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气室ASBR液位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5361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04:18
一种同气室ASBR液位控制系统,包括反应罐以及设置在反应罐的隔断,隔断将反应罐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单池,所述的单池上部气室贯通,气室顶盖开设有与水封罐相连的排气管,单池下端的进水支管一端通过进水阀与进水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布水器相连,单池中部的滗水器与排水支管相连,排水支管通过排水阀与排水总管相连,单池虹吸溢流管一端与排水支管相连,另一端通往原水池,虹吸阀连接在虹吸溢流管水平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专利(CN201510569604.2)所述的ASBR液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基础上,将多个单池反应器共壁组合且上部气室贯通,形成同气室ASBR组,间歇运行,单池交替运行产气可保持气室气压的稳定,滗水排液顺畅,解决了ASBR滗水排液时所遇到的气压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ASBR进/排水过程控制,特别涉及一种同气室ASBR液位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ASBR简称序批式厌氧反应器,即采用“进水/反应/排水”间歇运行模式。与UASB、IC、EGSB等反应器工艺相比,ASBR结构简单,高径比不受限制;对温度与进水浓度变化的适应性强;污泥流失控制自如,厌氧污泥的积累快速,启动时间短,颗粒污泥易于快速形成;启动完成之后,可通过专利(CN201510569604.2)所述方法有效筛选掉絮状浮泥,促进反应器内污泥进一步颗粒化,乃至全部颗粒化,使容积负荷最大化。然而,目前国内ASBR工艺尚无工程化的案例,由于反应器密闭及间歇式运行特征,进/排水液位控制就是其付诸实际应用之前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专利(CN201510569604.2)介绍了一种ASBR工艺的液位控制系统及操作方法,藉此可实现反应器进/排液及污泥流失的有效控制,其中滗水排液时的气压稳定需要沼气回流。滗水排液时维持一定的气室压力、保证滗水排液顺畅是ASBR工艺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单池滗水排液时气压不稳定的同气室ASBR液位控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反应罐以及设置在反应罐的隔断,隔断将反应罐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单池,所述的单池上部气室贯通,气室顶盖开设有与水封罐相连的排气管,单池下端的进水支管一端通过进水阀与进水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布水器相连,单池中部的滗水器与排水支管相连,排水支管通过排水阀
与排水总管相连,单池虹吸溢流管一端与排水支管相连,另一端通往原水池,虹吸阀连接在虹吸溢流管水平管上。所述的隔断将反应罐分隔成两个以上等体积的单池,且单池为立方或长方柱形。所述的布水器出口正下端的单池底部设置有反射锥。所述的滗水器安装于单池正中有效水深1/2~1/3位置,与排水支管垂直距离50~100mm。本技术在专利(CN201510569604.2)所述的ASBR液位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基础上,将多个单池反应器(以下简称单池)共壁组合且上部气室贯通,形成同气室ASBR组,间歇运行,单池交替运行产气可保持气室气压的稳定,滗水排液顺畅,解决了ASBR滗水排液时所遇到的气压稳定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构造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进水管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滗水管/虹吸溢流管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排水管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5,本实施例包括反应罐11以及设置在反应罐11内的隔断12,隔断12将反应罐11分隔成两个等体积的立方或长方柱形的单池13,两个单池13上部气室贯通,气室顶盖开设有与水封罐相连的排气管10,各单池13下端的进水支管1一端通过进水阀2与进水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布水器3相连,布水器3出口正下端的单池底部设置有反射锥4,安装于单池13正中有效水深1/2~1/3位置的滗水器5与排水支管6相连,且滗水器5与排水支管6的垂直距离为50~100mm,排水支管6通过排水
阀7与排水总管相连,单池虹吸溢流管8一端与排水支管6相连,另一端通往原水池,虹吸阀9连接在虹吸溢流管8水平管上。同气室ASBR中单池液位控制方案如下:(1)启动阶段污泥不流失的进/排水液位控制;(a)进水液位控制虹吸阀9处于开启状态,排水阀7处于关闭状态。在进水泵供水的情况下,打开需要进水的单池进水阀2,开始进水,当单池进水液位达到该最高水位时,废水通过虹吸溢流管8返回原水池,虹吸溢流管8感应器连锁控制的进水阀2自动关闭,进水停止。(b)排水液位控制单池排水应在其它单池大量产气的时间段进行。开启排水阀7,排水开始。其它单池大量产气维持气室压力与罐外大气压力相等,液面自动下降,直至罐内液面下降至排水支管6水平位,排水停止;当排水支管6不再有废水排出时,流量感应器连锁控制的排水阀7自动关闭,停止排水,液面污泥被截留在池内。(2)污泥颗粒化阶段,液面絮状浮泥(浮渣)筛选的排水控制虹吸阀8处于关闭状态,其余操作方法与排水操作方法相同。在此条件下,液面自动下降直至滗水管5的管底位置,液面絮状浮泥(浮渣)自动排出。当排水支管6不再有废水及絮状浮泥(浮渣)排除时,流量感应器连锁控制的排水阀7自动关闭,停止排水,一次液面絮状浮泥(浮渣)排出完毕。液面絮状浮泥(浮渣)可连续多次进行排出。本技术将多个单池共壁组合且上部气室贯通,实际运行过程中,单池间歇式运行,彼此交替产气,某个单池滗水排液所需要维持的气压稳定借助其它正在大量产气实现。依次类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气室ASBR液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11)以及设置在反应罐的隔断(12),隔断(12)将反应罐(11)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单池(13),所述的单池(13)上部气室贯通,气室顶盖开设有与水封罐相连的排气管(10),单池(13)下端的进水支管(1)一端通过进水阀(2)与进水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布水器(3)相连,单池(13)中部的滗水器(5)与排水支管(6)相连,排水支管(6)通过排水阀(7)与排水总管相连,单池虹吸溢流管(8)一端与排水支管(6)相连,另一端通往原水池,虹吸阀(9)连接在虹吸溢流管(8)水平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气室ASBR液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11)以及设置在反应罐的隔断(12),隔断(12)将反应罐(11)分隔成两个以上的单池(13),所述的单池(13)上部气室贯通,气室顶盖开设有与水封罐相连的排气管(10),单池(13)下端的进水支管(1)一端通过进水阀(2)与进水总管相连,另一端与布水器(3)相连,单池(13)中部的滗水器(5)与排水支管(6)相连,排水支管(6)通过排水阀(7)与排水总管相连,单池虹吸溢流管(8)一端与排水支管(6)相连,另一端通往原水池,虹吸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根行吴凡杨帆李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