压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在按钮松开后的状态及气流流向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通过软管与排水阀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钮,包括 柱塞1、上盖2、本体5、弹簧4和密封件3 ;柱塞1的顶部设有一按钮(图中未体现); 上盖2与本体5相固接;本体5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弹簧4安装在本体5的腔内;上盖 2开有一导向孔21,柱塞1活动套装在该导向孔21中,且柱塞1的底部伸入本体5的腔 内;弹簧4张顶在柱塞1的底端和本体5的内底壁之间;该柱塞1的底部周圈设有一凹槽 11,密封件3活动配合在该凹槽11中,以随柱塞1的上下移动而在本体5的内壁上密封 滑动,同时与凹槽11的槽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开的气流通道。其中,4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第一凸圈31,该第一凸圈31设在所述密封件3的顶面,该 第一凸圈31配合在所述凹槽11的上槽壁的下侧,以随所述柱塞1的上下移动而离开或抵 向所述凹槽11的上槽壁;这里,第一凸圈也可以设在所述凹槽11的上槽壁中;当该第 一凸圈设在凹槽11的上槽壁中时,该第一凸圈随所述柱塞1的上下移动而离开或抵向所 述密封件3的顶面;所述的密封件3和所述凹槽11的槽底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凹槽11中还设有一 进气结构;该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气结构为设在所述凹槽11的槽底的一个或多个通孔; 所述柱塞1的底面向上开有一沉孔;所述凹槽11的通孔与该沉孔相连通;除此,所述的 进气结构也可以是沿径向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下槽壁上的一条或多条沟槽。所述的密封件3的外侧壁设有一第二凸圈32,该第二凸圈32与所述本体5的内 侧壁之间呈密封配合;所述的本体5的外侧壁的顶部周圈设有若干倒钩51,所述上盖2的侧壁周圈设有 若干卡孔22,上盖2的各个卡孔22分别与对应的本体外侧壁的倒钩51相卡接配合。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钮,由于其密封件3滑套在柱塞1的凹 槽11中,因此,当密封件3与凹槽11的槽壁相互分离时,密封件3与凹槽11的槽壁之 间的间隙以及凹槽槽底的通孔与柱塞底端的沉孔之间形成一个气流通道,用于外界向本 体5的腔内补气。当按钮微向下压时,由于密封件3与本体5呈密封配合,因此,密封 件3与本体5相对静止,而柱塞1在压力驱动下沿导向孔21向下移动,从而使其凹槽11 的上槽壁与密封件3的第一凸圈31相抵靠,此即使气流通道呈密封状态,本体5的腔内 因与外界隔绝而呈密封状态。继续往下压按钮,使按钮的压力克服密封件3与本体5之 间的摩擦力,则密封件3将随柱塞1 一起往下运动,在压缩弹簧4的同时,将本体5腔内 的空气压出出气口。此时,由于本体5的出气口通过软管与排水阀相连接,因此,本体 5腔内的气体即可通过软管流向排水阀,从而推动排水阀实现排水功能。当松开按钮时,初始时密封件3与本体5因摩擦力不动,而柱塞1在弹簧4的回 复力作用下往上移动,从而使密封件3的第一凸圈31与柱塞1的凹槽11的上槽壁相互分 离,此即使气流通道打开,本体5的腔内与外界相通,若本体腔内的气体不足,则外界 气体将从柱塞1的侧壁与导向孔21之间的间隙沿打开的气流通道进入本体5的腔内,直 至本体腔内的气体达到平衡。在弹簧4的回复力作用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补气结构的气动按钮,包括柱塞、上盖、本体和弹簧;上盖与本体相固接;本体的底端设有出气口;弹簧安装在本体的腔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密封件;上盖开有一导向孔,柱塞活动套装在该导向孔中,且柱塞的底部伸入本体的腔内,弹簧张顶在柱塞和本体的内底壁之间;该柱塞的底部周圈设有一凹槽,密封件活动配合在该凹槽中,以随柱塞的上下移动而在本体内壁上密封滑动,同时与凹槽的槽壁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密封或打开的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上飞
申请(专利权)人:李飞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