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调整节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所用的节电装置有时间判断法、光敏电阻加时间法、手动方法几种。时间判断 法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变流器通断达到节能目的,不足之处是控制方法比较死板,是一种 固定程式,要先设置时间段,根据用电量和电压的变化进行控制。光敏电阻加时间法,它只 能判断单相输出,对其它两相就不确定。以上方法都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单片机控制芯片,同时检测 控制三相输入电压,节电效果好,完全智能化的智能调整节电装置。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调整节电装置,包括电 源电路、数码显示电路和执行电路,其特点是在电路系统中设置了中央控制电路及三相电 压取样电路;中央控制电路由89C51单片机IC3、AD7812转换模块IC2、晶体振荡器Yl、电阻 Rl、电解电容C8、C10和电容C7、C9、C11、C12组成;单片机IC3的9脚接Rl 一端和C8的负 极,13、 14、 15脚分别接IC2的14、 13、 12脚,16脚接IC2的10、 11、 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调整节电装置,包括电源电路(1)、数码显示电路(2)和执行电路(3),其特征在于在电路系统中设置了中央控制电路(4)及三相电压取样电路(5);中央控制电路(4)由89C51单片机IC3、AD7812转换模块IC2、晶体振荡器Y1、电阻R1、电解电容C8、C10和电容C7、C9、C11、C12组成;单片机IC3的9脚接R1一端和C8的负极,13、14、15脚分别接IC2的14、13、12脚,16脚接IC2的10、11、15脚,23脚接Y1、C11的一端,22脚接Y1另一端和C2一端,C11、C12另一端接地,20脚接地,26~31脚分别接执行电路(3)中的K1~K6和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平,郭树海,张晓亮,张世宏,李铁石,蔡富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