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换向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电动绞车、电动叉车、电动 汽车等的电机换向控制器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使用的电动工具中大多采用单相串激式电动机,如电动绞车、电动叉车所使 用的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的特点是当电流方向固定时始终保持向同一方向旋转,但是在使 用这些电动工具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电动机既能正向旋转,还能反向转动,因此专门用于改 变电动机输入电流方向的电流换向器应运而生。目前所使用的电流换向器,多是采用将两只大电流继电器进行合并来实现,如申 请号为200320100742.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电流换向控制集成继电器”,它包括正、 反向保持线圈、正、反向吸合线圈、铝合金底座、上盖、磁路、复合静触点、复合动触点、触点 垫片、绝缘帽、二级管以及卡簧等,其中正向保持线圈、正向吸合线圈、反向保持线圈、反向 吸合线圈和二级管构成两个独立工作的磁路,两对常开常闭复合触点位置由上盖和绝缘帽 固定,两对吸合线圈和保持线圈能自动短路转换,从而实现大电流的转换。这种换向继电器 在工作时,是通过两个合并的继电器形成相反的磁路来实现控制输出的电流流向,达到使 电动机变 ...
【技术保护点】
电机换向控制器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在盒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第一输入接线柱(21)和第二输入接线柱(22)、用于连接负载正、负极的第一输出接线柱(31)和第二输出接线柱(32)、以及第一换档连接柱(41)、第二换档连接柱(42)和第三换档连接柱(43);在第一输入接线柱(21)上连接有第一定触片(51),在第二输入接线柱(22)上连接有第二定触片(52),所述第一定触片(51)与第二定触片(52)上、下分布,所述第一输入接线柱(21)还通过导体连接片(6)与第一换档连接柱(41)相连;在所述第一输出接线柱(31)上连接有第三定触片(53),在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电机换向控制器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在盒体(1)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源正、负极的第一输入接线柱(21)和第二输入接线柱(22)、用于连接负载正、负极的第一输出接线柱(31)和第二输出接线柱(32)、以及第一换档连接柱(41)、第二换档连接柱(42)和第三换档连接柱(43);在第一输入接线柱(21)上连接有第一定触片(51),在第二输入接线柱(22)上连接有第二定触片(52),所述第一定触片(51)与第二定触片(52)上、下分布,所述第一输入接线柱(21)还通过导体连接片(6)与第一换档连接柱(41)相连;在所述第一输出接线柱(31)上连接有第三定触片(53),在第二输出接线柱(32)上连接有第四定触片(54),所述第三定触片(53)和第四定触片(54)各由一个上触块和一个下触块构成;在盒体(1)内还设有第一动触头(71)和第二动触头(72),在第一动触头(71)上连接有第一动触片(81),在第二动触头(72)上连接有第二动触片(82),所述第一动触片(81)和第二动触片(82)的一端均被限位于第一定触片(51)和第二定触片(52)之间,第一动触片(81)的另一端被限位于第四定触片(54)的左上触块(17)和左下触块(18)之间,第二动触片(82)的另一端被限位于第三定触片(53)的右上触块(19)和右下触块(20)之间;在第一动触头(71)和第二动触头(72)上还各套有一个电磁线圈(9),所述的两个电磁线圈的负极均连接到第二输入接线柱(22)上,所述的其中一个电磁线圈的正极与第二换档连接柱(42)相连,另一个电磁线圈的正极连接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树德,陈时彬,秦天慈,程新云,曾祥蓉,杨自为,周云,贺光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学院七一仪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