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95590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及方法,更为具体的是,对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气泡,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在上述细化的纳米气泡中使微米气泡或比其大的气泡上升,以进行第一次的去除,再次使气泡做时针方向的螺旋运动,使微米气泡或比其大的气泡上升,以进行第二次的去除,从而分离出纳米气泡,引导上述分离出的纳米气泡,在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中使纳米气泡稳定地维持一定,以进行提供,因而其特征在于,在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中,提供可靠的纳米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维持纳米气泡使之一定的稳定化装置及方法,更为具体的是一种 对由微米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通过撞击进行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对在上述细化 的气泡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进行分离引导,在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中稳定纳米气泡使其维持 一定,从而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 可靠的纳米材料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发展,水质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水质污染的改善上,适用有多种方法,最近公开的有,利用气泡净化水质及 增大溶解氧含量等亲环境净化方法。为此,研发出各种产生气泡的装置,并且对于气泡的应用,食品、医疗及其他专研 领域等正在做各种研发。但是,以往的气泡产生装置所提供的气泡在微米或纳米级别,气泡大小不一定,并 且不稳定,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即,做出了持续的努力,以稳定上述气泡、尤其是稳定细化的气泡使其维持一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微米气泡通过撞 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之后,分离纳米气泡,使其维持一定地进行稳定的方法和装置,进 而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可靠的 纳米气泡。这种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按照以下步骤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气泡细化步骤,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 泡腔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纳米气泡分离步骤,朝纳米气泡腔室的外部引导在上述气泡细化步骤中细化的气 泡,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去除,对于剩余的气泡朝下 部引导,使其做螺旋运动,并且再次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二次去除,从而 分离出纳米气泡;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使上述纳米气泡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通过一定压 力的引导管,以稳定地维持纳米气泡。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微米气泡的流入时的压力在3k矽cm2以上,在纳米气泡 的上述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中引导管的内部压力在2kg/cm2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由以下构成。罐体,在上部形成有划分的气体排出腔室;气泡细化腔室,设在上述罐体的内部中 央,朝上部贯通形成有气泡流入管,外侧圆周上具有多个通孔;气泡一次分离腔室,以偏离一定间隔地设在上述气泡细化腔室的外侧,将从气泡细化腔室朝外部引导的气泡中,使微 米气泡一次上升分离,通过上部引导孔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螺旋形气泡引导管,从上述气 泡一次分离腔室以螺旋形贯通连接至罐体的下部,引导气泡使其做螺旋运动;气泡二次分 离腔室,在由上述螺旋形气泡引导管的引导朝时针方向做螺旋运动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 二次分离上升,通过引导孔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稳定化引导管,通过流入孔排出在上述气 泡二次分离腔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内部形成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使纳米气泡稳定,以排 出ο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气泡细化腔室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通过撞击细化气泡的 细化突起。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罐体以朝上下尖尖地突出的长方形的橄榄球形态形成。这种本专利技术,对由微米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通过撞击进行细化使之产生纳 米气泡,对在上述细化的气泡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进行分离引导,在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中 稳定纳米气泡使其维持一定,从而进行提供,因而具有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 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可靠的纳米材料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截面结构图;图2为图1的要部放大图;图3为图1的要部平截面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截面结构图。图中10、罐体;11、气体排出腔室;12、气泡细化腔室;121、气泡流入管;122、通 孔;13、气泡一次分离腔室;131、151、引导孔;15、气泡二次分离腔室;16、稳定化引导管; 161、流入孔;125、细化突起。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进行说明。气泡细化步骤,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 泡腔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纳米气泡分离步骤,朝纳米气泡腔室的外部引导在上述气泡细化步骤中细化的气 泡,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去除,对于剩余的气泡朝下 部引导,使其做朝时针方向的螺旋运动,并且再次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二 次去除,从而分离出纳米气泡;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使上述纳米气泡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通过一定压 力的引导管,以稳定地维持纳米气泡。此时,优选的是,在上述气泡细化步骤中流入微米气泡时的压力在3kg/cm2以上, 在上述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中引导管的压力在2kg/cm2以上。本专利技术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泡腔室, 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朝纳米气泡腔室外部引导细化的气泡,使细化的气泡中 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的去除,之后再次朝下部引导使之做螺旋运动,同时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其进行第二次的去除,由此分离出纳米气泡之后,使上述纳米气 泡通过具有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从而使纳米气泡稳定地维持一定,以进行提供。S卩,上述纳米气泡(5 10纳米大小的气泡)以稳定到一定状态之后进行提供,进 而向需要纳米气泡的食品、饮料、医疗、洗净、环境相关领域及其他专研领域等提供可靠的 纳米材料。为实现上述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如图1 图3所示,由以下构成罐体10,在上部形成有划分的气体排出腔室11 ;气泡细化腔室12,设在上述罐体10的内部中央,朝上部贯通形成有气泡流入管 121,外侧圆周上具有多个通孔122 ;气泡一次分离腔室13,以偏离一定间隔地设在上述气泡细化腔室的外侧,将从气 泡细化腔室朝外部引导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一次上升分离,通过上部引导孔131排出至 气体排出腔室11 ;螺旋形气泡引导管14,从上述气泡一次分离腔室以螺旋形贯通连接至罐体10的 下部,引导气泡使其做螺旋运动;气泡二次分离腔室15,在由上述螺旋形气泡引导管的引导朝时针方向做螺旋运动 的气泡中,使微米气泡二次分离上升,通过引导孔151排出至气体排出腔室11 ;稳定化引导管16,通过流入孔161排出在上述气泡二次分离腔室中分离出的纳米 气泡,内部形成有一定的压力,从而使纳米气泡稳定,以排出。此时,在上述气泡细化腔室12的内部形成有多个用于通过撞击细化气泡的细化 突起125。上述细化突起125,除了如图所示的山形突起之外,还可以由半球形突起、多种形 态的凹凸突起形成,这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上述气体排出腔室11上形成有用于通过气体的排出去除气泡的气体排 出口 17。并且,上述罐体10以朝上下尖尖地突出的长方形的橄榄球形态,以有效引导内部气泡。作为未说明的符号,162表示排出纳米气泡的排出口。下面,对如上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动作及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将在气泡产生器(未图示)产生的气泡,尤其微米气泡通过罐体10的气泡 流入管121引入气泡细化腔室12,并且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此时,流入上述微米气泡时的压力设为3kg/cm2以上,上述微米气泡撞击在气泡细 化腔室12内部的细化突起145上,使细化效果更佳。如此,在气泡细化腔室12内部细化的气泡通过外侧的通孔122流入外部的气泡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泡细化步骤,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泡腔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纳米气泡分离步骤,朝纳米气泡腔室的外部引导在所述气泡细化步骤中细化的气泡,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去除,对于剩余的气泡朝下部引导,使其做螺旋运动,并且再次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二次去除,从而分离出纳米气泡;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使所述纳米气泡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通过一定压力的引导管,以稳定地维持纳米气泡。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9-8-17 10-2009-00755901.一种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泡细化步骤,将由气泡产生器产生的微米气泡强行引入腔室内部中央的纳米气泡腔 室,通过撞击细化使之产生纳米气泡;纳米气泡分离步骤,朝纳米气泡腔室的外部引导在所述气泡细化步骤中细化的气泡, 使细化的气泡中的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一次去除,对于剩余的气泡朝下部 引导,使其做螺旋运动,并且再次使微米气泡上升,以对微米气泡进行第二次去除,从而分 离出纳米气泡;纳米气泡稳定化步骤,使所述纳米气泡分离步骤中分离出的纳米气泡通过一定压力的 引导管,以稳定地维持纳米气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泡细化步骤中,微 米气泡的流入时的压力在3kg/cm2以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稳定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纳米气泡稳定化步 骤中,引导管的内部压力在2kg/cm2以上。4.一种纳米气泡稳定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构成罐体(10),在上部形成有划分的气体排出腔室(11);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桂
申请(专利权)人:耐格创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