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686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熔融物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一种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包括插齿(100),其特征是:还包括立架和移动小车,立架由龙门架(11)和滑轨(12)组成,移动小车由左横梁(21)、右横梁(22)、滚轮(23)、连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5)、左轴承座(61)、右轴承座(62)、转轴(63)、连杆(64)、油缸座(71)、液压缸(72)和活塞杆(73)组成,移动小车通过滚轮(23)和立架的滑轨(12)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熔融物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
技术介绍
炼钢的过程中时常需要转运钢水,钢水在转运时,将钢水倒入钢包中,钢包的主要 作用是转运钢水,同时保证在转运途中尽量减少温度损失,为此钢包需配备有顶盖及相应 的加揭盖装置。现有的钢包加揭盖装置体积较大,通常针对冶炼厂的不同工艺布置,在冶炼 厂施工时随同其他冶炼设备一同安装完毕,对于作业空间有限的冶炼厂,往往没有足够的 空间来安装钢包加揭盖装置,造成钢水转运时的温度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的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适应性强的钢包附属 设备,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包括插齿,插齿由互相垂直固定的底杆和插杆 以及连接底杆和插杆的斜拉杆组成,插杆有3根,插杆(10 分别固定在底杆的两端和中 点,插齿构成“山”字型,其特征是还包括立架和移动小车,立架由龙门架和滑轨组成,移动小车由左横 梁、右横梁、滚轮、连接梁、左立杆、右立杆、吊杆、左轴承座、右轴承座、转轴、连杆、油缸座、 液压缸和活塞杆组成,龙门架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滑轨固定在龙门架的顶端并和地面平行,左横梁和右 横梁都和地面平行,左横梁和右横梁两端的下部都各安装一滚轮,滚轮和马达的转轴连接 并由马达驱动,马达通过串联了开关的主电路和电源连接,左横梁和右横梁都设于滑轨的 上方且都通过滚轮和滑轨滑动连接,左横梁的一端的下部和左立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右横梁一端的下部和右立杆的上 端固定连接,左立杆的下端和右立杆的下端分别和插齿底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左横梁上固定左轴承座,右横梁上固定右轴承座,转轴的两端分别和左轴承座及 右轴承座滚动连接,连杆呈“L”型,连杆的顶点和两端都开有通孔,连杆通过顶点处的通孔套在转轴的 中部并和转轴固定,左横梁和右横梁的中部通过连接梁连接,连接梁的中部固定一油缸座,油缸座上 连接一液压缸,液压缸的内壁和一活塞杆滑动连接,活塞杆的一端和液压缸的内壁之间密 封且活塞杆沿液压缸的内壁滑动,活塞杆的另一端和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和吊 杆连接,吊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插齿底杆中点处的插杆上。所述的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是马达选用液压马达。4所述的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限位控制电路,限位控制电 路由正转控制接触器、反转控制接触器、正转启动动合按钮、反转启动动合按钮、正向限位 行程开关、反向限位行程开关和总控动断按钮组成,正转启动动合按钮、正向限位行程开关的动断触头、反转控制接触器的动断触点 和正转控制接触器的线圈依次串联连接,正转控制接触器的一个动合触点并联在正转启动 动合按钮的两端;反转启动动合按钮、反向限位行程开关的动断触头、正转控制接触器的动断触点 和反转控制接触器的线圈依次串联连接,反转控制接触器的一个动合触点并联在反转启动 动合按钮的两端;正转启动动合按钮、正向限位行程开关的动断触头、反转控制接触器的动断触点、 正转控制接触器的线圈和正转控制接触器的一个动合触点组成正向控制电路,反转启动动 合按钮、反向限位行程开关的动断触头、正转控制接触器的动断触点、反转控制接触器的线 圈和反转控制接触器的一个动合触点组成反向控制电路,正向控制电路和反向控制电路互 相并联后再和总控动断按钮串联组成限位控制电路,限位电路并联于电源的两相相线上;反转控制接触器的另3个动合触点依次连接主电路的两相相线,正转控制接触器 的另个动合触点分别串联在主电路的各相相线上,且正转控制接触器的另个动合触点都分 别设于反转控制接触器的另3个动合触点和主电路相线连接点之间;正向限位行程开关的动断触头固定在移动小车在滑轨上正向移动的极限位置处, 反向限位行程开关的动断触头固定在移动小车在滑轨上反向移动的极限位置处;马达选用三相电动机。本技术使用时,在钢包小车的行进路线上搭建由龙门架和滑轨组成的支架, 在支架上安装由左横梁、右横梁、滚轮、连接梁、左立杆、右立杆、吊杆、左轴承座、右轴承座、 转轴、连杆、油缸座、液压缸和活塞杆组成的移动小车,并进而完成整个插齿移动式钢包加 揭盖装置的安装。揭盖作业时,使插齿的高度和钢包小车的顶盖高度相同,并使插杆对着钢包小车 的行进方向。当钢包小车行驶至插杆前时,随着钢包小车的继续行进,顶盖的吊耳套入插 杆中,此时通过液压缸收起活塞杆,并通过连杆向上拉起吊杆,从而将顶盖从钢包小车上揭 开,钢包小车继续行进和顶盖脱离,完成钢包小车的揭盖作业。加盖作业时,同样使插齿的高度和钢包小车的顶盖高度相同,并使插杆顺着钢包 小车的行进方向。当钢包小车行驶至套着顶盖的插杆后时,随着钢包小车的继续行进,顶盖 的位于钢包小车的正上方,此时通过液压缸推出活塞杆,并通过连杆向下放下吊杆,从而将 顶盖置于钢包小车上,钢包小车继续行进顶盖和插杆脱离并盖于钢包小车上,完成钢包小 车的加盖作业。所述的移动小车可通过滚轮在滑轨上左右移动,为便于控制,马达选用三相电动 机时还可以加装限位控制电路,当移动小车移至滑轨的极限位置时自动停止。本技术针对炼钢原有车间空间狭小的局限,采用移动小车移动的方式,也就 是将插齿置于移动小车上,加盖后移动小车开走,不占用吊包空间,使旧钢厂的钢包加、揭 盖成为可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移动小车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移动小车的后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移动小车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进行揭盖作业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限位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图8是用于限位控制电路的正转控制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用于限位控制电路的中反转控制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用于限位控制电路的正向限位行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用于限位控制电路的反向限位行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包括插齿100、龙门架11、滑轨12、左横梁21、右 横梁22、滚轮23、连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5、左轴承座61、右轴承座62、转轴 63、连杆64、油缸座71、液压缸72和活塞杆73,如图1 图5所示,具体结构是插齿100由互相垂直固定的底杆101和插杆102以及连接底杆101和插杆102的 斜拉杆103组成,插杆102有3根,插杆102分别固定在底杆101的两端和中点,插齿100 构成“山”字型。如图1所示,龙门架11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滑轨12固定在龙门架11的顶端并和 地面平行,龙门架11和滑轨12组成支架,图1中虚线双箭头所示为钢包小车的行进路线。如图2 图4所示,左横梁21、右横梁22、滚轮23、连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 吊杆5、左轴承座61、右轴承座62、转轴63、连杆64、油缸座71、液压缸72和活塞杆73组成 移动小车,左横梁21和右横梁22都和地面平行,左横梁21和右横梁22两端的下部都各安 装一滚轮23,滚轮23和马达M的转轴连接并由马达M驱动,马达M通过串联了开关的主 电路和电源连接,左横梁21和右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齿移动式钢包加揭盖装置,包括插齿(100),插齿(100)由互相垂直固定的底杆(101)和插杆(102)以及连接底杆(101)和插杆(102)的斜拉杆(103)组成,插杆(102)有3根,插杆(102)分别固定在底杆(101)的两端和中点,插齿(100)构成“山”字型,其特征是:还包括立架和移动小车,立架由龙门架(11)和滑轨(12)组成,移动小车由左横梁(21)、右横梁(22)、滚轮(23)、连接梁(3)、左立杆(41)、右立杆(42)、吊杆(5)、左轴承座(61)、右轴承座(62)、转轴(63)、连杆(64)、油缸座(71)、液压缸(72)和活塞杆(73)组成,龙门架(11)垂直固定在地面上,滑轨(12)固定在龙门架(11)的顶端并和地面平行,左横梁(21)和右横梁(22)都和地面平行,左横梁(21)和右横梁(22)两端的下部都各安装一滚轮(23),滚轮(23)和马达(24)的转轴连接并由马达(24)驱动,马达(24)通过串联了开关的主电路和电源连接,左横梁(21)和右横梁(22)都设于滑轨(12)的上方且都通过滚轮(23)和滑轨(12)滑动连接,左横梁(21)的一端的下部和左立杆(41)的上端固定连接,右横梁(22)一端的下部和右立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左立杆(41)的下端和右立杆(42)的下端分别和插齿(100)底杆(101)的两端固定连接,左横梁(21)上固定左轴承座(61),右横梁(22)上固定右轴承座(62),转轴(63)的两端分别和左轴承座(61)及右轴承座(62)滚动连接,连杆(64)呈“L”型,连杆(64)的顶点和两端都开有通孔,连杆(64)通过顶点处的通孔套在转轴(63)的中部并和转轴(63)固定,左横梁(21)和右横梁(22)的中部通过连接梁(3)连接,连接梁(3)的中部固定一油缸座(71),油缸座(71)上连接一液压缸(72),液压缸(72)的内壁和一活塞杆(73)滑动连接,活塞杆(73)的一端和液压缸(72)的内壁之间密封且活塞杆(73)沿液压缸(72)的内壁滑动,活塞杆(73)的另一端和连杆(64)的一端连接,连杆(64)的另一端和吊杆(5)连接,吊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插齿(100)底杆(101)中点处的插杆(10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庆甦震杨兰生王军吴松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