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家纺产品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520870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家纺产品中的应用。该纱线包括粘胶纤维60-80%、微孔纤维为20-40%,所述纱线纱支为14-18tex筒纱。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的准备→清花短流程→梳棉机→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络筒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粘胶纤维和微孔纤维两种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在一起,取长补短。不仅保持了微孔纤维挺括的性能弥补了粘胶没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而且使微孔纤维吸湿透气独特的优良性能得以充分发挥。采用该纱线制成的家纺产品有着自然的触感、柔和的光泽、良好的吸湿排汗、抗皱、抗起毛起球性能,还具有抗紫外线和抗静电等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家纺产品中的 应用,该方法是将粘胶纤维和微孔纤维以适当的比例混纺成纱。纱线制成的织物既有自然 的触感、柔和的光泽、良好的吸湿排汗、抗皱、抗起毛起球性能,也具有抗紫外线和抗静电等 功能性,属于家纺应用

技术介绍
粘胶是从纤维素原料(如棉短绒、木材、芦苇、甘蔗渣等)中提取纯净的纤维素,经 过烧碱、二硫化碳处理后制备成粘稠的纺丝溶液,采用湿法纺丝制造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 维。粘胶具有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基本性能,染色性能好,牢度好,织物柔软,吸湿性好,不易 产静电、起毛和起球,可纺性优良。穿着凉爽,其含湿率非常符合人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同时 具有光泽明亮、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的特性。但其缺点是手感过于柔软没有身骨,弹性 差,湿态下的强度,耐磨性很差,所以粘胶不耐水洗,尺寸稳定性差。微孔纤维是聚酯纤维的一种,聚酯由于许多优良性能,做成合成纤维又有极为广 泛地用途。但是由于聚酯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所以在要求吸水性和吸湿性的应用领域使 用时受到了限制。为了改善聚酯纤维吸湿、透湿性能,人们开发了微孔纤维,以合成配料或 以混炼方式加入孔洞成形剂,再经碱处理加工,使纤维产生孔洞。纤维表面及内部产生孔洞 后,由于毛细吸水现象,可大大改善涤纶纤维的吸湿、透湿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市场对纺织品需求也越 来越个性化、功能化、保健化。将粘胶和微孔两种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在一起,取长补短。不 仅保持了微孔纤维挺括的性能弥补了粘胶没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而且使微孔优 良的吸湿透气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可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进步,有 利于资源节约型社会创建、可持续化发展的经济建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粘胶没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并且克 服了普通聚酯纤维吸水性和吸湿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及 其制备方法和在家纺产品中的应用。该专利技术适用于家纺。本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家纺产品中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粘 胶纤维60-80%、微孔纤维为20-40%,所述纱线纱支为14-18tex筒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原料的准备一清花短流程一梳棉机一并条机一粗纱机一细纱机一络筒机。3所述原料的准备粘胶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长度整齐度好,棉结杂质少,制 成率高,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确定混纺原料投料比例为粘胶纤维60-80%,微孔纤维 20-40 %,并按重量上包,棉箱混棉。进一步,所述粘胶纤维的规格为1. 5-2. 5dteXX35-40mm。进一步,所述微孔纤维的规格为1. 0-2. 0dtexX35-40mm。所述清花步骤纺纱开始时,在开清棉抓包机纤维上喷洒0. 9% -1. 2%的防静电 剂和0. 2 0. 5%的防滑剂,以增加纤维柔软性和抱合力,使其达到纺纱的要求,清花工序 适当降低各部打手转速500 650r/min,以梳代打。采用“短流程、低速度、多松少打、薄喂少落、大隔距、轻定量”的工艺原则。所述梳棉工序合理选取锡林与刺辊的速比1 1.5 1 3,锡林转速适当降 低,抬高给棉板,锡林与盖板隔距为0. 240 0. 300mm、0. 240 0. 260mm,0. 240 0. 260mm, 0. 270 0. 320mm,锡林与刺辊隔距偏大掌握> 0. 25mm。梳棉是加工粘胶纤维的关键,采用 “低速度、大隔距、快转移、少落棉、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可使纤维得到充分梳理,顺利转移, 并减少纤维的损伤和短绒的增加。所述并条工序因生条中纤维弯钩较多,结构混乱,为使纤维混合均勻,改善条干, 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及整齐度,并条采用“重加压,中定量、大隔距、低速度、顺牵伸”的工艺 原则。所述粗纱工序纱工艺设计以进-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分离度、改善条干、控制伸 长率为主。生产中实行“重加压、大隔距、低速度,轻定量、小张力、中捻度”的工艺原则。车 间温度控制在^_29°C,相对湿度控制在55% -60%之间,以减少静电的不良影响。所述细纱工序纱工艺参数设计采用“低速度、中捻度、大隔距、重加压、大后区隔 距、小后区牵伸倍数、中钳口隔距”的工艺原则。车间温度应控制在27-31°C,相对湿度控制 在65% -79%,以减少静电和飞花,使细纱车间生产顺利进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在家纺产品中的应 用,其特征在于,采用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制备家纺产品中的四件套、六件套及毛 巾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粘胶纤维和微孔纤维的各自性能、纺纱工艺等因 素对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粘胶纤维和微孔纤维的混纺比例以及提高成纱质 量的技术措施。粘胶纤维和微孔纤维混纺纱将粘胶和微孔两种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在一起,取长补 短。不仅保持了微孔纤维挺括的性能弥补了粘胶没有身骨、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而且使微 孔纤维吸湿透气独特的优良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用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开发的面料有着自然的触感、柔和的光泽、良好的吸湿排 汗、抗皱、抗起毛起球性能,还具有抗紫外线和抗静电等功能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面料功能 性,舒适性,健康性、环保性、卫生性及保健性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1、产品规格和工艺流程混比粘胶(60-80% )微孔纤维为(20-40% )纱支14_18tex筒纱工艺流程清花短流程一梳棉机一并条机一粗纱机一细纱机一络筒机2、原料的准备粘胶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长度整齐度好,棉结杂质少,制成率高。根据工艺试 验和测试,确定混纺原料投料比例为粘胶60-80 %,微孔纤维20-40 %,并按重量上包,棉箱 混棉。选用粘胶纤维的规格可为(1.5-2.5)dtexX(35-40)mm,选用的微孔纤维的规格为 (1. 0-2. 0)dtexX (;35-40)讓。3、清花工序纺纱开始时,在开清棉抓包机纤维上喷洒0. 9% -1. 2%的防静电剂和适量的防滑 剂,以增加纤维柔软性和抱合力,使其达到纺纱的要求。清花工序适当降低各部打手转速 500 650r/min,以梳代打采用“短流程、低速度、多松少打、薄喂少落、大隔距、轻定量”的 工艺原则。4、梳棉工序合理选取锡林与刺辊的速比1 1.5 1 3,锡林转速适当降低,抬高给棉板,锡 林与盖板隔距 0. 240 0. 300mm、0. 240 0. 260mm,0. 240 0. 260mm,0. 270 0. 320mm,锡 林与刺辊隔距偏大掌握> 0. 25mm。梳棉是加工粘胶纤维的关键,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快 转移、少落棉、小张力”的工艺原则,可使纤维得到充分梳理,顺利转移,并减少纤维的损伤 和短绒的增加。5、并条工序因生条中纤维弯钩较多,结构混乱,为使纤维混合均勻,改善条干,提高纤维伸直 平行度及整齐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纤维60-80%、微孔纤维为20-40%,所述纱线纱支为14-18tex筒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纤维60-80%、微孔纤维 为20-40%,所述纱线纱支为14-18tex筒纱。2.一种粘胶纤维与微孔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的准备一清花短流程一梳棉机一并条机一粗纱机一细纱机一络筒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准备粘胶纤维是再生纤 维素纤维,长度整齐度好,棉结杂质少,制成率高,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确定混纺原料投料 比例为粘胶纤维60-80 %,微孔纤维20-40 %,并按重量上包,棉箱混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的规格为 1. 5-2. 5dtexX35-40mmo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纤维的规格为1.0-2. 0dtexX35-40m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花步骤纺纱开始时,在开清 棉抓包机纤维上喷洒0. 9% -1. 2%的防静电剂和0. 2 0. 5%的防滑剂,以增加纤维柔软性 和抱合力,使其达到纺纱的要求。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桂新梅山标沈守兵姚登辉杨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