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748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用于解决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减弱,产生凹陷,导致在该角度范围内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的接通率下降,通信质量低的问题。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固定在反射板的直线阵两侧,在隔板上包括多个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案由于在位于直线阵两侧的隔板上包括多个凸起,以补偿多列直线阵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辐射场的辐射强度在角度为0度附近变化平缓,不会产生凹陷,从而提高了在该角度范围内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的接通率和通信质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用来中转无线信号,移动通信基站包括支 架、固定在支架上的反射板和固定在反射板上的多列直线阵。然而,当移动通信基站中转无 线信号时,多列直线阵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从而降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隔离度、前后比和 波瓣宽度,使中转无线信号的效率降低。因此为了改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隔离度、前后比 和波瓣宽度,在与每列直线阵平行的方向上,且在直线阵两侧固定有隔板。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立体图,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包括反射 板101、直线阵102和隔板103。在反射板101上固定有多列直线阵102,其中每列直线阵 102包含多个振子,该直线阵102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将该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放大后,发 送给其他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实现无线信号的中转。在与每列直线阵102平行的方向上, 且在直线阵102两侧固定有隔板103,该隔板103用于改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隔离度、前 后比和波瓣宽度。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基站虽然通过隔板改善了隔离度、前后比和波瓣宽度,但 是由于多列直线阵的间距比较小,多列直线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使移动通信基 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会减弱而形成凹陷。图 2为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时的辐射强度图,其中,横 轴为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角度,纵轴为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 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如图2所示,可以明显看出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基站天 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的A区域减弱而形成凹陷,从 而在该角度范围内的无线信号强度减弱,导致在该角度范围内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的接通 率下降,通信质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用于解决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减弱,产生凹陷,导致在该角度 范围内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的接通率下降,通信质量低的问题。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包括固定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反射板上,位于反射板上固定的每列直线阵两侧,且 包括多个凸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 固定在反射板的直线阵两侧,在隔板上包括多个凸起。由于在位于直线阵两侧的隔板上包 括多个凸起,以补偿多列直线阵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 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变化平缓,不会产生凹陷,从而提高了在该角度范围内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的接通率和通信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立体图;图2为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在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时的辐射强 度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第一种隔板的第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 立体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3的第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正视 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隔板的正视图;图4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多个凸起的隔板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第二种隔板的第二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 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第三种隔板的第三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 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6的第三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俯视图;图8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6的第三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正视 图;图8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隔板的正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使用该第三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 线信号时的辐射强度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 固定在反射板的直线阵两侧,在隔板上包括多个凸起。由于在位于直线阵两侧的隔板上包 括多个凸起,以补偿多列直线阵之间的相互影响,因而该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 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变化平缓,不会产生凹陷,从而提高了在该角 度范围内用户进行无线通信时的接通率和通信质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包括第一种隔板的第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 立体图。该第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包括反射板101、直线阵102、隔板的基体303和隔板 的凸起304。在反射板101上固定有多列直线阵102,其中每列直线阵102包含多个振子, 在与每列直线阵102平行的方向上,且在直线阵102两侧固定有隔板,即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隔板,该隔板包括基体303和凸起304。固定在该反射板101上的直线阵102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并将该接收到的无线信 号放大后进行发射,发送给其他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实现无线信号的中转。在本技术 实施例中,直线阵102共有4列,每列直线阵102中包含4个振子。当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时,多列直线阵102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降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隔离度、前后比和波瓣宽度,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效率降 低。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与每列直线阵102平行的方向上,且在直线阵102两侧 固定有隔板的基体303,该基体303用于改善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隔离度、前后比和波瓣宽度。虽然通过基体303改善了移动通信基站的隔离度、前后比和波瓣宽度,但是由于 多列直线阵102的间距比较小,多列直线阵102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影响,使移动通信基站天 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会减弱而形成凹陷。因此,在 本技术实施例中,在该基体303上固定多个凸起304,用于补偿多列直线阵102之间的 影响,使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的辐射强度在轴线,即角度为0度附近变 化平缓,不会产生凹陷。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图3的第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正视图。 如图4A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基体303固定在该反射板上,凸起304位于基体 303上。由于只要基体303上固定凸起304,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多列直线阵之间的相 互影响,因此,该凸起304的形状和位置可以为任意,即该凸起304的正视图所示的侧面可 以为任意的形状,该凸起304可以位于基体303上的任意位置。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隔板的正视图。如图4B所示,该凸起304 的正视图所示的侧面为任意的形状,该凸起304可以位于基体303上的任意位置。并且该 凸起304与该基体303可以分别制作。制作完成后,通过粘结的方式将每个凸起304粘结 在基体303上,或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凸起304固定在基体303上,还可以采用其他可以 连接凸起304和基体303的连接方式,将凸起304安装在基体303上。采用该方法制作的第一种隔板,由于凸起304和基体303不是一体的,因此凸起 304的位置可以方便的进行调整,例如,凸起304粘结在基体303上,当凸起304的位置需要 调整时,只需要将凸起304从基体303上取下,并重新连接在基体303的其他位置即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切割材料制作隔板时,直接制作包括多个凸起 的隔板,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反射板上,位于反射板上固定的每列直线阵两侧,且包括多个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东莞市晖速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