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刷组件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73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刷组件,包括电刷盒、内置于电刷盒的弹簧以及内置于电刷盒的且与换向器弹性接触的电刷,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电刷盒的端部,弹簧的另一端与远离换向器的电刷一端连接,所述电刷带有刷辫,其中,所述电刷盒上设有刷辫孔,所述刷辫从刷辫孔中穿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电刷组件,在电刷盒上设有长条形口,其长条形口的开口处容易变形,使得电刷与电刷盒内壁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电刷在工作中产生抖动引起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电磁噪音加大,以及产生的电磁骚扰也加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刷与电刷盒内壁之间的间隙比较稳定,从而使得电刷工作时更加趋向平稳,因此可以改善电机因为抖动引起的电磁噪音和电磁骚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刷组件及电动机
技术介绍
电刷盒是电刷在工作中的滑动轨道,所以其结构形状的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电刷的工作稳定性,对电机的电磁噪音和EMC有直接的影响。刮水电动机的噪音大小对汽车的舒适性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轿车作 为一种代步工具,正慢慢地进入每一个家庭,用户对轿车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 舒适性的要求,因此对刮水电动机的噪音和EMC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刮水电动机领域中的冷冲压的铜材质的电刷盒,其上设有长条形口,刷辫从 该长条形口中穿出,但由于长条形口的开口处容易变形,这样便会引起电刷与电刷盒内壁 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电刷在工作中产生抖动引起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电磁噪音加大, 另外与此同时产生的电磁騷扰也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刷组件具有开口的刷辫槽,其开口处易变性,引 起电刷与电刷盒内壁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电刷在工作中产生抖动引起电磁噪音增大以 及电磁騷扰加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改善电机因为抖动引起的电磁噪音和电磁騷 扰的电刷组件及电动机。为达到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刷组件,包括电刷盒、内置于电刷盒的弹簧以及内置于电刷盒的且与换向 器弹性接触的电刷,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电刷盒的端部,弹簧的另一端与远离换向器的电 刷一端连接,所述电刷上设有刷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盒上设有刷辫孔,所述刷辫从刷 辫孔中穿出。进一步,所述刷辫孔为两端呈半圆形的长条孔。进一步,所述弹簧为不锈钢材质。进一步,所述电刷盒靠近换向器的一端壁呈一斜面,且该斜面朝远离换向器的方 向倾斜,倾斜角度为4° 6°。 进一步,所述电刷与换向器部分接触。进一步,与换向器接触的电刷一端面为一斜面,且倾斜角度为3° 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种电动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上述电刷组件。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在电刷盒上设有刷辫孔,所述刷辫从刷辫孔 中穿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电刷组件,在电刷盒上设有长条形口,其长条形口的开口处容易 变形,使得电刷与电刷盒内壁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电刷在工作中产生抖动引起电刷与 换向器之间的电磁噪音加大,以及产生的电磁騷扰也加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由于在3电刷盒上设有刷辫孔,因此电刷盒整体形状不易变形,即电刷与电刷盒内壁之间的间隙比 较稳定(当然间隙在控制范围内),从而使得电刷工作时更加趋向平稳,因此可以改善电机 因为抖动引起的电磁噪音和电磁騷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电刷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电刷组件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核心在于,对现有的电刷组件进行改进,具体是将现有的电刷组 件,其在电刷盒上设有长条形开口,改为在电刷盒上设有一刷辫孔,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 电刷组件,在电刷盒上设有长条形开口,其开口处容易变形,使得电刷与电刷盒内壁之间的 间隙增大,从而使电刷在工作中产生抖动引起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电磁噪音加大,以及产 生的电磁騷扰也加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由于在电刷盒上设有刷辫孔,因此电刷盒整 体形状不易变形,即电刷与电刷盒内壁之间的间隙比较稳定(当然间隙在控制范围内),从 而使得电刷工作时更加趋向平稳,因此可以改善电机因为抖动引起的电磁噪音和电磁騷 扰,而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电刷组件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电刷组件包括 电刷盒1、内置于电刷盒1的弹簧4以及内置于电刷盒1的且与换向器6弹性接触的电刷 2,所述弹簧4 一端固定在电刷盒1的端部,弹簧4的另一端与电刷2的远离换向器6的一 端连接,所述电刷2上设有刷辫3,所述电刷盒1上设有刷辫孔5,所述刷辫3从刷辫孔5中 穿出,且所述刷辫孔5为两端呈半圆形的长条孔。具体实施中,刷辫孔5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能够用于放置刷辫3且保证刷辫3 随电刷2的移动能够在刷辫孔5中灵活移动即可,但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刷辫孔5为两端呈 半圆形的长条孔,因为这种两端呈半圆形的长条孔加工比较方便。具体实施中,所述弹簧4优选为不锈钢材质,作用是可不用再做防锈处理,工艺简 单,当然,所述弹簧4的材质不限于不锈钢材质,还可以为其它金属材质。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电刷组件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参阅图2和图3可知,该实施例基本与上一实施例相同,电刷2组件包括电刷盒1、内置于电 刷盒1的弹簧4以及内置于电刷盒1的且与换向器6弹性接触的电刷2,所述弹簧4 一端 固定在电刷盒1的端部,弹簧4的另一端与远离换向器6的电刷2 —端连接,所述电刷2上 设有刷辫3,所述电刷盒1上设有刷辫孔5,所述刷辫3从刷辫孔5中穿出。其中,区别点在 于,该实施例中,电刷盒靠近换向器6的一端壁呈一斜面,且该斜面朝远离换向器6的方向 倾斜,倾斜角度为4°,其目的是避免电刷盒1前端与换向器6的换向金属片距离太近,从而 刮伤换向金属片表面,另外,与换向器6接触的电刷2—端面为一斜面,且倾斜角度为5°,其目的是缩短电刷2与换向器6的磨合时间,尽快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具体实施中,为了避免电刷盒1前端与换向器6的换向金属片距离太近,从而刮伤 换向金属片表面,所述电刷盒的斜面的倾斜角度不限于上述角度,还可为4° 6°,另外, 为了缩短电刷2与换向器6的磨合时间,从而尽快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所述电刷也不限于上 述情况,仅需满足电刷2与换向器6部分接触即可,当然,上述与换向器6接触的电刷2 — 端面为一斜面,且倾斜角度为5°,这只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之一,所述与换向器 6接触的电刷2的斜面的倾斜角度可为3° 7°,而且所述与换向器6接触的电刷2—端 面还可为各种其它形状,如锯齿状、弧形状等等。具体实施中,所述弹簧4优选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电刷 组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刷组件,包括电刷盒、内置于电刷盒的弹簧以及内置于电刷盒的且与换向器 弹性接触的电刷,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电刷盒的端部,弹簧的另一端与远离换向器的电刷 一端连接,所述电刷上设有刷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盒上设有刷辫孔,所述刷辫从刷辫 孔中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刷辫孔为两端呈半圆形的长条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不锈钢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盒靠近换向器的一端 壁呈一斜面,且该斜面朝远离换向器的方向倾斜,倾斜角度为4° 6°。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与换向器部分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刷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换向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刷组件,包括电刷盒、内置于电刷盒的弹簧以及内置于电刷盒的且与换向器弹性接触的电刷,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电刷盒的端部,弹簧的另一端与远离换向器的电刷一端连接,所述电刷上设有刷辫,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盒上设有刷辫孔,所述刷辫从刷辫孔中穿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伟周志榜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