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792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有镀层的管接头。适用范围为通径尺寸15~200mm的管件。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碳钢封压式管接头,包括管体及位于管体端部的管口,在管体及管口内有通道,其特征是:在所述管体和/或管口的内外表面均设置镀层。在所述管口中有一段向外扩张延伸的扩张段,所述扩张段的一端与所述管体利用弧形段过渡连接;所述扩张段的另一端为向内收缩的弧形收缩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安装施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表面有镀层的管接头。适用范围为通径尺寸15 200mm的 管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碳钢管材和接头(俗称镀锌管和镀锌接头)在消防、供水、输送等方面的应 用很广。由于这种管材的安装是通过螺纹连接,因此,碳钢管材和管接头的壁厚要达到一定 要求才能加工螺纹;另外管材和管接头加工螺纹的工序是在安装现场完成的,因此需一定 的空间,以便于加工螺纹,安装速度缓慢,耗时耗力;在安装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受安装环境 的影响,必须用现场焊接来代替螺纹连接,在工程安装中通常将现场焊接称之为动火,动火 存在安全隐患,安装不便,所以现实安装中应尽量避免。典型的管材与接头如ZL99208089.4 所述,这种管材与接头的表面没有防腐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腐蚀;并且,管体端部的U 形槽与管体间没有过渡段,力学性能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表面有镀层的管接头,以方便安装施工。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碳钢封压式管接头,包括管体及位于管体端部的管口 ,在管体及管口内有通道,其特征是在所述管体和/或管口的内外表面均设置镀层。 在所述管口中有一段向外扩张延伸的扩张段,所述扩张段的一端与所述管体利用 弧形段过渡连接;所述扩张段的另一端为向内收縮的弧形收縮段。 所述弧形收縮段的最小内径接近于管体的内径。 在管体与管口之间设置一段内径大于管体的内径的扩张部,所述扩张部的一端与 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扩张部的另一端与管体之间为一段向外延伸扩张的弧形扩张部。 本技术的优点是1、管接头的壁厚与管接头连接的管材壁厚都是原来的壁厚 一半以上;2、对安装现场没有要求,安装简单;3、无须现场焊接,避免动火;4、节能,节材,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表面有镀层的管接头,包括管体3及位于管体3端部的管口 ,在管体3及管口 内有通道2,在所述管体3和/或管口的内外表面均设置镀层。所述镀层包括内镀层7与外 镀层8,所述镀层将管体3及管口的所有表面全部覆盖住。所述内镀层7与外镀层8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管接头生锈。镀层的主要成分有很多种,一般主要成分为锌。以镀锌为例,其方法有冷镀锌,热镀锌、真空镀锌、真空渗锌、达克罗等等;其成分有锌铬镀层、锌镍镀层等等。内镀层7与外镀层8的成分厚度决定着管接头的使用性能。管接头的主体材料可以用15#、 20#、Q235等。 为便于加工与制造,可以在所述管口中有一段向外扩张延伸的喇叭状的扩张段5, 所述扩张段5的一端与所述管体3利用弧形段4过渡连接;所述扩张段5的另一端为向内 收縮的弧形收縮段6 ;这种结构同时可改善管接头的力学性能,减少应力集中。所述弧形收 縮段6的最小内径接近于管体3的内径。在管体3与管口之间设置一段内径大于管体3的 内径的扩张部9,所述扩张部9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段4连接,所述扩张部9的另一端与管体 3之间为一段向外延伸扩张的弧形扩张部1。以便于管接头与其它管件的连接与安装。 图2中10是卡压模具,11是密封圈,12是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接头,包括管体(3)及位于管体(3)端部的管口,在管体(3)及管口内有通道(2),其特征是:在所述管体(3)和/或管口的内外表面均设置镀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管接头,包括管体(3)及位于管体(3)端部的管口,在管体(3)及管口内有通道(2),其特征是在所述管体(3)和/或管口的内外表面均设置镀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接头,其特征是在所述管口中有一段向外扩张延伸的扩张 段(5),所述扩张段(5)的一端与所述管体(3)利用弧形段(4)过渡连接;所述扩张段(5) 的另一端为向内收縮的弧形收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锡铭袁雪峰陆小弟胡大军沈峰胡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羊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