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43995 阅读:3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与总进水管相连的三路支喷水管,其中第一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母球形成区上方100~200mm处,第二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长大区上方100~400mm处,第三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紧密区上方100~200mm处,所述三路支喷水管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喷雾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原料情况适当调整水分,提高了加水装置的利用率;符合造球工艺的成球原理,提高圆盘造球机的造球效果,提高了成球率;减少了大块和大球,防止喷雾嘴堵塞,提高了造球机的作业率;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水装置,具体地指一种用于造球物料滚动时加水使物料成球的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
技术介绍
精矿与膨润土混合后经过给料皮带输送到圆盘造球机,造球机内的加水装置将 水喷到混合料上,混合料经过加水后在造球机的圆盘内借助离心力的作用滚动成合格生 球。现有的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进水管连接的六个喷水管都设置在圆盘的紧密区,每 个喷水管前端的喷雾嘴将雾状水喷到精矿和膨润土的混合料上。导致现有的圆盘造球机 加水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喷水管与给料皮带距离过大,大量雾状水没有及时地加到物料上,降低了成 球效果;(2)喷水管与给料皮带不在圆盘造球机的同区域,物料进入造球机,没有及时加 水,延长了造球时间,降低了成球速度,影响了产量;3)六个喷水管之间距离过小,喷水过于集中,影响成球效果,容易形成大块和 大球;4)物料进入造球机后,最需要加水的成球阶段(母球形成区、长大区)没有设置 喷水管;5)喷水管全部设置在圆盘的紧密区,使得圆盘造球机所排出的生球表面水分偏 大,生球的强度低,不利于后道工序的干燥及预热等,降低生球的爆裂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造球工艺要求的圆盘造球 机加水装置,不仅可以提高圆盘造球机的造球效果,而且可防止喷雾嘴堵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设计的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它具有与总 进水管相连的三路支喷水管,其中第一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母球形成 区上方100 200mm处,第二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长大区上方100 400mm处,第三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紧密区上方100 200mm处,所述 三路支喷水管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喷雾嘴。优选地,所述三路支喷水管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间距为100 700mm的喷雾嘴。优选地,所述三路支喷水管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间距为500mm的喷雾嘴, 可防止粉料堵塞喷雾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原料情况适当调整水分,不 再发生加水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加水装置的利用率;符合造球工艺的成球原理,提高 圆盘造球机的造球效果,提高了成球速度;减少了大块和大球,防止喷雾嘴堵塞,提高了造球机的作业率;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中所示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它具有与总进水管相连的三路支喷水管1-1、 1-2、1-3,其中第一路支喷水管1-1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母球形成区上方100 200mm处,第二路支喷水管1_2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长大区上方100 400mm处, 第三路支喷水管1-3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紧密区上方100 200mm处,所述三路 支喷水管1-1、1-2、1-3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间距为500mm的喷雾嘴2。工作过程精矿与膨润土混合后经过给料皮带3输送到圆盘造球机,在输送到 圆盘造球机后,圆盘4逆时针旋转,圆盘4的母球形成区上方的第一组喷水管1-1给混合 料喷水,粉状物在母球形成区形成母球;在滚动成球的过程中,湿母球会吸附粉状物, 使母球逐渐长大,到达圆盘4的长大区,在长大区上方的第二组喷水管1-2给母球喷一定 量的水,使母球继续长大;到达圆盘4的紧密区,其上方的第三组喷水管1-3给长大的母 球喷水,使母球继续长大,并达到一定体积后借助重力和离心力从排球区排出,使得圆 盘造 球机所排出的生球在母球形成区、长大区、紧密区都经过了加水,湿度适中,有利 于以后工序的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与总进水管相连的三路支喷水管 (1-1、1-2、1-3),其中第一路支喷水管(1-1)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母球形成区 上方100 200mm处,第二路支喷水管(1_2)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长大区上方 100 400mm处,第三路支喷水管(1_3)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紧密区上方100 200mm处,所述三路支喷水管(1_1、1_2、1_3)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喷雾嘴 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路支喷水管 (1-1、1-2、1-3)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间距为100 700mm的喷雾嘴(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路支喷水管 (1-1、1-2、1-3)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两个间距为500mm的喷雾嘴(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与总进水管相连的三路支喷水管,其中第一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母球形成区上方100~200mm处,第二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长大区上方100~400mm处,第三路支喷水管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的紧密区上方100~200mm处,所述三路支喷水管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喷雾嘴。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根据原料情况适当调整水分,提高了加水装置的利用率;符合造球工艺的成球原理,提高圆盘造球机的造球效果,提高了成球率;减少了大块和大球,防止喷雾嘴堵塞,提高了造球机的作业率;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文档编号C22B1/243GK201793679SQ20102053769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伟, 王涛, 甄彩玲, 舒方华, 董俊海, 陈海军, 陈精华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盘造球机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与总进水管相连的三路支喷水管(1-1、1-2、1-3),其中第一路支喷水管(1-1)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母球形成区上方100~200mm处,第二路支喷水管(1-2)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长大区上方100~400mm处,第三路支喷水管(1-3)布置在造球机旋转圆盘(4)的紧密区上方100~200mm处,所述三路支喷水管(1-1、1-2、1-3)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喷雾嘴(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军舒方华李伟王涛甄彩玲陈精华董俊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