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双排水扳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72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箱双排水扳钮,由含扳柄、传动杆、螺头的转动机构及含外壳、锁紧圈、转动盘、连杆、导向块、拉簧的行程机构组成;传动杆和转动盘插合,锁紧圈与螺头的螺纹旋合或卡合;转动盘与外壳之间设有扭簧,扭簧固定端卡合在外壳的卡槽中,扭簧扭动端与转动盘连接,扳柄处于导向块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通过外壳环槽中设有的扭簧连接上盖和转动盘,使得扳柄可横向设置,并且当下压扳柄摆转至满程,而在扭簧回复力下扳柄可复位至水平初始位置;扳柄的下压和上抬运动更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使用更方便轻松。(*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箱线控排水阀的线控器,特别是一种水箱双排水扳钮
技术介绍
目前水箱线控排水阀的线控器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安装在水箱盖板上面的 按压式线控器;另一种是安装在水箱侧壁的扳钮式线控器,目前市场上的扳钮 式线控器,其扳柄都设计成与地平线垂直,通过左右摆动控制与线控制器导向 块的运动行程,由于便器水箱距地面高度不高,因此大都使用者需要弯腰俯身 前倾用单手去扳动扳柄向左或向右转动,这种方式让身体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受 力的作用,根据人体工程力学,这种线控制器的扳柄转动方向设计与手腕运动 灵活方向并不协调,因此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扳柄横向设置、通过手对扳柄 的下压或上抬摆转不同幅度对双档线控制排水阀进行控制的水箱双排水扳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箱双排水扳钮,由含扳 柄、传动杆、螺头的转动机构及含外壳、锁紧圈、转动盘、连杆、导向块、拉 簧的行程机构组成;传动杆和转动盘插合,锁紧圈与螺头的螺纹旋合或卡合; 其特征在于转动盘与外壳之间设有扭簧,扭簧固定端卡合在外壳的卡槽中, 扭簧扭动端与转动盘连接,扳柄处于导向块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本技术的扭簧安装在外壳的环槽中,卡槽设于环槽外壁上,对应外壳 上的导向槽中间位置的环槽外壁设有一卡块;扭簧固定端卡合在一卡槽中,扭 簧的扭动端与固定端成一定角度并为卡块一侧所限位。扭簧固定端一侧,在导 向槽的末端设有半排限位块,半排限位块可限制转动盘的转动行程,使得其无 法全幅转动至满程,使得与其联动的导向块无法上升到最高位置,进而与导向 块连线的钢丝线的线程只能控制排水阀的半排水功能。本技术的扭簧扭动端与转动盘的连接采用间歇配合连接,是指转动盘 转动一方向,指转动盘没有扭动扭簧;转动盘相反方向转动,转动盘带动扭簧 扭动端运动使得扭簧发生形变产生回复力。因此初始状态下,下压扳柄全排摆 转时,与传动杆卡接的转动盘带动扭簧运动至满程,使与转动盘联动的导向块 上升到大高度;松开扳柄,在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当上抬扳 柄半排摆转时,由于扭簧扭动端与转动盘间歇配合结构,转动盘对扭簧扭动端 无施加力,扭簧没有形变,因此可轻松带动转动盘转动至与半排限位块卡位, 使得与转动盘联动的导向块无法上升到最大高度,松开扳柄,扳柄在其自身的 偏心重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导向块与线控制排水阔的控制线连接,导向 块的行程控制线程,实现排水阀的全排及半排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壳环槽中设有的扭簧连接上盖和转动盘, 使得扳柄可横向设置,并且当下压扳柄摆转至满程,而在扭簧回复力下扳柄可 复位至水平初始位置;扳柄的下压和上抬运动更符合人体工程力学,使用更方 便轻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装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3为为本技术一向视图; 图4为图3的E-E剖视图5为本技术扭簧安装状态图6为本技术工作初始状态图7为本技术半排工作原理示意图8为本技术全排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l.扳柄;2.传动杆;3.螺头;4.外壳;5.锁紧圈;6.转动盘;7. 连杆;8.导向块;9.拉簧;IO.扭簧;10. l.扭动端;10.2.固定端;11.卡块; 12.环槽;13.卡槽;14.半排限位块;15.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8所示的水箱双排水扳钮,转动机构主要由扳柄1、传动杆2和 螺头3组装而成,行程机构主要由外壳4、锁紧圈5、转动盘6、连杆7、导向 块8、拉簧9组装而成,通过将传动杆2和转动盘6插合,将锁紧圈5与螺头3 的外螺纹旋合或卡合,使转动机构和行程机构组装成一体;扳柄1摆转,带动 传动杆2联动转动盘6转动,转动盘6拉动连杆7,使得与连杆7连接的导向块 8在外壳4中的滑槽中滑动,拉簧9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块8及外壳4连接。在转 动盘6与外壳4之间设有扭簧10,即扭簧10安装在外壳4的环槽12中,卡槽 13设于环槽12外壁上,对应外壳4上的导向槽15中间位置的环槽12外壁设有 一卡块11,用于将扭簧10限位在环槽12中;扭簧10固定端10. 2卡合在一卡 槽13中,扭簧10的扭动端10. 1与固定端10. 2成一定角度并为卡块11 一侧所限位,并且扭簧10的扭动端10. 1对转动盘6限位,使得扳柄1处于导向块8运 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即横向设置),扭簧10扭动端10. 1与转动盘6间歇配合 连接,扳柄1全排摆转过程,转动盘6对扭簧10扭动端10. 1产生力作用使扭 簧10形变,扳柄1半排摆转过程,转动盘6对扭簧10扭动端10.1无施加作用 力,扭簧10不发生形变。将本技术的导向块8与线控制排水阀的钢丝线连 接,导向块8的行程控制钢丝线的线程,实现排水阀的全排及半排功能。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初始状态;如图7所示,当上抬扳柄1向上摆 转过程中,传动杆2带动转动盘6转动,由于扭簧10扭动端10.1与转动盘6 的间歇配合连接结构,因此转动盘6转动过程中没有对扭簧10的扭动端10. 1 施加作用力,扳柄l可轻松上抬摆转,转动盘6通过连杆7带动导向块8上升 (拉簧9拉伸),直到转动盘6转动至半排限位块14卡位停止,导向块8的行 程为线排水阀的钢丝线的半排线程,可实现水箱线控排水阀的半排水功能,当 松开扳柄1时,扳柄l在自身偏心的重力下、以及拉簧9对导向块8的回复力 作用下,导向块8反拉连杆7带动转动盘6回转,使得转动盘6回复到初始位 置,即扳柄l回复到横向初始位置。如图8所示,由于扭簧10扭动端10. l与转动盘6的间歇配合连接结构,当 下压扳柄1向下摆转过程中,转动盘6带动扭簧10的扭动端10. 1运动使得扭 簧10产生形变,转动盘6通过连杆7拉动导向块8上升至最高位置(拉簧9拉 伸),此时转动盘6的转动幅度达到最大,扳柄l处于全排满程位置,则可实现 与导向块8连接的线控水箱排水阀的线程最大,实现排水阀的全排功能;当松 开扳柄1时,转动盘6在扭簧10的回复力、以及拉簧9对导向块8的回复力作 用下,导向块8反拉连杆7带动转动盘6回转,使得转动盘6回复到初始位置, 即扳柄l自动上摆回转到横向初始位置。权利要求1. 水箱双排水扳钮,由含扳柄、传动杆、螺头的转动机构及含外壳、锁紧圈、转动盘、连杆、导向块、拉簧的行程机构组成;传动杆和转动盘插合,锁紧圈与螺头的螺纹旋合或卡合;其特征在于转动盘与外壳之间设有扭簧,扭簧固定端卡合在外壳的卡槽中,扭簧扭动端与转动盘连接,扳柄处于导向块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双排水扳钮,其特征在于扭簧安装在外壳的环 槽中,卡槽设于环槽外壁上,对应外壳上的导向槽中间位置的环槽外壁设有 一卡块;扭簧固定端卡合在一卡槽中,扭簧的扭动端与固定端成一定角度并 为卡块一侧所限位。专利摘要水箱双排水扳钮,由含扳柄、传动杆、螺头的转动机构及含外壳、锁紧圈、转动盘、连杆、导向块、拉簧的行程机构组成;传动杆和转动盘插合,锁紧圈与螺头的螺纹旋合或卡合;转动盘与外壳之间设有扭簧,扭簧固定端卡合在外壳的卡槽中,扭簧扭动端与转动盘连接,扳柄处于导向块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通过外壳环槽中设有的扭簧连接上盖和转动盘,使得扳柄可横向设置,并且当下压扳柄摆转至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水箱双排水扳钮,由含扳柄、传动杆、螺头的转动机构及含外壳、锁紧圈、转动盘、连杆、导向块、拉簧的行程机构组成;传动杆和转动盘插合,锁紧圈与螺头的螺纹旋合或卡合;其特征在于:转动盘与外壳之间设有扭簧,扭簧固定端卡合在外壳的卡槽中,扭簧扭动端与转动盘连接,扳柄处于导向块运动方向相垂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尔特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