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9367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平台,在平台上布设有2个以上的随平台和电梯井筒模每提升一个楼层都能将平台和电梯井筒模自动悬挂在电梯井剪力墙上的悬挂机构,悬挂机构包括支座、旋转轴、扣臂和配重臂,支座固定在平台上,固连接在一起的扣臂和配重臂经旋转轴与支座装配在一起,在每个悬挂机构的支座上均设计有一垂直度调节机构,在每个悬挂机构的配重臂的下部均设计有一固定在平台上的均力体,在扣臂上设计有一上倾斜面,配重臂的质量大于扣臂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能节省施工工序,降低成本;可调节电梯井筒模垂直度;其结构可灵活设置,能与其它模板良好配合作业。(*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
技术介绍
为控制电梯井尺寸,保证电梯井净空,以及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达到清水混凝土 的效果,并增加模板周转次数,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在楼房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全钢 制作的电梯井筒模,在施工过程中由下向上将电梯井筒模逐层提升,进行施工操作。与电梯 井筒模配套的跟进平台是将电梯井筒模逐层提升的重要建筑施工设备,用作工人的操作平台及电梯井筒模的支撑。在现有楼房建筑施工过程中,在每一层楼的电梯井剪力墙上设计 有若干个预留孔洞,施工人员将槽钢插入预留孔洞,将跟进平台放在槽钢上,再将电梯井筒 模放在跟进平台上,用塔吊将跟进平台和电梯井筒模逐层提升,进行建筑施工。其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1 、电梯井筒模在每层安装时需要先将电梯井筒模和跟进平台提起,在电梯井剪 力墙上的预留孔洞中插入槽钢后,再将电梯井筒模和跟进平台放下。如果遇到相邻的电梯 井时,需将其中一个电梯井筒模完全提出,在预留孔洞中插入槽钢后再次将其装入,因而其 工序繁锁复杂,占用塔吊时间久,塔吊功效低,且操作危险;2、由于预留孔洞的高度、方向、 位置固定,无法避开梁或者梁纵向钢筋,对结构有一定的破坏;3、由于没有对电梯井筒模设 计专门的垂直度调节机构,导致现场电梯井的垂直度控制存在极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一 种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这种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不需要人工 插放槽钢,也不需要将电梯井筒模完全提出等工序,节省工序,操作简单;可有效调节电梯 井筒模垂直度;其结构可灵活设置,能与其它模板良好配合作业,并可使预留孔洞有效合理 的避开梁、暗梁、圈梁等关键部位。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 装置,包括平台,在所述平台上布设有2个以上的随平台和电梯井筒模每提升一个楼层都 能将平台和电梯井筒模自动悬挂在电梯井剪力墙上的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支座、 旋转轴、扣臂和配重臂,支座固定在平台上,固连接在一起的扣臂和配重臂经旋转轴与支座 装配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悬挂机构的支座上均设计有一垂直度调节机构。 在每个悬挂机构的配重臂的下部均设计有一固定在平台上的均力体。 在扣臂上设计有一上倾斜面。 固连接在一起的扣臂和配重臂与旋转轴呈动配合方式装配在一起,配重臂的质量 大于扣臂的质量。 在平台和电梯井筒模提升过程中,扣臂由水平位置绕旋转轴向下旋转90度,配重臂由水平位置绕旋转轴向上旋转90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在所述平台上布设有2个以上的随平 台和电梯井筒模每提升一个楼层都能将平台和电梯井筒模自动悬挂在电梯井剪力墙上的 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支座、旋转轴、扣臂和配重臂,支座固定在平台上,固连接在一 起的扣臂和配重臂经旋转轴与支座装配在一起,在每个悬挂机构的支座上均设计有一垂直 度调节机构,电梯井筒模位于垂直度调节机构上,垂直度调节机构用于支撑电梯井筒模并 可以调节电梯井筒模垂直度;在每个悬挂机构的配重臂的下部均设计有一固定在平台上的 均力体,配重臂的下部位于均力体上时,扣臂大部分扣在电梯井剪力墙的预留孔洞中,从而 使悬挂机构起到支撑平台和电梯井筒模的作用;在扣臂上设计有一上倾斜面,在开始提升 平台和电梯井筒模时,该上倾斜面有利于扣臂从电梯井剪力墙的预留孔洞中退出;在扣臂 从电梯井剪力墙的预留孔洞中退出的过程中,扣臂由水平位置绕旋转轴向下旋转90度,配 重臂由水平位置绕旋转轴向上旋转90度;固连接在一起的扣臂和配重臂与旋转轴呈动配 合方式装配在一起,配重臂的质量大于扣臂的质量,当平台和电梯井筒模提升到上一楼层、 扣臂进入电梯井剪力墙的预留孔洞时,由于配重臂的质量大于扣臂的质量,使扣臂由垂直 位置绕旋转轴向上旋转90度而进入电梯井剪力墙的预留孔洞、并扣在预留孔洞中,配重臂 由垂直位置绕旋转轴向下旋转90度,其底部压在均力体上,扣臂和配重臂形成一个杠杆, 预留孔洞下方的电梯井剪力墙、旋转轴和均力体为三个着力点,从而达到悬挂机构起到支 撑平台和电梯井筒模的作用;悬挂机构固定在平台上,扣臂扣在预留孔洞中,平台只能上 升,不能下降,每次提升平台、遇到预留孔洞时,靠配重臂提供的重力旋转扣臂,放下时自动 锁住(即扣臂自动进入电梯井剪力墙的预留孔洞、并扣在预留孔洞中),达到平台可提升、 提升后能自锁的效果;在提升至合适楼层后,用垂直度调节机构对电梯井筒模进行垂直度 调节;因此,本技术有如下几个优点1、在平台提升过程中,不需要人工插放槽钢,也 不需要将电梯井筒模完全提出电梯井等工序,节省工序,操作简单;2、可根据电梯井设计图 纸灵活设置本技术,使自身装置高度避开梁、暗梁、圈梁等关键部位,适应所有结构形 式,并可保证在调节电梯井筒模后下包砼高度不变,做到不影响电梯井剪力墙的结构及与 其它模板良好配合作业;3、由于在每个悬挂机构的支座上均设计有一垂直度调节机构,可 有效调节电梯井筒模垂直度,如遇到靠人工调节有困难的时候,设计有足够的空间,可用千 斤顶将电梯井筒模顶起后,再用垂直度调节机构调节电梯井筒模的垂直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悬挂机构在平台提升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悬挂机构在平台提升至某一楼层并停在该楼层时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悬挂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悬挂机构的左视图,图中含有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的一个悬挂机构的俯视图; 图7是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的水平截面图; 图8是沿图7中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平台;2、悬挂机构;3、垂直度调节机构;4、支座;5、旋转轴;6、扣臂;7、配 重臂;8、均力体;9、预留孔洞;10、电梯井筒模;11、电梯井剪力墙;12、上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7和图8,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包 括平台l,在所述平台1上对称布设有4个随平台1和电梯井筒模10每提升一个楼层都能 将平台1和电梯井筒模10自动悬挂在电梯井剪力墙11上的悬挂机构2。参见图4、图5和 图6,所述悬挂机构2包括支座4、旋转轴5、扣臂6和配重臂7,支座4固定在平台1上,固 连接在一起的扣臂6和配重臂7经旋转轴5与支座4装配在一起;在每个悬挂机构2的支 座4上均设计有一垂直度调节机构3,电梯井筒模10位于设在各悬挂机构2上的垂直度调 节机构3上,垂直度调节机构3用于支撑电梯井筒模10并可以调节电梯井筒模10的垂直 度。参见图7和图8,在每个悬挂机构2的配重臂7的下部均设计有一固定在平台1上的均 力体8,配重臂7的下部位于均力体8上时,扣臂6大部分扣在电梯井剪力墙10的预留孔洞 9中,配重臂7的底部压在均力体8上,扣臂6和配重臂7形成一个杠杆,预留孔洞9下方的 电梯井剪力墙11、旋转轴5和均力体8为三个着力点,这种结构使得4个悬挂机构2起到 支撑平台1和电梯井筒模10的作用。参见图4和图8,在扣臂6上设计有一上倾斜面1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包括平台(1),其特征是:在所述平台(1)上布设有2个以上的随平台(1)和电梯井筒模(10)每提升一个楼层都能将平台(1)和电梯井筒模(10)自动悬挂在电梯井剪力墙(11)上的悬挂机构(2),所述悬挂机构(2)包括支座(4)、旋转轴(5)、扣臂(6)和配重臂(7),支座(4)固定在平台(1)上,固连接在一起的扣臂(6)和配重臂(7)经旋转轴(5)与支座(4)装配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包括平台(1),其特征是在所述平台(1)上布设有2个以上的随平台(1)和电梯井筒模(10)每提升一个楼层都能将平台(1)和电梯井筒模(10)自动悬挂在电梯井剪力墙(11)上的悬挂机构(2),所述悬挂机构(2)包括支座(4)、旋转轴(5)、扣臂(6)和配重臂(7),支座(4)固定在平台(1)上,固连接在一起的扣臂(6)和配重臂(7)经旋转轴(5)与支座(4)装配在一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个悬挂 机构(2)的支座(4)上均设计有一垂直度调节机构(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筒模同步提升自锁调平装置,其特征是在每个悬挂 机构(2)的配重臂(7)的下部均设计有一固定在平台(1)上的均力体(8)。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保黄豪春王晓冬施旭光周怀春叶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