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特别是涉及一种锡铜合金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拥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的特点,而且 不含有铅、镉、汞等污染物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储能器件。负极材料作为提高锂离子电池 容量和循环寿命的重要因素,受到科学与产业界的关注。已经工业化生产的负极材料是碳 类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目前实际应用的碳负极容量已经非常接近其理论比容 量,进一步提高该材料比容量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动汽车等高需能设备 的高速发展,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已不能满足当代电子产业的需求,故找到一种高能 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成为当前材料工作者的主要目标。金属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较高的理论质量比容量(990mAh/g,几 乎是碳材料的三倍),而且安全性能好,目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Kepler K. D., Vaughey J.T.,Thanckeray Μ. M.,J.Power Sources,1999,81-82:383_387 ;L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是在铜带基底表面一侧具有杂相质量含量不高于5%的Cu↓[6]Sn↓[5]层的负极材料,所述的杂相质量含量不高于5%的Cu↓[6]Sn↓[5]层是在所述的铜带基底表面一侧电镀有锡镀层和铜镀层交替的多层叠层结构后经过加热处理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是在铜带基底表面一侧具有杂相质量含量不高于5%的Cu6Sn5层的负极材料,所述的杂相质量含量不高于5%的Cu6Sn5层是在所述的铜带基底表面一侧电镀有锡镀层和铜镀层交替的多层叠层结构后经过加热处理形成的。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1)在经过预处理的铜带基底表面一侧依次交替电镀锡镀层和铜镀层,形成锡镀层和 铜镀层的多层叠层结构,与所述的铜带基底紧贴的镀层为锡镀层,最外层镀层为铜镀层;所 述的多层叠层结构中,每层镀层厚度为0. 1 1. 0 μ m,且同种镀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的每层 锡镀层与铜镀层厚度比为1 1. 7 1 2. 1 ;(2)将步骤(1)电镀所得材料进行热处理,温度为150°C 400°C,时间为0.5 6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 多层叠层结构中,每层镀层厚度为0. 3 0. 7 μ 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 述的每层锡镀层与铜镀层厚度比为1 1.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锡铜合金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 热处理温度为200°C _320°C,时间为1 4小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勇,雷维新,杜超,成娟娟,范清喜,李玮,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