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1269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包含一套于出水管中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分流盘,压盖底部套一止水胶垫构成背压阀,控制进水管开闭的止水胶垫与进水管的出水口贴触,防虹吸胶垫与分流盘出水口配合构成一连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导流单向阀,出水管水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导流单向阀上设有与出水管、进气孔相通的进气口;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与出水管水流通道相通,导流单向阀的分流盘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水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当进水管产生负压时,空气经过进气孔进入出水管、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进水管,从根本上消除进水管中的虹吸负压,杜绝进水阀虹吸倒流现象的产生。(*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便器水箱进水阀,特别是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防虹吸线的进水阀(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空气流向、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水流的流向),其进水管1套于出水管2中,进水管1顶部的分流盘5与其一体成型,进水管1顶端套一控制分流盘5出水或止水的止水胶垫3,压盖4套住止水胶垫3与出水管2卡接,压盖4套住止水胶垫3形成背压控制阀以控制进水管1上的分流盘5的出水或止水,分流盘5的出水端面套有防虹吸胶垫6构成一防虹吸,防倒流的单向导流阀8,单向导流阀8与进水管1和出水管2连接,防虹吸胶垫6下方的出水管2侧壁上设有进气孔7;这种进水阀在进水管1因断流或水压不稳定等原因产生负压时,则该负压会使防虹吸胶垫6贴紧分流盘5的出水端面,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7进入出水管2,隔断虹吸,避免座便器水箱中的水经出水管2、单向导流阀8、进水管1回流到自来水管道中污染水源,但由于单向导流阀8的作用,外部空气无法进入进水管1中,使得进水管1的产生的虹吸负压无法消除,即无法彻底消除进水阀产生虹吸的根源。再如图2所示的一种高防虹吸线的进水阀(带箭头的虚线表示空气流向、带箭头的实线表示水流的流向),其进水管1套于出水管2中,进水管1与出水管2形成间隙配合,进水管1顶部套合一分流盘5,分流盘5顶部套一止水胶垫3与进水管1顶端配合,压盖4套住止水胶垫3与出水管2卡接,压盖4上设有与出水管连通的进气孔7,分流盘5与压盖4之间设有可向上移动封堵进气孔7或向下移动封堵分流盘5出水端面的防虹吸胶垫6,防虹吸胶垫6与分流盘5构成防虹吸防倒流的单向导流阀8,这种进水阀同上述低防虹吸线的进水阀存在同样的问题,即防虹吸时,外部空气无法经单向导流阀8进入进水管1消除其中的虹吸负压,即无法彻底消除进水阀产生虹吸的根源,座便器水箱中的水仍然有可能通过出水管2、单向导流阀8、进水管1虹吸倒流回自来水管道污染水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进水阀在使用时虹吸负压无法消除、虹吸现象无法杜绝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包含一套于出水管中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分流盘,压盖底部套一止水胶垫构成背压阀,控制进水管开闭的止水胶垫与进水管的出水口贴触,防虹吸胶垫与分流盘出水口配合构成一连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导流单向阀,出水管水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其特征在于:导流单向阀上设有与出水管、进气孔相通的进气口。所述的分流盘与进水管一体成型,环盘状防虹吸胶垫套于分流盘下表面构成导流单向阀;防虹吸胶垫下方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的空间为出水管水流通道,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与出水管水流通道相通;这种出水管水流通道及进气孔的设置为低虹吸线进水阀的-->设计。所述的分流盘套于进水管顶部,进气孔设于压盖上,可上移封堵进气孔或下移封堵分流盘的环圈状防虹吸胶垫与分流盘构成导流单向阀,压盖、出水管及进水管之间的空间为出水管水流通道,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与出水管水流通道相通,这种出水管水流通道及进气孔的设置为高虹吸线进水阀的设计。所述的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为通气槽,通气槽设于与防虹吸胶垫贴触的分流盘的下环面。所述的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为通气槽,通气槽设于与分流盘贴触的防虹吸胶垫上表面。所述的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为通气孔,通气孔设于防虹吸胶垫上。所述的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为设于分流盘顶缘的通气缺口或设于分流盘侧壁上的小圆孔,本技术优选进气口为设于分流盘顶缘的通气缺口。所述的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为设于防虹吸胶垫下表面边缘的通气凹槽。所述的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为设于防虹吸胶垫上的空气过流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与出水管水流通道相通,导流单向阀的分流盘与进水管连通,出水管水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当进水管产生负压时,空气经过进气孔进入出水管、空气经过进气口进入进水管,从根本上消除进水管中的虹吸负压,杜绝进水阀虹吸倒流现象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低防虹吸线的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水流的流向示意图。图2为现有高防虹吸线的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水流的流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进水管顶部分流盘上设有通气槽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流向示意图。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防虹吸垫上设有通气槽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流向示意图。图8为图7的B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防虹吸垫上设有通气孔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流向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C部放大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分流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四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流向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D部放大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防虹吸垫上设有通气缺口的立体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流向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E部放大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六的防虹吸垫上设有空气过流孔的立体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六进水阀虹吸时的结构及空气流向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F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4所示的一种可消除虹吸负压的低虹吸线进水阀,主要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止水胶垫3、压盖4、与进水管1顶部一体成型的分流盘5、防虹吸胶垫6;分流盘5与进水管1一体成型并且与进水管1相连通,环盘状防虹吸胶垫6套于分流盘5下表面构成导流单向阀8,把进水管1从出水管2顶部插入出水管2,分流盘5压着防虹吸胶垫6与进水管1套合,防虹吸胶垫6下方的出水管2和进水管1之间的空间为出水管2水流通道,防虹吸胶垫6下的出水管2侧壁上设有与出水管2水流通道相通的进气孔7,压盖4底部套一止水胶垫3构成背压阀,控制进水管1开闭的止水胶垫3与进水管1的出水口贴触,即通过止水胶垫3的变形控制打开进水管1,使与进水管1相通的分流盘5的出水,分流盘5与进水管1构成进水水流通道;如图3~图5所示,导流单向阀8上设有的进气口为通气槽9.1,即在导流单向阀8的分流盘5出水环面上设有与通气槽9.1,分流盘5上的通气槽9.1与进水管1进水水流通道连通,通气槽9.1与出水管2、进气孔7相通。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实施动作。如图4和图5所示,背压阀使止水胶垫3打开进水管1进水,水流从进水管1顶部的分流盘5向下喷出冲击防虹吸胶垫6扩张变形打开导流单向阀8,水流在防虹吸胶垫6的导向下流进出水管2进入水箱,当与进水管1连接的自来水管道因断流或水压不稳定等原因产生负压时,进水管1中负压会使防虹吸胶垫6会贴紧分流盘5,此时进气孔7的空气进入出水管2阻断出水管2虹吸,并且进入出水管2的空气经过分流盘5上的通气槽9.1进入分流盘5和进水管1,消除进水管1的虹吸负压,彻底消除进水阀产生虹吸的根源,即可杜绝水箱中的水经出水管2、分流盘5、进水管1虹吸倒流回自来水管道染污水源。实施例二。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流单向阀8作为进气口的通气槽9.1设于与分流盘5贴触的防虹吸胶垫6上表面上;当进水管1产负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包含一套于出水管中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分流盘,压盖底部套一止水胶垫构成背压阀,控制进水管开闭的止水胶垫与进水管的出水口贴触,防虹吸胶垫与分流盘出水口配合构成一连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导流单向阀,出水管水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其特征在于:导流单向阀上设有与出水管、进气孔相通的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包含一套于出水管中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分流盘,压盖底部套一止水胶垫构成背压阀,控制进水管开闭的止水胶垫与进水管的出水口贴触,防虹吸胶垫与分流盘出水口配合构成一连接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导流单向阀,出水管水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其特征在于:导流单向阀上设有与出水管、进气孔相通的进气口。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分流盘与进水管一体成型,环盘状防虹吸胶垫套于分流盘下表面构成导流单向阀;防虹吸胶垫下方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之间的空间为出水管水流通道,导流单向阀的进气口与出水管水流通道相通。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虹吸负压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分流盘套于进水管顶部,进气孔设于压盖上,可上移封堵进气孔或下移封堵分流盘的环圈状防虹吸胶垫与分流盘构成导流单向阀,压盖、出水管及进水管之间的空间为出水管水流通道,导流单向阀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尔特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