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线宽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928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窄线宽滤波器,包括:光学隔离器、光栅、F-P腔和1/2波片;该窄线宽滤波器的布设使得外光路的入射光经光学隔离器前端面进入光学隔离器,从光学隔离器后端面出射后入射到光栅,经光栅衍射后,衍射光入射到F-P腔中,经过F-P腔的多次干涉后的透射光经过1/2波片,从所述光学隔离器的后端面上的偏振分光棱镜PBS反射端入射,反向通过所述光学隔离器,沿所述入射光反向共路返回外光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驻波的窄线宽滤波,解决了传统干涉滤波中只适用于行波场,不适用驻波场的难题。并且避免了滤波器带来的反射光、散射光反馈给外光路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同时,由于利用光栅参与选频,解决了单独利用F-P腔滤波中易出现的多模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F-P滤波器技术,特别是指一种窄线宽滤波器。技术背景F-P标准具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干涉光谱仪,同时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作为窄带宽 滤波器,在很窄的波段内只透过出所需要的波长,反射其他激光频率成分,从而达到滤波的 目的。由于它利用了多波长干涉原理,透射峰具有很高的锐度,因此,在滤波中能够达到很 高的精度。应用中可以通过选择端面的不同反射率,实现不同的滤波效果。干涉滤波片、标准具,均采用F-P腔结构利用多次干涉原理,使透射光具有窄线宽 的特点。但是这些滤波器由于使用F-P腔结构,因此只能用于行波场中,而在驻波场中无法 使用。此外,若希望较宽线宽激光通过滤波后得到很窄线宽激光,单纯通过F-P腔结构滤波 器较难一次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窄线宽滤波器,利用F-P腔,在驻波场中实 现窄线宽滤波。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窄线宽滤波器,包括光学隔离器、光栅、F-P腔 和1/2波片;该窄线宽滤波器的布设使得外光路的入射光经光学隔离器前端面进入光学隔离 器,从光学隔离器后端面出射后入射到光栅,经光栅衍射后,衍射光入射到F-P腔中,经过 F-P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窄线宽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隔离器、光栅、F-P腔和1/2波片;该窄线宽滤波器的布设使得外光路的入射光经光学隔离器前端面进入光学隔离器,从光学隔离器后端面出射后入射到光栅,经光栅衍射后,衍射光入射到F-P腔中,经过F-P腔的多次干涉后的透射光经过1/2波片,从所述光学隔离器的后端面上的偏振分光棱镜PBS反射端入射反向通过所述光学隔离器,沿所述入射光反向共路返回外光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窄线宽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隔离器、光栅、F-P腔和1/2波片;该窄线宽滤波器的布设使得外光路的入射光经光学隔离器前端面进入光学隔离器,从 光学隔离器后端面出射后入射到光栅,经光栅衍射后,衍射光入射到F-P腔中,经过F-P腔 的多次干涉后的透射光经过1/2波片,从所述光学隔离器的后端面上的偏振分光棱镜PBS 反射端入射反向通过所述光学隔离器,沿所述入射光反向共路返回外光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线宽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光路的入射光到达光 学隔离器前端面的路径上还设置有第二 1/2波片,在所述光学隔离器后端面到所述光栅之 间的路径上还设置有第三1/2波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窄线宽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F-P腔到所述第一1/2波 片之间的路径上还设置有1/4波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线宽滤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模式匹配的匹配透 镜,分别设置在所述光栅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二军赵阳李烨曹建平方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