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885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包括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圆柱(5),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下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方柱(7),以上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铸钢圆柱(5)和铸钢方柱(7)为整体浇注铸钢节点,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外设外弧形环板(9),该外弧形环板(9)连接若干钢梁(8),相邻钢梁间呈流线形过渡,环板(9)宽度r1与相邻钢梁(8)宽度r2的关系满足r1>0.5r2,该钢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能量耗散能力,整个钢结构克服了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的问题,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框架节点领域,尤其是上圆柱下十字方柱的锥台形铸钢节点。
技术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号为A0301056的《科技查新报告》显示原有技术中,没有上圆柱下十字方柱的锥台形铸钢节点。 在上圆柱下十字方柱的连接方法上,由于上下柱截面形式在节点域发生变化,如果将上下柱直接焊接,则在连接处需加一块厚钢板。如图1所示,厚钢板1通过螺栓2与下十字方柱连接,上圆柱3与该厚钢板焊接在一起。焊接处为一个圆圈,形成线荷载,即上层框架柱的力通过一个钢板凳传递给下层柱,具有间接传力性质,并将出现严重的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这种传力途径,对于作为抗震设防的高层钢结构的主要构件柱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我国《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有关条文,均要求框架柱采用贯通型,并在柱内梁翼缘标高处设置水平隔板。由于柱体是工厂批量生产,在柱体内设置水平隔板难度较大,故设置外环板取代内隔板,而在现有文献记载中,提供有圆形环板和菱形环板,圆形和菱形环板与钢梁连接拐点处产生较大应力集中,影响钢结构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在连接上圆柱下方柱时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的问题的上圆下方铸钢节点。 本技术的上圆下方铸钢节点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技术的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包括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圆柱5,该铸钢圆柱5的截面圆直径与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表面圆直径相同,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下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方柱7,该铸钢方柱7的截面方形边长与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下表面方形边长相同,以上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铸钢圆柱5和铸钢方柱7为整体浇注铸钢节点。 本铸钢节点不仅仅限于上圆下方节点,而是可以根据上下柱截面形状,设计铸钢锥台体,使得铸钢锥台体上表面与上柱截面相同,铸钢锥台体下表面与下柱截面相同。根据上下柱截面形状,在浇注过程中使铸钢锥台体上下端均延伸出一段柱体,这样,在与上下柱结合后更加稳固。 本技术的上圆下方铸钢节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积极效果 由于在上圆柱与下十字方柱间采用了一次浇注成型的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在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外侧设外弧形环板,使得各个梁之间达到平滑过渡,整个钢结构克服了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的问题,该钢节点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能量耗散能力,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符合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上圆下方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上圆下方铸钢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实施例的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参见附图2和附图3,包括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该上 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部延伸出去一段长约600mm的铸钢圆管柱5,该铸钢圆管柱5的截面圆直径与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表面圆直径相同,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下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方柱7,该铸钢方柱7的截面方形边长与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下表面方形边长相同,以上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铸钢圆柱5和铸钢方柱7为整体浇注铸钢节点,内部空心,在铸钢方柱7的内部,加固十字形支撑肋IO,如图4所示,增强方柱的稳定性。在与上下柱结合后柱体更加稳固,避免间接传力,并消除严重的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圆柱(5),该铸钢圆柱(5)的截面圆直径与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表面圆直径相同,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下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方柱(7),该铸钢方柱(7)的截面方形边长与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下表面方形边长相同,以上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铸钢圆柱(5)和铸钢方柱(7)为整体浇注铸钢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上圆下方铸钢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该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部延伸出去一段铸钢圆柱(5),该铸钢圆柱(5)的截面圆直径与所述上圆下方铸钢锥台体(6)上表面圆直径相同,该上圆下方铸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远王立维何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