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瑞兴专利>正文

钢索悬吊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4850 阅读:3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索悬吊固定件,专指一种钢索悬吊装置所专用的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件,借助一弹力件与一轴承固定元件,构成相互对应结构以缓解钢索拉伸负载与钢索固定端的应力,且当对应锁帽施以同步旋转作用时,完全不受锁帽旋转所产生的强绞扭力影响,而使锁帽发生回弹与退位问题,以便使配装作业更为迅速、不仅可确实保证安全,更可完全排除钢索因绞扭力而造成的损伤以及与固定端之间的严重磨损,以便于广泛应用于各种钢索悬吊结构产业领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钢索悬吊固定件,尤其是一种设置于钢索两端并起到固定作用的钢索悬吊固定配件。
技术介绍
在一般公司、商家、画廊、卖场、购物中心、公共场所、车站等场所,悬吊式展示物的 配置与运用,已日渐广泛且种类多样,不仅成为广告、展示与装潢人员所采用的主要手段, 且更逐渐已成为广告、展示的主流方式,备受消费者欢迎。 为能使悬吊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各种悬吊结构及其所需的相关配件,被逐一开 发出来;就钢索悬吊装置及所需的配件而言,相关的配件已相当进步,扮演着关键角色,且 其外观所具备的精巧性与美观性,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其中最重要 的固定件,仍然无法符合配件的关于结构体的配装便利性、结构体的承重负载能力、耐用度 高与安全性四大要件的要求。 现有钢索悬吊装置,在其固定点与施力点,大部分均以绑、捆与嵌扣等方式实施, 除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外,更会使作业人员、使用者以及消费者对自身安全感到担忧;因此, 本技术不仅针对固定件提出了改进,并针对钢索的配置,也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对于悬吊装置中最重要的钢索而言,其终端固定端均是由一固定扣做成其收尾, 该固定扣不仅是钢索的收尾固定端,也是其受力端,钢索所需承受的拉伸负载与绞扭力,均 由该固定扣所承受;因此,该固定扣反而成为钢索最大致命伤,不是发生钢索绞扭性的磨 损、断裂,就是固定扣突发脱落、变形,以致产生钢索安全问题及重大暇疵,这些情况都难以 解决,更不用说其配装便利性与实用性了 。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钢索悬吊固定件,除能改变 钢索装配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具全新功效与高安全性的固定件,能让整个钢索 悬吊装置达到结构体的配装便利性、结构体的承重负载能力、耐用度高与安全性四大要件 的要求。 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要由一锁帽、一弹力件、一轴承固定元件与一固定座所组 成,其中锁帽、弹力件与轴承固定元件,构成第二段的锁合调整段,并以此一锁合调整段, 再与第一段固定段的固定座,相互螺锁结合。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其具体 结构主要包括该锁帽,于顶面设有一供钢索穿合的贯穿孔,该锁帽内缘壁设有螺纹;轴承 固定元件,包括上部和下部,该上部为一轴承部,该轴承部中间设有轴孔且轴承部内设有珠 体,该下部设有一供钢索穿合的中轴部,该中轴部凸出于该下部的顶面,该下部的外环侧设 有锁孔,该锁孔内设有供锁定钢索的锁件;该轴承部通过轴孔嵌掣于该中轴部而与该下部 结合;该弹力件,套合于钢索之外;该固定座,其顶端设有与该锁帽相对应的螺合部,底部 设有一个穿孔,该固定座借助锁件穿过该穿孔与悬吊底基面锁合而结合;该固定座的螺合部与该锁帽的螺纹部相螺合,且该弹力件位于该锁帽与该轴承固定元件之间,该轴承固定元件位于该锁帽与该固定座之间。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与高安全性的钢索固定件,其借助于整体结构主要 由一锁帽、一弹力件、一轴承固定元件与一固定座所组成,以构成两段式固定件的设计,其 中第一段为固定段,第二段则为锁合调整段;而第一段的固定段,是指事先将固定座借助 锁件固定于悬吊的底基面,后再由轴承固定元件将已穿合于锁帽与弹力件的钢索端,施以 穿套及锁挚作用而将钢索端固定,使轴承固定元件成为钢索的固定端与承力端,最后再由 锁帽对应于固定座施以螺锁结合,进而构成第二段所具的锁合调整段。 前述锁合调整段,由锁帽、弹力件与轴承固定元件三者所构成,其所具有钢索长 度的微调、钢索拉伸应力的调整、解除钢索绞扭应力复位的力道以及缓解钢索具有的拉伸 应力等优势;具体包括钢索长度的微调,依据固定座与锁帽两者之间的锁合深度进行调 整;简单说,锁合深度深,钢索长度微调变大;相反地,锁合深度浅,钢索长度微调变小,利 用此功能将可使钢索在施配长度时,具较高与较佳的适配能力,以便于施工人员作业。钢索 拉伸应力的调整,依据固定座、锁帽与弹力件三者之间锁合深度进行调整,简单说,锁合深 度深,弹力件压縮负载大,钢索拉伸应力相对大;相反地,锁合深度浅,弹力件压縮负载小, 钢索拉伸应力相对小,借此将可使钢索在施配前与施配后,均能调整其最佳拉伸应力,以配 合后续相关配件承载应力,有利于施工人员作业与调整。 特别是前述的轴承固定元件,借助上部的轴承部受弹力件抵时,仍可进行旋转,从 而以抵消锁帽与固定座之间,因螺锁结合所需的旋合力量;因此,在成为钢索的固定端及承 力端时,锁帽与固定座两者施以旋转螺锁结合时,该轴承固定元件的轴承部也产生同步的 旋转,完全不受锁帽旋转所产生的强绞扭力影响,而使锁帽发生回弹与退位问题,以便使配 装作业更为迅速、不仅可确实保证安全,更可完全排除钢索因绞扭力而造成的损伤以及与 固定端之间的严重磨损。 解除钢索绞扭应力复位的力道是指借助轴承固定元件、弹力件与钢索三者所对应 的应力关系,以及轴承固定元件可随锁帽旋转而旋转,使钢索在处于固定状态下,不会随着 锁帽螺锁而旋转,进而解除钢索绞扭应力的产生;该轴承固定元件作为钢索的固定端及承 力端,并限制于锁帽之内,其间所置的弹力件,则分别抵合于锁帽内顶部与轴承固定元件, 而轴承固定元件的上部为轴承部,可旋转;在经受弹力件所施弹力时,可借助轴承固定元件 的轴承部,完全化解钢索所产生的绞扭应力及绞扭应力所产生的扭绞性的损伤与磨损,借 此将可使锁合调整及结合更为省力,并确保锁帽不会因绞扭应力而有退位,进而影响安全 问题。 缓解钢索具有的拉伸应力,是指依据弹力件、轴承固定元件与钢索三者间的对应 关系,其中的轴承固定元件为钢索的固定端及承力端,在弹力件仍处于有效弹力状态下,相 对于钢索则仍然具有一段有效的拉伸长度,并由弹力件的弹力所限制;因此,当钢索受到牵 绊或突发外力冲击时,则可借助此段有效钢索拉伸产生长度变化,达成拉伸应力的缓解,具 体展现出保护悬吊物件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技术不但解决现有钢索固定端及承力端的问题,更深入突破悬 吊固定件的捆、绑、嵌扣等常规做法,进而衍生更丰富的附加技术特征和作用。4 为使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能被更进一步了解,以下将配合实施方式及附图, 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配装后的最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2 :本技术固定件各部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3 :本技术轴承固定元件各部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4 :本技术轴承固定元件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 :本技术固定件于配装后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 :本技术实施于钢索悬吊架构示意图。 元件符号说明 l锁帽 ll贯穿孔 12螺纹 2弹力件 3轴承固定元件30锁件 31轴承部 32珠体 33中轴 4固定座 40穿孔 41螺合部 401锁件 5底基面 6钢索 IO固定件 100转折部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固定件10为设置于钢索6两端并起固定作用 的配件,基于不同使用与需求,该固定件10在形式上,则可依据固定座4的变化而呈现出具 转折部100的转折式或直筒式不同形态,而图1所示的固定件分为顶端的固定件10与底端 的固定件IO,如图6所示,为具体表现出该固定件10的结构与使用方式以及整体使用状态 的钢索悬吊装置的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本技术钢索悬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索悬吊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锁帽,于顶面设有一供钢索穿合的贯穿孔,该锁帽内缘壁设有螺纹;一个轴承固定元件,包括上部和下部,该上部为一轴承部,该轴承部中间设有轴孔且轴承部内设有珠体;该下部设有一个中轴部,该中轴部凸出于该下部的顶面且中间设有一个供钢索穿合的穿孔,该下部的外环侧设有锁孔,该锁孔内设有供锁定钢索的锁件;该轴承部通过该轴孔嵌掣于该中轴部而与该下部结合;一个弹力件,套合于钢索之外,且该弹力件抵接于该锁帽与该轴承固定元件之间;一个固定座,其顶端设有与该锁帽相对应的螺合部,底部设有一个穿孔,该固定座借助锁件穿过该穿孔与悬吊底基面锁合而结合,该固定座的螺合部与该锁帽的螺纹部相螺合,且该轴承固定元件位于该锁帽与该固定座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钢索悬吊固定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锁帽,于顶面设有一供钢索穿合的贯穿孔,该锁帽内缘壁设有螺纹;一个轴承固定元件,包括上部和下部,该上部为一轴承部,该轴承部中间设有轴孔且轴承部内设有珠体;该下部设有一个中轴部,该中轴部凸出于该下部的顶面且中间设有一个供钢索穿合的穿孔,该下部的外环侧设有锁孔,该锁孔内设有供锁定钢索的锁件;该轴承部通过该轴孔嵌掣于该中轴部而与该下部结合;一个弹力件,套合于钢索之外,且该弹力件抵接于该锁帽与该轴承固定元件之间;一个固定座,其顶端设有与该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瑞兴
申请(专利权)人:林瑞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