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0400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具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支撑杆,升降支撑杆上端转动连接支架,支架上转动连接动力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转动轴线与支架的转动轴线垂直,动力输出组件的输出轴后端设有传感器,前端固定连接传动杆,动力输出组件上还可调设有限制传动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通过对电机的控制来实现等长、等张、等速、被动等不同模式的训练;并可进行训练效果测试,通过力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分别采集被测人员的关节力、关节运动速度等信号,通过下位机的A/D转换模块转换后传递到上位机,经过计算、分析后实时显示,通过表格、图形等方法科学地显示康复医疗的效果,操作灵活方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康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
技术介绍
肌肉功能检查和评价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肌肉功能的检 查有助于了解患者肌肉和神经的损害程度,训练前后的定期检查可以作为评定康复治疗效 果的指标。 在临床中,当患者肌力在34级时,应进行抗阻运动,使肌肉在运动中承受较大的 阻力以增加肌纤维募集率,从而促进肌力较快地增长。在骨科创伤与疾病中,如无严重神经 损害,肌力多在3级以上,因此,阻抗训练应用十分广泛。 根据肌肉收縮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康复医学中应用的阻抗训练分为以下几种 1、等张训练,又称动力性训练,即利用肌肉等张收縮进行的阻抗训练。所谓等张收 縮是指收縮时,肌肉张力大于阻力,肌肉可自由縮短引起响应的关节运动,因此又称为动力 性收縮。等张训练的典型的方法是直接或通过滑轮举起重物的训练,如举鹏铃、沙袋、或拉 力器训练。其特点是所用器械产生的运动负荷不变。肌肉产生的最大力矩不同,所能克服 的负荷也不同,为了完成全幅度的运动,负荷不能太大,加上运动加速与减速时受惯性的影 响,阻力矩不能经常与肌肉的最大力矩相称,使运动中一大部分时间阻力矩低于肌肉最大 力矩,影响锻炼的效果。用等张训练增进肌力的关键在于用较大阻力以求重复较少次数的 运动就能引起肌肉疲劳,即大负荷少重复的原则。 2、等长训练,即利用肌肉等长收縮进行的肌力训练,由于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 因此,又称为静力训练。所谓等长收縮是指在肌肉收縮的张力与阻力相称时,肌肉没有明显 的縮短或延长,同时不产生明显的关节运动,因此等长收縮又称为静力收縮。等长训练操作 简便,可在肢体被固定、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制或存在关节损伤包括软骨软化症或关节炎 等情况下进行,以及时预防肌肉萎縮或促进肌力恢复,在骨科康复中应用广泛。其缺点是被 认为主要增强静态肌力。而且有显著的角度特异性,即只对增强训练角度附近约20度范围 内的肌力有效。 3、等速训练,即利用肌肉的等速收縮进行的阻抗训练。所谓等速运动,是指在运动 中,运动速度恒定而阻力可变,运动中的速度预先在等速仪器上设定, 一旦设定速度,不管 受试者用多大的力量,肢体运动的速度都不会超过预先设定的速度,受试者的主观用力只 能使肌肉张力提升,力矩输出增加,而不能产生加速度的一种运动。等速运动时,肌纤维长 度可縮短或拉长,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是一种动力性收縮。类似于肌肉等张收縮。但运动 中,等速仪器提供的是一种顺应性阻力,阻力大小髓肌肉收縮张力的大小而变化,类似肌肉 等长收縮。因此,等速肌肉收縮兼有等张收縮和等长收縮的某些特点或优点,是一种特殊的 肌肉收縮形式。 另外,当患者肌力不足以进行阻抗训练时,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康复设备对患者施 力,进行被动训练。3 目前,国内对患者上、下肢肌力的等速、等长及被动训练大部分由医护人员借助简 单的设备如鹏铃、沙袋等简单的康复器材完成,而且对训练的结果没有一个科学的数据进 行比较和诊断。而进行等速测试或训练,需要有专门的等速仪器。在国内,肌力康复技术的 研究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康复仪器的开发和研制。所有使用的设备全部依靠 进口,因此,所进行研究都围绕着昂贵的进口设备进行,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这极大的限 制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由于设备昂贵,在康复和临床医学工作中肌力康复的研究也 很少,从而反过来又限制了肌力康复设备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测量和显示等速、等长、等张肌力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等速、等长、等张等多种阻抗训练和被动训练的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 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具有底座,所述底 座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支撑杆,升降支撑杆上端转动连接支架,支架上转动连接动力 输出组件,所述动力输出组件的转动轴线与支架的转动轴线垂直,动力输出组件的输出轴 后端设有传感器,前端固定连接传动杆,动力输出组件上还可调设有限制传动杆转动角度 的限位块。 上述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的动力输出组件具有壳体、端盖以及设置在壳体内 的驱动电机。 上述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的设置在动力输出组件输出轴后端的传感器为检 测输出轴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和检测输出轴扭矩的力传感器。 上述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的支架为U形支架,其底部与升降支撑杆连接,上 部设置在动力输出组件的壳体两侧,与动力输出组件转动连接,动力输出组件的转动角度 通过紧固件固定。 上述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的装置还具有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上位机系 统包括用于接收、处理、显示、存储所采集到的数据的主机、显示器和软件处理模块,下位机 系统包括PLC、电机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主要作用是控制电机提供阻力 的方式、采集被测者的肌力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递给上位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l)本技术可根据被训练 对象先通过上位机界面选择测试和训练的模式,通过调整动力输出组件的高度、转角,使其 基本与被测者运动关节相匹配;再通过测试被测者最大运动角度,用机械块进行运动范围 的限位,操作灵活方便,安全可靠;(2)本技术方法可以实时、高精度地显示被测者关 节的肌力,充分显示康复训练的效果,所测数据可以作为医生针对病情进行进一步诊断的 依据;(3)本技术可以对膝、肩、肘、腕、踝、髋等关节进行外展/内收测评,测评模式有 等速、等长、等张测试和被动训练。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力输出组件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 见图1至图4,本技术具有底座l,底座1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支撑杆2, 升降支撑杆2上端转动连接支架3,支架3上转动连接动力输出组件4,动力输出组件4具 有壳体41、端盖42以及设置在壳体41内的驱动电机43 ;支架3为U形支架,其底部与升 降支撑杆2连接,上部设置在动力输出组件4的壳体41两侧,与动力输出组件4转动连接, 动力输出组件4的转动角度通过紧固件31固定;动力输出组件4的转动轴线a与支架3的 转动轴线b垂直,动力输出组件4的输出轴后端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为检测输出轴转动角度 的角度传感器和检测输出轴扭矩的力传感器;动力输出组件4的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传动 杆5,动力输出组件4上还可调设有限制传动杆5转动角度的限位块6。装置还具有上位机 系统和下位机系统,上位机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处理、显示、存储所采集到的数据的主机、显 示器和软件处理模块,下位机系统包括PLC、电机控制模块、信息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 主要作用是控制电机提供阻力的方式、采集被测者的肌力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递给 上位机。 种肌力训练与测评方法是利用上述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提供各种阻抗训练的阻 力和被动训练的驱动力,通过对电机的控制来实现等长、等张、等速、被动等不同模式的训 练;并可进行训练效果测试,通过力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分别采集被测人员的关节力、关 节运动速度等信号,通过下位机的A/D转换模块转换后传递到上位机,经过计算、分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具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支撑杆(2),升降支撑杆(2)上端转动连接支架(3),支架(3)上转动连接动力输出组件(4),所述动力输出组件(4)的转动轴线(a)与支架(3)的转动轴线(b)垂直,动力输出组件(4)的输出轴后端设有传感器,前端固定连接传动杆(5),动力输出组件(4)上还可调设有限制传动杆(5)转动角度的限位块(6)。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具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可上下调节的升降支撑杆(2),升降支撑杆(2)上端转动连接支架(3),支架(3)上转动连接动力输出组件(4),所述动力输出组件(4)的转动轴线(a)与支架(3)的转动轴线(b)垂直,动力输出组件(4)的输出轴后端设有传感器,前端固定连接传动杆(5),动力输出组件(4)上还可调设有限制传动杆(5)转动角度的限位块(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组件 (4)具有壳体(41)、端盖(42)以及设置在壳体(41)内的驱动电机(4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肌力训练与测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动力输 出组件(4)输出轴后端的传感器为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金成徐林森胡永善孙健张志华缪琴时张杰吴毅申林唐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常州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