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学真专利>正文

汽车空调制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9911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管,具有位于发动机舱内的双层管。所述的双层管由内层管和外层管组成,内层管的内腔为内空腔,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的空腔为外空腔,双层管的两端分别接有管接头。管接头具有内空腔出口与外空腔出口,内空腔出口与内空腔相通,外空腔出口与外空腔相通。内空腔出口接低压管路,外空腔出口接高压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便于汽车空调管路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排布和安装,减少占有的空间、连接管路的数量和与其它汽车系统的干涉,提高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汽车制造的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管路
,尤其是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管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汽车制冷空调系统,主要由四大部件组成空调压縮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通过汽车空调管路将四大部件联接成一个密闭的制冷系统回路。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汽车空调系统工作时,通过管路将制冷剂从压縮机经冷凝器、膨胀阀传至蒸发器,再通过管路将经过蒸发器汽化后的制冷剂送入压縮机,完成一个制冷的循环。汽车系统的布置,一般压縮机在发动机舱,由汽车发动机带动运转;冷凝器为了散热性良好,都布置在车头格栅处;蒸发器在驾驶舱,膨胀阀一般与蒸发器直接相连。因此,如图2所示的A区域,压縮机至蒸发器之间的空调制冷管要穿过整个发动机室,且分为压縮机经冷凝器、膨胀阀传至蒸发器的高压管及蒸发器回压縮机的低压管。 由于现在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均需在发动机舱内得到布置,因此汽车发动机舱的布置越来越困难。而空调系统作为汽车的一个功能性部件,其管路的布置往往是汽车发动机舱的布置最终阶段才来考虑,往往是剩余的空间很小,这就给空调管路的布置带来了困难,常易引起各系统间布置的干涉。不合理的布置不仅会造成汽车各系统的干涉,造成汽车功能的不稳定性,并且不合理的布置还会带来发动机舱内视觉上凌乱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汽车空调制冷管在汽车发动机舱内难以布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管,它能方便汽车空调管路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排布和安装,减少占有的空间、连接管路的数量和与汽车的其它部件的干涉,提高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汽车制造的成本。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管,具有位于发动机舱内的双层管,所述的双层管由内层管和外层管组成,外层管套在内层管上,内层管的内腔为内空腔,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的空腔为外空腔。双层管的两端分别接有管接头,管接头具有内空腔出口与外空腔出口,内空腔出口与内空腔相通,外空腔出口与外空腔相通。内空腔出口接低压管路,外空腔出口接高压管路。 如图3所示的B区域,是将通过发动机舱的汽车制冷管的高压管路及低压管路部分集成一根管路,可以便于汽车空调管路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排布和安装,减少占有的空间、连接管路的数量和与其他汽车系统的干涉,提高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内层管与外层管采用套接的方式,不仅安装便捷,而且降低了汽车制造的成本。 为较好地支撑及隔开内层管和外层管,并形成外空腔,进一步地所述的内层管的外圆面或外层管的内圆面具有用来支撑及隔开内层管和外层管并形成外空腔的结构。 为便于制作,具体地,所述的双层管的外层管的内圆面有棘齿形加强筋。 为便于制作,具体地,所述的双层管的内层管的外圆面有棘齿形加强筋。 为便于制作,具体地,所述的双层管的外层管的内圆面有波浪齿形凸棱。 为便于制作,具体地,所述的双层管的内层管的外圆面有波浪齿形凸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便于汽车空调管路在汽车发动机舱内的排布和安装,减少占有的空间、连接管路的数量和与汽车的其它部件的干涉,提高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汽车制造的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汽车空调系统原理图; 图2是现有的汽车空调制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汽车空调制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汽车空调制冷管的实施例结构简图; 图5是本技术的双层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的双层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的双层管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8是本技术的双层管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中1、双层管;1-1、内层管;1-1-1、内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1-2、内层管波浪齿 形凸棱;l-2、外层管;l-2-l、外层管棘齿形加强筋;l-2-2、外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_3、内空 腔;l-4、外空腔;2、管接头;3、低压管路;4、高压管路;A、现有发动机舱的管路区域;B、本技术发动机舱的管路区域。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3和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汽车空调制冷管的实施例,具有位于发动机舱 内的双层管1 ,所述的双层管1由内层管1-1和外层管1-2组成,外层管1-2套在内层管1-1 上,内层管1-1的内腔为内空腔l-3,外层管1-2与内层管1-1之间的空腔为外空腔l-4,双 层管1的两端分别接有管接头2,管接头2具有内空腔出口 2-1与外空腔出口 2-2,内空腔 出口 2-l与内空腔l-3相通,外空腔出口 2-2与外空腔l-4相通,内空腔出口 2-l接低压管 路3,外空腔出口 2-2接高压管路4。 汽车空调系统工作时,内空腔1-3作为蒸发器至压縮机的低压管路通道,外空腔 1-4作为冷凝器至膨胀阀再至蒸发器的高压管路通道。 如图5所示的本技术中的双层管1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双层管1的外层管1-2 内圆面有圆周均布的、与外层管1-2 —体结构的外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2-1,内层管1-1为 圆管,外层管1-2套装在内层管1-1上,外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2-1与内层管1-1的外圆 面相接触,用来外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2-1来支撑内层管l-l,并隔开内层管1-1和外层管 l-2,同时形成外空腔1-4。 图6所示的本技术中的双层管1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双层管1的内层管1-1外圆面有圆周均布的、与内层管1-1 一体结构的内层管棘齿形加强筋l-l-l,外层管1-2为圆管,外层管1-2套装在内层管1-1上,内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1-1与外层管1-2的内圆面相接触,用来内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1-1来支撑外层管1-2,并隔开内层管1-1和外层管1-2,同时形成外空腔1-4。 如图7所示的本技术中的双层管1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双层管1的外层管1-2内圆面有圆周均布的、与外层管1-2 —体结构的外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2-2,内层管1-1为圆管,外层管1-2套装在内层管1-1上,外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2-2与内层管1-1的外圆面相接触,用来外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2-2来支撑内层管l-l,并隔开内层管1-1和外层管l-2,同时形成外空腔1-4。 图8所示的本技术中的双层管1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双层管1的内层管1-1外圆面有圆周均布的、与内层管1-1 一体结构的内层管波浪齿形凸棱l-l-2,外层管1-2为圆管,外层管1-2套装在内层管1-1上,内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1-2与外层管1-2的内圆面相接触,用来内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1-2来支撑外层管l-2,并隔开内层管l-l和外层管1-2,同时形成外空腔1-4。 上述双层管1的四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内层管棘齿形加强筋l-l-l、外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2-1、内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1-2和外层管波浪齿形凸棱1-2-2,起对内层管l-l、外层管1-2的支撑作用,并起到隔开内层管l-l和外层管l-2,并形成外空腔的作用。内层管l-l、外层管1-2的具体尺寸以及内层管棘齿形加强筋l-l-l、外层管棘齿形加强筋1-2-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发动机舱内的双层管(1),所述的双层管(1)由内层管(1-1)和外层管(1-2)组成,外层管(1-2)套在内层管(1-1)上,内层管(1-1)的内腔为内空腔(1-3),外层管(1-2)与内层管(1-1)之间的空腔为外空腔(1-4),双层管(1)的两端分别接有管接头(2),管接头(2)具有内空腔出口与外空腔出口,内空腔出口与内空腔(1-3)相通,外空腔出口与外空腔(1-4)相通,内空腔出口接低压管路,外空腔出口接高压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管,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发动机舱内的双层管(1),所述的双层管(1)由内层管(1-1)和外层管(1-2)组成,外层管(1-2)套在内层管(1-1)上,内层管(1-1)的内腔为内空腔(1-3),外层管(1-2)与内层管(1-1)之间的空腔为外空腔(1-4),双层管(1)的两端分别接有管接头(2),管接头(2)具有内空腔出口与外空腔出口,内空腔出口与内空腔(1-3)相通,外空腔出口与外空腔(1-4)相通,内空腔出口接低压管路,外空腔出口接高压管路。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汽车空调制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管(1-1)的外圆面 或外层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可银
申请(专利权)人:蒋学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