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07507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灯结构,其是于灯具内设有多个发光源,该发光源为具有红光区、黄光区及白光区的三色发光二极管,再于灯具外罩设有透光灯罩;借此,使得能直接由该发光源的红光区、黄光区及白光区,依不同行车状态需求亮起所需的红色光线、黄色光线及白色光线,使得不仅能简化车辆灯具结构设计、大幅降低其生产制作的成本支出,且亦能提高其在组装上的便利性,并在其使用上能具有更佳的警示安全性,而能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便利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不仅能简化其结构设计、大幅降 低其生产制作的成本支出,且亦能提高其在组装上的便利性,并在其使用上能具有更佳 的警示安全性,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车灯结构。
技术介绍
一股车辆于后端皆会分别装设有行车/刹车灯、方向灯、倒车灯,以利用在夜 间行车时亮起一股红色光线、在刹车时亮起较为强烈的红色光线、在转弯时亮起相对应 方向的黄色光线及在倒车时亮起白色光线,而能提醒其他车辆驾驶者或路人注意到本车 所在位置、行车的方向及行车状况,达到确保行车上的安全性。而一股车辆常见于后端所装设的行车/刹车灯、方向灯、倒车灯,其由于需分 别发出红、黄、白三种不同颜色的光线,使得其即需要在车辆后端适当位置处分别依所 需发出的三种不同颜色光线设有三组灯具,每一组灯具则皆需要其相对应的灯座、发光 源、反射镜及灯罩,造成其在整体结构组成上不仅显得极为繁杂,且相对在其组装结合 上亦显得较为不便,并连带导致其制作成本居高不下。也因此,即有业者研发出一种利用可发出三原色光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灯 具,该灯具同样是设置于车辆后端,于排列设置的诸多可发出三原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外 端面设有可透光的灯罩,以通过该发光二极管的三原色光混合发出所需的红、黄、白 光,而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降低制作成本,能达到确保行车安全性的目的。然而,上述灯具虽可达到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降低制作成本的预期功效, 但也在其实际操作施行使用上发现,该结构由于是利用可发出三原色光的发光二极管, 以不同亮度进行混合出所需的红、黄、白三种不同颜色的光线,造成所混合出的光线整 体亮度不足,且所混合出来的颜色光线不均,并因发光二极管内三原色光所设置的位置 不同、发光角度有所差异,亦会有由不同角度观看时容易产生色差的情况发生,使得其 亦难以达到现行交通法规的要求,于使用上易有行车安全性问题之虞,致令其整体在结 构组成上仍存有改进的空间。因此,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 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车灯结构,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 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车灯结构,能简化结构设计、大幅降低其生 产制作的成本支出,提高组装上的便利性。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灯结构,其是于灯具内设有多个发光源,该发光 源为具有红光区、黄光区及白光区的三色发光二极管,再于灯具外罩设有透光灯罩。如上所述的车灯结构,其中,该灯具内分别设置有行车/刹车灯区、方向灯区及倒车灯区。借此,使得能直接由该发光源的红光区、黄光区及白光区,依不同行车状态需 求亮起所需的红色光线、黄色光线及白色光线,使得不仅能简化车辆灯具结构设计、大 幅降低其生产制作的成本支出,且亦能提高其在组装上的便利性,并在其使用上能具有 更佳的警示安全性,而能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光源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组设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组设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 灯具11行车/刹车灯区12 方向灯区 13 倒车灯区14透光灯罩 2 发光源21 红光区 22 黄光区23 白光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 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图2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 整体结构示意图所示,本技术主要是于灯具1内分别设置有行车/刹车灯区11、方向 灯区12及倒车灯区13,且于灯具1内对应各灯区皆设有多个发光源2,再于灯具1外罩 设有透光灯罩14 ;其中请一并参阅图3本技术的发光源结构图所示,该发光源2为具有红光区21、 黄光区22及白光区23的三色发光二极管。如此一来,使得本技术于操作使用时,即可通过驾驶人的控制,令该灯具1 在行车或刹车时、转弯时、倒车时,能由相对应的行车/刹车灯区11、方向灯区12、倒 车灯区13亮起相对应的红光、黄光、白光;即当夜间行车时,能由该灯具1的行车/刹 车灯区11令发光源2的红光区21亮起一股红色光线;当刹车时,能由该灯具1的行车/ 刹车灯区11令发光源2的红光区21亮起光线较为强烈的红色光线;当行车转弯时,能由 该灯具1的方向灯区12令发光源2的黄光区22亮起黄色光线;而当倒车时,则能由该灯 具1的倒车灯区13令发光源2的白光区23亮起白色光线。另外,本技术在操作使用上,不仅能单纯由其各灯区发出相对应所需颜色 的光线,且亦能在不同行车状态下由不同灯区发出相同颜色的光线,如在刹车时,能同 时由灯具1的行车/刹车灯区11、方向灯区12及倒车灯区13皆令发光源2的红光区21 亮起光线较为强烈的红色光线,于行车转弯时,能同时由灯具1的方向灯区12及倒车灯区13皆令发光源2的黄光区22亮起黄色光线,而可获得行车上更佳的安全性。此外,本技术于组设在车辆上时,其不仅能将该灯具1做为一股车灯使 用,组设在车辆上的车灯预设位置处,且亦能如图4本技术的组设使用状态图及图5 本技术的另一组设使用状态图所示,其亦可做为车辆的改装灯具使用,可供将该灯 具1装设于车辆侧边或车辆保险杆上,以更增添行车上的安全性。通过以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技术与现 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主要能直接由该发光源的红光区、黄光区及白光区,依不 同行车状态需求亮起所需的红色光线、黄色光线及白色光线,使得不仅能简化车辆灯具 结构设计、大幅降低其生产制作的成本支出,且亦能提高其在组装上的便利性,并在其 使用上能具有更佳的警示安全性,而能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便利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 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 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结构于灯具(1)内设有多个发光源(2),所述灯具(1)外罩设有透光灯罩(14);其中:所述发光源(2)为具有红光区(21)、黄光区(22)及白光区(23)的三色发光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结构于灯具(1)内设有多个发光源(2),所 述灯具(1)外罩设有透光灯罩(14);其中所述发光源(2)为具有红光区(21)、黄光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燿鸿
申请(专利权)人:铭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