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26357 阅读:5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衬套、陶瓷插针、弹簧、后座以及护套,陶瓷插针安装在衬套的内腔和后座的内腔,光纤固定在陶瓷插针的芯孔内,陶瓷插针与光纤的外端面为延磨面,陶瓷插针的轴肩一端顶在衬套的凸肩上,套装在陶瓷插针上的弹簧两端分别顶在后座的沉孔和陶瓷插针轴肩的另一端,光纤穿出后座并设置在热缩套管内;后座的外周上沿径向设有前弧凸台和后弧凸台以及弧凸台,后座上的前弧凸台和后弧凸台分别设置在衬套的卡口和前护套的卡口内,前护套一侧插接在外壳内,前护套的中部设有周向卡槽,套在前护套和热缩套管上的后护套其前部的卡环设置在前护套的周向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继接点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属于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连续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 器件,已经广泛应用在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及仪表中。目前,在FTTH 光纤到户工程中,快速光纤连接器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采用冷接方式,而冷接有预埋纤和 直通两种方式,其优点是操作方便、速度快、无需适用价格高昂的设备,但是冷接方式有很 大的弊端,预埋纤类型的产品对折射率匹配液的依赖性太大,折射率匹配液随着时间的流 逝以及使用环境温度的起伏变化会慢慢流失、变干,而且作业过程中会产生污染而影响产 品的光学性能,由于光纤连接器内两光纤的对接效果完全属于盲接,预置光纤端面、光缆的 切割端面、光纤插入后各光纤端面以及接续质量都无法评估,所有产品质量人为依赖性比 较大,无法检测对接的准确性,刚开始对接时性能会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经过2 3年的使 用之后,它的衰耗会变的很大,影响甚至无法使用。直通式的光纤连接器没有配置匹配液, 是由施工人员现场对光纤端面进行切割后直接插入陶瓷插针内,此类型产品对切割刀的要 求以及施工人员的光纤切割技术要求很高,而切割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切割质量肯定会 越来越低,施工人员的切割技术知识靠的切割时的手感来决定,所以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根 据目前实际使用情况统计,冷接方式在使用2 3年后,每年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返修率高 达10% 12%,后期维护工作量太大。而热熔光纤连接器是通讯行业目前为止最为可靠的一种连接技术,他不仅质量稳 定、可靠,并且使用的寿命很长,熔接成功后基本无需再进行后期的维护、返修,而目前的冷 接光纤连接器因为结构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热熔功能,在光纤到户工程中只能使用 冷接来替代,不仅影响使用,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继接点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的热熔 式快速连接器。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 衬套,陶瓷插针、弹簧、后座以及护套,内腔具有凸肩的衬套设置在外壳内,衬套卡接在外壳 上,具有内腔的后座与衬套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插针具有芯孔和外周的阶梯轴, 陶瓷插针安装在衬套的内腔和后座的内腔,光纤固定在陶瓷插针的芯孔内,陶瓷插针与光 纤的外端面为延磨面,陶瓷插针的轴肩一端顶在衬套的凸肩上,套装在陶瓷插针上的弹簧 两端分别顶在后座的沉孔和陶瓷插针的轴肩另一端,光纤穿出后座并设置在热缩套管内; 所述后座的外周上沿径向设有前弧凸台和后弧凸台以及弧凸台,且后座上的前弧凸台和后 弧凸台分别设置在衬套的卡口和前护套的卡口内,且前护套一侧插接在外壳内,所述的前 护套的中部设有周向卡槽,套在前护套和热缩套管上的后护套其前部的卡环设置在前护套3的周向卡槽内。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1、本技术将该光纤固定在陶瓷插针的芯孔内,陶瓷插针与光纤的外端面为研 磨面,因此内部无接续点,实现光纤接续超低损耗。2、本技术陶瓷插针与光纤的连接是在工厂中已经完成,陶瓷插针与光纤的端 面经过研磨,并能经过测试,因此该种结构的快速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回波损耗、3D指标等 性能均与尾纤的性能一致。3、本技术陶瓷插针与光纤采用热熔的方式形成连接,不仅实现了超低损耗, 而且避免了冷接因长时间使用,导致匹配液流失或者施工时光纤端面切割质量不好而形成 的质量下降,可长时间使用,降低后期维护成本。4、本技术衬套、后座、前护套以及后护套采用卡接结构,使光纤快速接续高 效、可靠、质量稳定,可广泛用于FTTH光纤入户工程以及光纤机房改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1-陶瓷插针,11-轴肩,12-阶梯轴,2-衬套,21-内腔,22-凸肩,3_外壳, 4-弹簧,5-后座,51-沉孔,52-内腔,53-套管,54-前弧凸台,55-后弧凸台,6-光纤,7-前 护套,71-周向卡槽,72-卡口,8-热缩套管,9-后护套,91-卡环。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2所示,本技术的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3、衬套2、陶瓷插针1、 弹簧4、后座5以及护套,内腔21具有凸肩22的衬套2设置在外壳3内,该外壳3采用常规 的FC外壳或SC外壳,衬套2卡接在外壳3上,具有内腔52的后座5与衬套2连接,本实用 新型的陶瓷插针1具有芯孔和外周的阶梯轴12,陶瓷插针1安装在衬套2的内腔21和后座 5的内腔52,光纤6固定在陶瓷插针1的芯孔内,陶瓷插针1与光纤的外端面为研磨面,可在 陶瓷插针1的芯孔内注入胶水,再将光纤6穿入陶瓷插针1的芯孔内,经烘箱固化胶水,再 对陶瓷插针1端面进行研磨,并进行检验等工序,使连接器内部无接续点,实现光纤接续超 低损耗。见图1、2所示,陶瓷插针1的轴肩11 一端顶在衬套2的凸肩22上,套装在陶瓷插 针1上的弹簧4两端分别顶在后座5的沉孔51和陶瓷插针1的轴肩11另一端,光纤6穿 出后座5并设置在热缩套管8内,该预留光纤的长度在20 35mm之间。见图1、2所示,本 技术后座5的外周上沿径向设有前弧凸台M和后弧凸台55以及弧凸台,而后座5上 的前弧凸台M和后弧凸台阳分别设置在衬套2的卡口和前护套7的卡口 72内,前护套7 一侧插接在外壳3内,使前护套7通过后座5与衬套2连接,而衬套2与外壳3连接,而便 于现场施工。见图1、2所示,本技术前护套7的中部设有周向卡槽71,套在前护套7和 热缩套管8上的后护套9其前部的卡环91设置在前护套7的周向卡槽71内,使后护套9 与前护套7连接。为对光纤6进行保护,后座5的后部还具有一体的套管53,且套管53的 外壁上设有两个以上的环形凹槽。本技术安装时,将后护套9与热缩套管8依次穿在预接的光缆上,将预接光缆 开剥后与本技术的光纤6进行熔接,套上热缩套管8进行热缩,完成后再套上后护套9, 以保护光纤熔接的节点并对光缆固定,最后套上FC外壳或SC外壳,即可完成快速接续的过 程。本技术能够完成FC、SC、Φ 0.9光纤、Φ 2.0光纤、Φ 3.0光纤、皮线光缆等各种型 号的快速接续。经检测,采用本技术热熔式快速连接器结构的光性能如表1所示均好 于冷接方式的快速连接器。表1检测项目端面型号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冷接快速连接器回波损耗APC>65dB>50dBUPC>55dB>45dB接续损耗0.03dB0.5d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3)、衬套(2)、陶瓷插针(1)、弹簧(4)、后座(5)以及护套,内腔(21)具有凸肩(22)的衬套(2)设置在外壳(3)内,衬套(2)卡接在外壳(3)上,具有内腔(52)的后座(5)与衬套(2)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插针(1)具有芯孔和外周的阶梯轴(12),陶瓷插针(1)安装在衬套(2)的内腔(21)和后座(5)的内腔(52),光纤(6)固定在陶瓷插针(1)的芯孔内,陶瓷插针(1)与光纤的外端面为延磨面,陶瓷插针(1)的轴肩(11)一端顶在衬套(2)的凸肩(22)上,套装在陶瓷插针(1)上的弹簧(4)两端分别顶在后座(5)的沉孔(51)和陶瓷插针(1)轴肩(11)的另一端,光纤(6)穿出后座(5)并设置在热缩套管(8)内;所述后座(5)的外周上沿径向设有前弧凸台(54)和后弧凸台(55)以及弧凸台,且后座(5)上的前弧凸台(54)和后弧凸台(55)分别设置在衬套(2)的卡口和前护套(7)的卡口(72)内,且前护套(7)一侧插接在外壳(3)内,所述的前护套(7)的中部设有周向卡槽(71),套在前护套(7)和热缩套管(8)上的后护套(9)其前部的卡环(91)设置在前护套(7)的周向卡槽(7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熔式快速连接器,包括外壳(3)、衬套⑵、陶瓷插针(1)、弹簧(4)、后座(5) 以及护套,内腔具有凸肩02)的衬套(2)设置在外壳(3)内,衬套(2)卡接在外壳(3) 上,具有内腔(52)的后座(5)与衬套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插针⑴具有芯孔 和外周的阶梯轴(12),陶瓷插针⑴安装在衬套(2)的内腔和后座(5)的内腔(52), 光纤(6)固定在陶瓷插针(1)的芯孔内,陶瓷插针(1)与光纤的外端面为延磨面,陶瓷插针 (1)的轴肩(11) 一端顶在衬套的凸肩02)上,套装在陶瓷插针(1)上的弹簧(4)两 端分别顶在后座(5)的沉孔(51)和陶瓷插针⑴轴肩(11)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清王立军任献忠石新根吴锦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太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