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毓英专利>正文

多自由度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3924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自由度调整装置,包含有一基座、一X轴滑移单元、一Y轴滑移单元、一Z轴滑移单元、一连接所述Y轴滑移单元与所述Z轴滑移单元的第一连接板、一多角度调整单元及一连接所述Z轴滑移单元与所述多角度调整单元的第二连接板;所述X轴滑移单元可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基座的X轴方向滑移,所述Y轴滑移单元可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X轴滑移单元的Y轴方向滑移,所述Z轴滑移单元可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Z轴方向滑移,所述多角度调整单元可受外用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后倾角调整、左、右倾角调整及左、右偏摆角度调整,以此达到多自由度调整的功效。(*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自由度调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自由度调整装置。技术背景有鉴于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因此众多精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在检测过程 中,皆需进行多角度的变换位置,以利进行生产、组装或进行检测。然而,当欲对一物品进行多角度变换位置时,常需将所述物品由一夹持工具上 转换至另一夹持工具上,以能进行不同角度的组装或检测,但此种方式过于繁琐,将导 致效率不张,况且物品在由一夹持工具转换至另一夹持工具上时,亦容易发生碰撞或其 它有可能导致精密性受损的情况发生。目前虽有众多能进行多轴调整的装置,但仍无法应付目前产业界所需的多自由度。因此,如何提供一具备多自由度的调整装置,便为目前业界所需解决的课题。本技术的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多自由度调整装置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 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多自由度调整直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多自由度调整装置,能进行多自由度的调 整,以符合现今产业界的需求。可达成上述技术目的的多自由度调整装置,包括有一基座;一 X轴滑移单元,滑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X轴滑移单元能够受外力 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基座的X轴方向滑移;一Y轴滑移单元,滑接于X轴滑移单元上, 所述Y轴滑移单元能够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X轴滑移单元的Y轴方向滑移;一第 一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所述Y轴滑移单元上;一 Z轴滑移单元,滑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另一端上,所述Z轴滑移单元能够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Z轴方向滑移 者;一第二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所述Z轴滑移单元上;一多角度调整单元,一端连接于 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上,所述多角度调整单元能够受外用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二连 接板的前、后倾角调整、左、右倾角调整及左、右偏摆角度调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进行多自由度的调整,以大幅增进对对象组装 及量测时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图;图4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合图;图5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动作示意图;其主要 显示进行X轴方向的调整;图6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合图;图7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动作示意图;其主要 显示进行Y轴方向的调整;图8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图;图9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动作示意图;其主要 显示进行Z轴方向的调整;图10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组合图;图11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动作示意图;其主 要显示进行前、后倾角的调整;图12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动作示意图;其主 要显示进行左、右倾角的调整;图13为所述多自由度调整装置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动作示意图;其主 要显示进行左、右偏摆角度的调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13,本技术所提供的多自由度调整装置100,主要包括 有一基座10、一 X轴滑移单元20、一 Y轴滑移单元30、一第一连接板40、一 Z 轴滑移单元50、一第二连接板60及一多角度调整单元70,其中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基座10,可被固定于一预定物件(图中未示)上。请参阅图1至图5,所述X轴滑移单元20,滑接于所述基座10上,而可沿所述 基座10进行于一 X轴方向的往复滑移。所述X轴滑移单元20具有一 X轴滑座21、多 个X轴滑块22、一 X轴推移组件23及一 X轴限位组件24;所述多个X轴滑块22滑接 于所述基座10与所述X轴滑座21间,使所述X轴滑座21可进行相对于基座10的X轴 方向往复滑移,所述X轴推移组件23用以推动所述X轴滑座21进行X轴方向的滑移, 所述X轴推移组件23具有一 X轴推块231、一 X轴螺座232及一 X轴螺杆233,所述X 轴推块231固接于所述X轴滑座21上,所述X轴螺座232固接于所述基座10上,所述X 轴螺杆233螺纹连接于所述X轴螺座232上,使当所述X轴螺杆233 —端受外力作用而 旋转时,所述X轴螺杆233则会以直线运动而由另一端抵接于所述X轴推块231上,以 此推动所述X轴滑座21进行相对于所述基座10的X轴运动(如图5所示),所述X轴 限位组件24用以限制所述X轴滑座21受推动的X轴滑移量,所述X轴限位组件24具有 一 X轴限位板241及一 X轴限位件242,所述X轴限位板241固接于所述基板10上,具 有一 X轴长槽孔243,所述X轴限位件242穿经所述X轴长槽孔243而固接于所述X轴 滑座21上,使当所述X轴滑座21受所述X轴推移组件23的推动而进行X轴方向的滑移 时,可由所述X轴限位件242于所述X轴长槽孔243内所能移动的位移量限制所述X轴 滑座21的位移量。请参阅图1、图2及图6、图7,所述Y轴滑移单元30,滑接于所述X轴滑移单 元20上,而可沿所述X轴滑移单元20的X轴滑座21进行于一 Y轴方向的往复滑移。 所述Y轴滑移单元30具有一 Y轴滑座31、多个Y轴滑块32、一 Y轴推移组件33及一 Y 轴限位组件34 ;所述多个Y轴滑块32滑接于所述Y轴滑座31与所述X轴滑座21间, 使所述Y轴滑座31可进行相对于X轴滑座21的Y轴方向往复滑移,所述Y轴推移组件 33用以推动所述Y轴滑座31进行Y轴方向的滑移,所述Y轴推移组件33具有一 Y轴推 块331、一 Y轴螺座332及一 Y轴螺杆333,所述Y轴推块331固接于所述Y轴滑座31 上,所述Y轴螺座332固接于所述X轴滑座21上,所述Y轴螺杆333螺纹连接于所述Y 轴螺座332上,使当所述Y轴螺杆333—端受外力作用而旋转时,所述Y轴螺杆333则会 以直线运动而由另一端抵接于所述Y轴推块331上,以此推动所述Y轴滑座31进行相对 于所述X轴滑座21的Y轴运动者(如图7所示),所述Y轴限位组件34用以限制所述Y 轴滑座31受推动的Y轴滑移量,所述Y轴限位组件34具有一 Y轴限位板341及一 Y轴 限位件342,所述Y轴限位板341固接于所述X轴滑座21上,具有一 Y轴长槽孔343, 所述Y轴限位件342穿经所述Y轴长槽孔343而固接于所述Y轴滑座31上,使当所述Y 轴滑座31受所述Y轴推移组件33的推动而进行Y轴方向的滑移时,可由所述Y轴限位 件342于所述Y轴长槽孔343内所能移动的位移量限制所述Y轴滑座31的位移量。请参阅图1至图2,所述第一连接板40,用以连接所述Y轴滑移单元30及所述 Z轴滑移单元50,使所述Z轴滑移单元50能进行Z轴方向的滑移;所述第一连接板40 具有一 L型板本体41及一 Z轴基座42,所述L型板本体41呈L型,其中一端连接于所 述Y轴滑移单元30的Y轴滑座31上,另外一端则供所述Z轴基座42连接。请参阅图1、图2及图8、图9,所述Z轴滑移单元50,滑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40的Z轴基座42上,而可沿所述Z轴基座42进行于一 Z轴方向的往复滑移。所述Z轴 滑移单元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自由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一X轴滑移单元,滑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X轴滑移单元能够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基座的X轴方向滑移;一Y轴滑移单元,滑接于X轴滑移单元上,所述Y轴滑移单元能够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X轴滑移单元的Y轴方向滑移;一第一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所述Y轴滑移单元上;一Z轴滑移单元,滑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另一端上,所述Z轴滑移单元能够受外力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Z轴方向滑移者;一第二连接板,一端连接于所述Z轴滑移单元上;一多角度调整单元,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另一端上,所述多角度调整单元能够受外用作用进行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前、后倾角调整、左、右倾角调整及左、右偏摆角度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毓英范嘉敏王肇扬
申请(专利权)人:邱毓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