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个性化人眼模型的人工晶体设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4265 阅读:5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个性化人眼模型为基础,设计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IOL)的结构来提高人眼的视功能,属于视觉矫正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实际测量的人眼波前像差、角膜特征参数及眼内各部分轴向间距数据用于个性化人眼模型的构建,然后在个性化人眼模型中置入人工晶体,矫正人眼的屈光不正,并通过Zemax软件的优化功能,引入非球面结构,矫正人眼的球差。该人工晶体设计能够更精确地预测内置人工晶体的屈光度,可以根据个体人眼的实际光学特性矫正球差,并且可以评估PIOL在眼内的偏心移位对视功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觉矫正

技术介绍
矫正人眼的屈光不正是近年来眼科的研究热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适用于矫正低度近视,而对于高度近视,由于切削的角膜组织过多,角膜失去稳定性,LASIK手术的预测性大大降低,暗光下有明显的视觉障碍。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方法以其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稳定等优点越来越为人们关注。目前医学上常用Van der Heijde公式计算PIOL的屈光度PIOL=1.3361.336K+Rc-ELP-1.3361.336K-ELP]]>公式1Rc=S.E.1-(V×S.E.)]]>公式2S.E.=Rd+Ra/2 公式3公式1中,K为角膜曲率,单位为D;ELP为有效人工晶体的位置,即前房深度减去PIOL与虹膜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Rc为人工晶体在角膜顶点平面的屈光度,单位为D;公式2中,V为测量人眼屈光度时的镜点距,通常取值为0.012m;S.E为球面等值屈光度;公式3中,Rd和Ra分别为由术前验光得来的离焦与散光,单位为D;将角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个性化人眼模型的人工晶体设计,包括角膜、内置人工晶体(PIOL)、晶状体和视网膜的构建。其特征是:由个性化人眼模型得来的全眼像差与用波前像差仪测量得到的实际人眼的波前像差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肇圻王杨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