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志业专利>正文

液气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5005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气混合设备,该液气混合设备包括储水筒、气孔、散化器以及输水部,该气孔设置于该储水筒外缘预定处,其接合于该储水筒底端预设处,该输水部包含有一出水管路、一入水管路及一辅助管,该辅助管一端接合该入水管路,该辅助管远离该入水管路的另端则延伸进入该储水筒内部,该散化器设置于该辅助管远离该入水管路的自由端。该液气混合设备可由该入水管路将水从外部引入,经该散化器将水分雾化且分布于该储水筒内部空间,其后再与空气相互混合形成微细气泡水,储存于该储水筒内,再经由该出水管路将水引出,该储水筒更设置有一气孔,其可使筒内不易发生真空现象,并可立即予以排除真空现象。(*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液气混合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可产生微细气泡水的液气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经过一整天辛勤工作,常常回到家就想要通过泡澡或冲澡 来舒解一天的疲劳,因此,很多业内人士纷纷提供有关牛奶浴的服务,该牛奶浴的水就是微 细气泡水。然而,一般市售生产微细气泡水的设备不但庞大且非常的复杂,售价也昂贵,不 适合一般民众在家中安装,故生产微细气泡水的设备仍有极大的改良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生产微细气泡水的液气混合 设备,其可供一般家庭使用,价格低廉且方便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气混合设备,主要包括 —储水筒; —气孔,该气孔设置于该储水筒外缘预定处; —散化器; —输水部,其接合于该储水筒底端预设处,该输水部包含有一出水管路、一入水管 路及一辅助管,该辅助管一端接合该入水管路,该辅助管远离该入水管路的另端则延伸进 入该储水筒内部,该散化器设置于该辅助管远离该入水管路的自由端。 所述散化器包含有一容置管及一内管,该容置管于适当处形成有一较小径的内凸 缘,该内凸缘围构一开孔,该开孔口径大于该内管外径,该内管穿设于该容置管中,其靠近 辅助管的一端设有一卡抵片,其相对于该卡抵片的另端设置有一挡水片,该挡水片的径宽 大于该开孔口径,且该内管是可轴向滑移于该容置管内,在内管外缘套设有一线圈弹簧,该 线圈弹簧一端抵顶于该内凸缘,其另端抵顶该卡抵片,使该挡水片随时往开口方向靠拢。 该散化器包含有一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该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内部呈中空状, 该第一管体一端接合于该辅助管,其另端则接合该第二管体,其中,该第二管体内部设有一 涡旋状的整流件,在顶端则设有一具有喷孔的顶盖,水可由该整流件改变流向,而后从该喷 孔喷出。 所述液气混合设备更包括一深层活氧器,该深层活氧器包括该深层活氧器包含 一卡合部及一自卡合部一端延伸的喷水部,其中,该卡合部至少开设一延伸至喷水部适当 长度的纵向流道,该纵向流道第一端设有一入水孔,纵向流道第二端则与喷水部表面横向 开设,至少一横向流道连通,且该横向流道自由端形成有一出水孔。 所述横向流道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横向流道则自纵向流道第二端,呈放射状间 隔排列。 本技术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技术液气混合设备利用该散化器来分解从入水管路引来的水,使水分雾化,通过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使水与空气能更容易相互混合而形成微细气泡水。 2、本技术的液气混合设备设置有一气孔,当该储水筒内发生真空现象时,使用者可使用该气孔让空气进入该储水筒内部消除真空现象,而得极佳的实用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散化器分解图。 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散化器组合剖面图。 图3为本技术散化器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4为本技术散化器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A为本技术散化器第二实施例的散化器组合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5A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在图5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8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三实施例沿A-A'处剖面示意图,其中 该出水孔的数量为六个。 图9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该径向 流道设计成斜面渐扩大状实施。 图10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五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2为本技术深层活氧器第五实施例组装于液气混合设备的示意图。 其中的图号说明如下1 :液气混合设备10 :储水筒20:气孔30 :输水部31:出水管路32 :入水管路33:辅助管40 、40,:散化器41:容置管42 :内管43:线圈弹簧44 :卡抵片45:挡水片46 :第一管体47:第二管体48 :整流件49:顶盖491 :喷孔50:深层活氧器51 :多通体52:卡合部53:喷水部54:止漏环55:内流道551 :纵向流道552 :横向流道56:入水孔57:出水孔4体片管件管抵 一 流内卡第整 58 :扩大部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2A所示,该液气混合设备1包括一储水筒10、一气孔20、 一输水部30及一散化器40。其中该气孔20设置于该储水筒10外缘预定处,该输水部30 接合于该储水筒10底端预定处,该输水部30包含有一出水管路31、一入水管路32及一辅 助管33,其中,该辅助管33 —端接合该入水管路32,该辅助管33远离该入水管路32的另 端则延伸进入该储水筒10内部,该散化器40设置于该辅助管33远离该入水管路32的自 由端。其中该散化器40包含有一容置管41及一内管42,该容置管41在适当处形成有一较 小径的内凸缘,该内凸缘围构一开孔,该开孔口径大于该内管42外径,该内管42穿设于该 容置管41中,其靠近辅助管33的一端设有一卡抵片44,其相对于该卡抵片44的另端设置 有一挡水片45,该挡水片45的径宽大于该开孔口径,且该内管42轴向滑移于该容置管41 内,在内管42外缘套设有一线圈弹簧43,该线圈弹簧43 —端抵顶于该内凸缘,其另端抵顶 该卡抵片44,使该挡水片45随时往开孔方向靠拢。 请再参阅图3、图4及图4A所示,本技术的散化器40也可呈另一方式实施,该 散化器40'包含有一第一管体46及第二管体47,第一管体46 —端接合于该辅助管33,其 另端则接合该第二管体47,其中,该第二管体47内部设有一涡旋状的整流件48,在顶端则 设有一具有喷孔491的顶盖49,水可由该整流件48改变流向,而后从该喷孔491喷出,而该 液气混合设备1仍具有相同的功能,可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另,为加强提升微细气泡水的品质,让消费者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SPA,在该出水 管路31的出口端的管壁内,则卡设有该深层活氧器50,该深层活氧器50包括一卡合部52, 及自该卡合部52底部向下轴向延伸的一喷水部53,该喷水部53之圆径小于该卡合部52, 该卡合部52的最大圆径微略小于出口端管壁的孔径,使该多通体51可进入于管壁内,该卡 合部52外缘更套设有一止漏环54,该止漏环54具有弹性特质,其可用来紧贴管壁面,预防 水漏出,并使该多通体51可卡设于管壁内,预防脱出; 再,该多通体51内部设有一内流道55,于卡合部52顶面设有一入水孔56,水源可 从此进入,在喷水部53周侧则设有至少二出水孔57,该内流道55并系与该入水孔56及出 水孔57连通。 其中,该内流道55包括一自卡合部表面延伸至喷水部适当位置(未贯穿喷水部) 的纵向流道,以及若干横向流道552,该纵向流道551第一端连通该入水孔56,让水顺利由 该纵向流道351进入之用,第二端则与自喷水部表面横向贯穿的横向流道552交会连通,使 喷水部表面贯穿的若干横向流道552,自纵向流道551第二端呈放射状间隔排列,且每放射 状横向流道自由端,都设有一 出水孔57 。 让经储水筒10内的散化器24初次处理的微细气泡水,从入水孔56进入该管径 大幅减縮的纵向流道551,转而由横向的横向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气混合设备,其特征是,主要包括:    一储水筒;    一气孔,该气孔设置于该储水筒外缘预定处;    一散化器;    一输水部,其接合于该储水筒底端预设处,该输水部包含有一出水管路、一入水管路及一辅助管,该辅助管一端接合该入水管路,该辅助管远离该入水管路的另端则延伸进入该储水筒内部,该散化器设置于该辅助管远离该入水管路的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业陈君豪
申请(专利权)人:范志业陈君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MY[]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