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觉矫正
技术介绍
矫正人眼的屈光不正是近年来眼科的研究热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适用于矫正低度近视,而对于高度近视,由于切削的角膜组织过多,角膜失去稳定性,LASIK手术的预测性大大降低,暗光下有明显的视觉障碍。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方法以其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稳定等优点越来越为人们关注。目前医学上常用Van der Heijde公式计算PIOL的屈光度PIOL=1.3361.336K+Rc-ELP-1.3361.336K-ELP]]>公式1Rc=S.E.1-(V×S.E.)]]>公式2S.E.=Rd+Ra/2 公式3公式1中,K为角膜曲率,单位为D;ELP为有效人工晶体的位置,即前房深度减去PIOL与虹膜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Rc为人工晶体在角膜顶点平面的屈光度,单位为D;公式2中,V为测量人眼屈光度时的镜点距,通常取值为0.012m;S.E为球面等值屈光度;公式3中,Rd和Ra分别为由术前验光得来的离焦与散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个性化人眼模型的人工晶体设计,包括角膜、内置人工晶体(PIOL)、晶状体和视网膜的构建。其特征是:由个性化人眼模型得来的全眼像差与用波前像差仪测量得到的实际人眼的波前像差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