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3371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本体和设于该本体上的一对对接孔,本体包括设于前端的透镜,透镜上具有若干光穿透区域,该对对接孔分别位于该等光穿透区域两相对侧,其中每一对接孔之外形轮廓为可定义内切圆的多边形,此结构之多边形较易加工且能精准地确定一个中心,以与对接光纤连接器对接在一精准的预定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具有透镜之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光纤连接器与第二光纤连接器,其分别 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上设有具若干第一光穿透区域的第一透镜,在 第一端部的若干光穿透区域的相对两侧一般分别设有呈圆形的对接孔;在第二端部对应每 一对接孔处设有呈圆柱形的对接导柱,供插入到第一光纤连接器的对接孔内,使得第一光 纤连接器与第二光纤连接器相互对接;且在第二端部上另设有具若干第二光穿透区域的第 二透镜,各个第二光穿透区域与各第一光穿透区域分别一一对应,以在其间传递光信号。在 实际加工该圆形的对接孔时,由于圆形对接孔的真圆度不易控制,极易导致与对接导柱对 接时的对接位置会偏离预定的精准中心位置,在精准度要求较高的光纤连接器领域,其后 果直接影响到各个第一光穿透区域与各第二光穿透区域的一一对应关系,影响光信号的正 确传递。故,有必要对此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精准对接的光纤连接器。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一对对接孔,该本体包括设于前端的透镜,透镜上具有光穿透区域;该 对对接孔分别位于该光穿透区域的两相对侧,其中每一对接孔之外形轮廓为可定义内切圆 的多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的对接孔之外形轮廓为可 定义内切圆的多边形,其较易加工且能精准地确定一个中心,以与对接光纤连接器对接在 一精准的预定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光纤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光纤连接器组件 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器和第二光纤连接器;图2是本技术之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之光纤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第二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图;及图5是图4所示之第二光纤连接器的前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光纤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之光纤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光纤连接器20和第二光纤连接器30。请参阅图1至图5,第一光纤连接器20包括绝缘本体201,其前端设有具若干第一 光穿透区域211的第一透镜21,该绝缘本体201的后端设有若干第一光纤23,各个第一光 纤23分别与各第一光穿透区域211相互耦合。在该绝缘本体201前端位于该等第一光穿 透区域211的两相对侧设有一对对接孔25,每一对接孔25的外形轮廓为可定义内切圆250 的多边形,可定义的内切圆250以虚线表示,多边形的对接孔25较易加工成型,即多边形各 边的加工精度较易控制。例如,多边形为三角形,其实际加工三条直线边就可以,三角形可 以限定出一个内切圆,并能精准地确定一个中心点,该限定出的内切圆可供具有同样半径 的圆柱形对接轴插入匹配。此外,该对接孔25为未贯穿该绝缘本体201后端面205的凹陷区,在该凹陷区的 底部设有可定义该内切圆的中心穿透孔206,以此定义形成的中心穿透孔206可作为视觉 或治具之辅助定位参考。该中心穿透孔206可为穿透该绝缘本体201后端面205,也可为未 穿透该绝缘本体201后端面205。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对接孔25具有直线边,如绝缘本体201的上下直线边或在 绝缘本体201上下表面之间的垂直线251,以上下直线边中的其中之一或垂直线251可定出 该内切圆250的中心点或中心穿透孔206,作为检测或修正之参考。且该对接孔25之外形 轮廓,从前视图观之,为五边形,其具有垂直边251、以及与该垂直边251间隔一定距离且为 一个角度253的两相交的直线边,在垂直边251与两相交的直线边之间的上下边上有朝向 后端面205延伸的缺口。并且,该对接孔上下边之间的垂直边251比该相交形成角度253 的两直线边更靠近绝缘本体201上的光穿透区域211,这样,该对对接孔25所形成的角度是 相背的,其与对接的第二光纤连接器30上的对接轴对接时,具有导引与防呆的功效。当然, 该对对接孔25所形成的角度也可以是相向的。此外,多边形对接孔25还可为三角形或其 它可定义出内切圆的多边形,在此不限。第二光纤连接器30包括绝缘基体301,其前端设有具若干第二光穿透区域311的 第二透镜31,该绝缘基体301的后端设有若干第二光纤33,各个第二光纤33分别与各第二 光穿透区域311相互耦合。在该绝缘基体301前端位于该等第二光穿透区域311的两相对 侧对应每一对接孔25设有圆柱形对接轴35,该圆柱形对接轴35的半径即等于该多边形对 接孔25内切圆250的半径,这样该圆柱形对接轴35插入至多边形对接孔25后,与对接孔 25干涉配合,即由对接孔25多边形所限定的内切圆250卡紧圆柱形对接轴35,实现精确对 准并紧密卡制,使得第一光纤连接器20和第二光纤连接器30精准地机械连接。由于第一 光纤连接器20的对接孔25为可定义内切圆250的多边形,其内切圆250的中心就很容易 精准确定,这样与第二光纤连接器30的对接轴35对接时就能精准地定位在预定的位置,否 则,由于对接孔与对接轴对准上的偏差,影响到各个第一光穿透区域211与各个第二光穿 透区域311的精确对准而产生光信号的传递误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 化,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一对对接孔,该本体包括设于前端的透镜,透镜上具有光穿透区域;该对对接孔分别位于该光穿透区域的两相对侧,其特征在于每一对接孔之外形轮廓为可定义内切圆的多边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本体具有前端面与相对的后端面,该 对接孔自该本体前端面向该后端面延伸一定距离但未穿透该后端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对接孔的底部设有可定义该内 切圆的中心穿透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孔之外形轮廓具有直线边。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对接孔具有在本体上下表面之间 的垂直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对接孔之外形轮廓从前视图观 之,为五边形,其具有垂直边、以及与该垂直边间隔一定距离且为一个角度的两相交的直线 边,在垂直边与两相交的直线边之间的上下边上有朝向后端面延伸的缺口。专利摘要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本体和设于该本体上的一对对接孔,本体包括设于前端的透镜,透镜上具有若干光穿透区域,该对对接孔分别位于该等光穿透区域两相对侧,其中每一对接孔之外形轮廓为可定义内切圆的多边形,此结构之多边形较易加工且能精准地确定一个中心,以与对接光纤连接器对接在一精准的预定位置。文档编号G02B6/38GK201583695SQ20092031235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旭智, 张衍智, 谢文逸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一对对接孔,该本体包括设于前端的透镜,透镜上具有光穿透区域;该对对接孔分别位于该光穿透区域的两相对侧,其特征在于:每一对接孔之外形轮廓为可定义内切圆的多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智谢文逸张衍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