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截面导线方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473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截面导线方套管,为一段可穿过导体芯线的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横截面是四角为圆弧角的方形,即金属套管的四个边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金属套管的四个圆弧角的弧度分别与四根导体芯线的外圆弧度相同,在金属套管的管外壁中段上下对应的位置有内陷的钳压痕。小截面导线方套管的内壁与导体芯线和相邻导体芯线之间的接触面均大为增加,且紧压连接,将线接触连接改变为面接触连接,提高了小截面单芯片导线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导线的连接品质及电气系统安装的整体质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连接构件,特别是一种导线连接套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导线套管压接技术采用的是导线缠绕刷锡、导线压接帽连接工艺。但传统的连接导线缠绕刷锡工艺复杂、工效低,导线压接帽连接工艺存在松脱的现象,导线与套管为线形接触面,由此造成了小截面单芯片导线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差、导线连接品质及电气系统安装整体质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小截面导线方套管,要解决传统的小截面单芯片导线与套管之间、导线与导线之间为线接触连接、可靠性和安全性差、导线连接品质及电气系统安装整体质量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截面导线方套管,为一段可穿过导体芯线的金属套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套管的横截面是四角为圆弧角的方形,金属套管的四个边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金属套管的四个圆弧角的弧度分别与四根小截面导体芯线的外圆弧度相同,在金属套管的管外壁上下对应的位置有内陷的钳压痕。所述金属套管四个圆弧角的弧度相同或不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是一种特制方型搪锡铜(铝)质金属套管,属于导线套管压接技术,从属电气工程施工
本技术的内壁与导体芯线的接触面、相邻导体芯线之间的接触面均大为增加,且紧压连接,将线接触连接改变为面接触连接,提高了小截面单芯片导线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技术主要用于电气工程小截面导线的连接,替代了传统导线缠绕刷锡、导线压接帽连接的工艺,解决了连接导线缠绕刷锡工艺的复杂问题,杜绝了导线压接帽连接工艺存在松脱的现象,具有连接可靠,安全性好,连接工艺简单、工效高的优点,提高了导线的连接品质及电气系统安装的整体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3图l是本技术与导体芯线连接的示意图。图2是附图说明图1的侧视示意图。附图标记l一金属套管、2 —钳压痕、3 —导体芯线、4一导体绝缘外护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l、图2所示,这种小截面导线方套管,为一段可穿过导体芯线的金属套管1, 一般为搪锡铜(铝)质导线方型套管。金属套管l的横截面是四角为圆弧角的方形,金属套管l的四个边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金属套管1的四个圆弧角的弧度分别与四根导体芯线3的外圆弧度相同,在金属套管的管外壁中段上下对应的位置有内陷的钳压痕2,钳压痕2在两根导体芯线之间的位置。所述金属套管四个圆弧角的弧度相同或不同,所述四根小截面导体芯线的直径相同或不同,即四根小截面的导体芯线的横截面可以相同或为不同的截面。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金属导线端部的导体绝缘外护层4去除,露出导体芯线3,然后,将四根小截面的导体芯线3穿过本技术,采用特制方型定位套管压力钳模定位后,压力钳的两顶压块对向直接均匀对本技术施加定距顶压力,实施机械冷态压接。导体芯线之间形成金属渗透,使本技术内壁与导体芯线、相邻导体之间的接触面增大,且紧压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截面导线方套管,为一段可穿过导体芯线的金属套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套管(1)的横截面是四角为圆弧角的方形,金属套管(1)的四个边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金属套管(1)的四个圆弧角的弧度分别与四根导体芯线(3)的外圆弧度相同,在金属套管的管外壁中段上下对应的位置有内陷的钳压痕(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截面导线方套管,为一段可穿过导体芯线的金属套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套管(1)的横截面是四角为圆弧角的方形,金属套管(1)的四个边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金属套管(1)的四个圆弧角的弧度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宏罗贤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