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552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耦合装置,包括电机定子、配合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并与发动机曲轴紧固连接的电机转子总成;一旋转变压器转子设在电机转子总成上,与设在电机定子壳体上的旋转变压器定子对应,;一从动盘与变速器输入轴连接,挡盘通过穿过从动盘上的铆钉与电机转子总成连接;在从动盘设有与径向垂直的四个长形孔,四只减震弹簧分别设在四个长形孔内、并位于电机转子总成的转子支架和挡盘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有效利用了空间,极大的减小了轴向长度,解决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难以横置的技术问题;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有效缓和传动系转速急剧变化时产生的动载荷,避免产生共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动力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面临能源危机与环境恶化,节能减排成为当今各国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电动 汽车还未能大量普及的一段时期,混合动力汽车将会成为替代常规能源汽车的最为理想的 汽车,各大汽车公司纷纷走入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行列。混合动力汽车因具备怠速启停、加 速助力、制动能量回收、纯电动行驶等功能,不仅具有强劲的动力性能,而且具有很高的节 油率。对于采用单电机的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动力源包括一个发动机和一个电机,合理 配置发动机与电机各自的动力,使其高效率输出,成为摆在各大汽车厂商开发的难题。这些 难题主要有飞轮、扭转减震、电机、旋转变压器等的布置和动力匹配问题,需要考虑安装空 间、连接、装配、引出电线、隔磁、屏蔽、零部件尺寸、强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作用。扭转减震器是发动机工作时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混合动力汽车的减震也是各种 各样,但目前市场上的混合动力汽车所采用的扭转减震装置是与电机在轴向并行排列,占 用了较大的轴向空间。对于前置前驱的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布置 动力总成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对于配置自动变速器AT的混合动力系统来说, 如何对接发动机、电机与变速器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的动力耦合装置,它结构简单、紧凑,工作 可靠,控制简易方便,能解决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横置难以布置安装的问题,而且成本较 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耦合装置,包括电机定子壳体、设在电机定 子壳体内壁上的电机定子、配合在变速器输入轴上并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曲轴紧固连接的电 机转子总成,其特征是一旋转变压器转子设在电机转子总成上,该旋转变压器转子与设在电机定子壳体上的 旋转变压器定子对应,两者位于发动机与电机的之间,用来测量电机的转速;一从动盘与变速器输入轴的右部通过花键连接,并位于电机转子总成的右侧,一挡盘 位于从动盘的右侧,挡盘通过分别穿过从动盘上的条形孔的铆钉与电机转子总成连接;在从动盘设有与径向垂直的四个长形孔,四只减震弹簧分别设在四个长形孔内、两端 分别与长形孔的两侧壁紧靠,并位于电机转子总成的转子支架和挡盘之间;从动盘与电机 转子总成在轴向上间隙配合,可通过四只减震弹簧来补偿,以消除从动盘与电机转子总成 的不同轴度。电机壳体里面装有电机定子,起到支撑定子的作用;电机转子总成靠螺栓与发动 机曲轴紧固联接,二者过渡配合,可以减小电机转子总成与发动机曲轴的偏心距;电机转子总成可以代替飞轮,起到储存能量的作用,其转动惯量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此种结构形式 可靠,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性能表现良好,具有功率密度高等优点,满足大功率电机的 要求。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耦合装置,在电机转子总成的转子支架与从动盘和 从动盘与挡盘之间分别设有阻尼片;铆钉、挡盘、阻尼片和设在从动盘的四个长形孔内的减 震弹簧配合连接构成扭转减震器。从动盘依靠电机转子总成的转子支架、阻尼片和挡盘限制其轴向窜动,转子支架 与挡盘不能相对转动,但从动盘可以相对转子支架、挡盘转动一定角度;从动盘与电机转子 总成在轴向上间隙配合,可利用减震弹簧来补偿从动盘与电机转子总成的不同轴度;阻尼 片能够减小减震弹簧的振幅,进而使扭转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良好,避免产生共振。所述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耦合装置,其所述电机定子壳体与变速器壳体连 接。此种动力耦合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空间利用率高,性能表现良好,具有功率密度高 等优点,满足大功率电机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动力耦合装置不采用任何轴承做支撑和旋转,使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2)由于扭转减震器置于电机中,所以,有效利用了空间,极大的减小了轴向长度,解决 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难以横置的技术问题;(3)取消了传统的飞轮,所述的电机转子总成可以起到飞轮的作用,简化结构,降低了 成本;(4)所述的扭转减震器可局部或完全补偿变速器输入轴与发动机曲轴的不同轴度,有 效缓和传动系转速急剧变化时产生的动载荷,避免产生共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装有减震弹簧的从动盘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所示的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耦合装置,包括设在电机定子壳体1内壁 上的电机定子6、配合在变速器输入轴10上并通过六颗螺栓5与发动机曲轴4紧固连接的 电机转子总成7 ;一旋转变压器转子3设在电机转子总成7上,该旋转变压器转子与设在电机定子壳体 1上的旋转变压器定子2对应,两者位于发动机与电机的之间,用来测量电机的转速;一从动盘13与变速器输入轴10的右部通过花键连接,并位于电机转子总成7的右侧, 一挡盘9位于从动盘的右侧,挡盘9通过四颗分别穿过从动盘13上的条形孔14的铆钉8 与电机转子总成7的转子支架16连接;在从动盘13设有与径向垂直的四个长形孔15,四只减震弹簧12分别设在四个长形孔 内、两端分别与长形孔的两侧壁紧靠,并位于电机转子总成的转子支架16和挡盘9之间;从 动盘与电机转子总成在轴向上间隙配合,可通过四只减震弹簧来补偿,以消除从动盘与电机转子总成的不同轴度。在电机转子总成7的转子支架16与从动盘和从动盘与挡盘之间分别设有阻尼片 11 ;铆钉8、挡盘9、阻尼片11和设在从动盘13的四个长形孔15内的减震弹簧12配合连接 构成扭转减震器。从动盘依靠电机转子总成的转子支架、阻尼片和挡盘限制其轴向窜动,转子支架 与挡盘不能相对转动,但从动盘可以相对转子支架、挡盘转动一定角度;从动盘与电机转子 总成在轴向上间隙配合,可利用减震弹簧来补偿从动盘与电机转子总成的不同轴度;阻尼 片能够减小减震弹簧的振幅,进而使扭转减震器的减震效果良好,避免产生共振。所述电机定子壳体1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此种动力耦合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空间利用率高,性能表现良好,具有功率密度高等优点,满足大功率电机的要求。在启动发动机时,电机输出扭矩到电机转子总成上,带动电机转子总成转动,而发 动机曲轴与电机转子总成紧固联接,所以发动机曲轴开始转动,进而启动发动机。在发动机单独驱动工况下电机不输出扭矩,此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通过发动机 曲轴传递到电机转子总成上,电机转子总成转动,依靠减震弹簧把扭矩传递到从动盘上,从 动盘与变速器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把发动机的输出扭矩传递到变速器,进而驱动车轮。在发动机与单机共同驱动工况下此种工况需要很大的扭矩,此时发动机的输出 扭矩不能满足正常驱动车辆的要求,所以需要电机辅助发动机驱动。发动机与电机的输出 合扭矩通过电机转子总成传递到扭转减震器上,经过扭转减震器减震,把发动机与电机的 输出合扭矩的波动过滤掉,使传递的扭矩更平稳柔和,之后传递到变速器输入轴上,进而驱 动车轮,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加速助力的要求。在制动工况下发动机制动,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电机发电,将汽车的惯性能量通过 电机转换为电能储存到电池中,用于下次启动和电机助力,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使得整车更 加节能,更加环保。本专利技术允许发动机的小启动电机灵活使用,当发动机装有小启动电机时,可不启 动大电机直接用小启动电机启动发动机,可增加发动机启动的可靠性;当发动机不装小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动力耦合装置,包括电机定子壳体(1)、设在电机定子壳体内壁上的电机定子(6)、配合在变速器输入轴(10)上并通过螺栓(5)与发动机曲轴(4)紧固连接的电机转子总成(7),其特征是:一旋转变压器转子(3)设在电机转子总成(7)上,该旋转变压器转子与设在电机定子壳体(1)上的旋转变压器定子(2)对应,两者位于发动机与电机的之间;一从动盘(13)与变速器输入轴(10)的右部通过花键连接,并位于电机转子总成(7)的右侧,一挡盘(9)位于从动盘的右侧,挡盘(9)通过分别穿过从动盘(13)上的条形孔(14)的铆钉(8)与电机转子总成(7)连接;在从动盘(13)设有与径向垂直的四个长形孔(15),四只减震弹簧(12)分别设在四个长形孔内、两端分别与长形孔的两侧壁紧靠,并位于电机转子总成的转子支架(16)和挡盘(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志辉刘振军高建科黄东郭俊敬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