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32501 阅读:4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所述一化体装置包括锅炉沉降室(3)、锅炉辐射部(4)、锅炉对流部(12)、烟气进口(2)、烟气出口(6)、冷却风进风口(1)、人孔门(7、8、9),所述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兼具传统铜精炼炉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的所有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铜精炼炉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的技术改造,也可用于其他有色金属精炼炉的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的技术改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属有色冶金热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色冶金炼铜工艺中,精炼炉排出的烟气由于温度高达1300°C,其中含有熔融 状含铜烟尘,还含有少量尚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等),为处理和利用精炼炉 排出的高温烟气,传统工艺中,在精炼炉后分别设置了二次燃烧室和余热锅炉,二次燃烧室 目的是将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在此充分燃烧,同时沉降烟气中的熔融状含铜烟尘,余热 锅炉的目的是对从二次燃烧室过来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获得烟气的余热。从二次燃烧室 出来的高温气经余热锅炉后,烟气温度降至350°C,再经收尘器排出,在传统工艺中,处理精 炼炉的烟气由二次燃烧室和余热锅炉二套设备来完成,这两台设备分别安装,用管道连接, 这不仅占用了场地,而且还需相应的管道,由于烟气处理环节过多,免不了烟气的泄漏也更 多,造成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 将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设计在一个装置中,使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大大减少烟气 的泄漏。本技术装置是耐火材料砌成的结构体,它由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 对流部、烟气进口、烟气出口、进风口、人孔门等组成。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 部之间用隔墙隔开,但留有烟气通道,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的面积比为 1. 7 2. 4 1。锅炉沉降室中设置中间隔墙,使烟气经过沉降室时增加滞留时间,烟气中的含铜 烟尘在此能充分沉降,完成传统二次燃烧室的功能;锅炉沉降室与锅炉辐射部之间隔墙下 部有一烟气通道,能使烟气从锅炉沉降室进入锅炉辐射部时的流速均勻分布,利于与锅炉 对流部壁上的集热管充分对流;在锅炉对流部设置上汽包和下汽包,以及连接上下汽包的 自循环热交换管,在周围壁上布置了大量内含循环冷却水的热交换水冷壁,可以使烟气温 度降低,同时将烟气余热加热锅炉生产蒸汽。本技术一种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 余热锅炉一化体装置兼具传统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的所有功能。当温度达1300°C左右的烟气从烟气进口(2)进入锅炉沉降室,在锅炉沉降室上部 引入冷空气(1)的作用下,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在此充分燃烧,同 时,在冷空气的作用下,烟气温度降低,烟尘在沉降室内沉降,落到锅炉沉降室底,此时烟气 的温度降至1000°c左右。从锅炉沉降室出来的烟气进入锅炉辐射部后,由于锅炉辐射部空 间大,烟气向内扩散速度突然减慢,并通过辐射把热量释放出来,被安装在锅炉辐射部四周 的水冷壁管吸收,高温烟气加热余热锅炉给水,烟气温度降低,烟气从锅炉辐射部进入锅炉对流部时的温度降至650°C -750°C,然后烟气再进入锅炉对流部的对流换热管,进行对流 换热,并获得余热,由烟气出口(6)排出的烟气温度为350°C,再经收尘器去尘排出。本专利技术与传统二次燃烧室加余热锅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铜精炼 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设计成一体化装置,一体化装置不仅能达到二次燃烧室与余 热锅炉的所有功能,还能减少设备在车间的占地面积,一体化装置与传统工艺的二次燃烧 室、余热锅炉占地面积相比减少30%,由于采用一体化装置,也减少了烟气管道的泄漏,大 大改善了环境状况。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烟气流程示意图,其中1_冷却风进风口 ;2-烟气进口 ; 3-锅炉沉降室;4-锅炉辐射部;5-锅炉辐射部烟气通道;6-烟气出口 ;7、8、9_人孔门; 10-余热锅炉上气包;11-余热锅炉下气包;12-锅炉对流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在某企业炼铜精炼炉余热锅炉上进行改造实施,本实施例铜精炼炉烟气二 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由锅炉沉降室(3)、锅炉辐射部(4)、锅炉对流部(12)、烟 气进口(2)、烟气出口(6)、冷却风进风口(1)、人孔门(7、8、9)等组成。炉体由耐火材料砌 成,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之间用隔墙隔开,但留有烟气通道,为了使烟气在 二次燃烧室滞留的时间长一些,锅炉沉降室中间设一隔墙。铜冶炼精炼炉产生的烟气从烟气进口(2)进入二次燃烧室,在二次燃烧室上部引 入冷空气(1),冷空气的流速保持4m/s,在冷空气的作用下,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 在此充分燃烧,同时,冷空气又使烟气温度降低,烟尘在沉降室内沉降,落到沉降室底,由于 锅炉沉降室置中间隔墙,烟气经过沉降室时增加滞留时期间,烟气中的铜蒸气或熔融状铜 微粒在此能充分沉降,此时烟气的温度降至1000°C左右。从锅炉沉降室出来的烟气进入锅 炉辐射部后,由于锅炉辐射部空间大,烟气向内扩散速度突然减慢,并通过辐射把热量释放 出来,被安装在锅炉辐射部四周的内充冷却水热交换器管吸收,高温烟气加热余热锅,余热 锅炉使烟气降低,烟气从锅炉辐射部进入锅炉对流部时的温度降至650°C -750°C,然后烟 气再进入锅炉对流部的热管换热器,与热管换热器进行热对流,热管换热器从中获得余热, 加热锅炉水包,由烟气出口(6)排出的烟气温度为350°C,再经收尘器去尘排出。整个装置占地12. 24mX 4. 5m,高10m,各部分面积为锅炉沉降室18. 5m2 ;锅炉辐 射部25. 9m2 ;锅炉对流部10. 6m2。权利要求一种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化体装置是耐火材料砌成的结构体,由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冷却风进风口、人孔门组成;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之间用隔墙隔开,但留有烟气通道,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的面积比为1.7∶2.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锅炉沉降室中间设置隔墙,在锅炉沉降室与锅炉辐射部之间隔墙的下部,设置 了烟气通道。专利摘要一种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所述一化体装置包括锅炉沉降室(3)、锅炉辐射部(4)、锅炉对流部(12)、烟气进口(2)、烟气出口(6)、冷却风进风口(1)、人孔门(7、8、9),所述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兼具传统铜精炼炉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的所有功能。本技术可用于铜精炼炉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的技术改造,也可用于其他有色金属精炼炉的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的技术改造。文档编号F22B1/18GK201593928SQ200920184979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3日专利技术者廖祚洗, 王学良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精炼炉烟气二次燃烧室与余热锅炉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化体装置是耐火材料砌成的结构体,由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冷却风进风口、人孔门组成;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之间用隔墙隔开,但留有烟气通道,锅炉沉降室、锅炉辐射部、锅炉对流部的面积比为1.7∶2.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祚洗王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