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力缓速器的
特别是涉及降低液力缓速器鼓风损失的技术 领域。
技术介绍
当今,液力缓速器由于具有单位质量缓速力矩高(可达50Nm/kg)以及有一套冷却 系统,工作温度稳定,无制动热衰退现象,被广泛应用到大、中型客、货车上,发挥了很好的 辅助制动效果。液力缓速器结构大致相同,基本由转子,定子,工作腔,输入轴,热交换器,储 油箱和壳体组成。工作状态时,油液从储油箱压入工作腔,利用转子带动油液旋转并冲击定 子,油液经定子减速后,又会对转子产生冲击,从而给转子一个反作用力矩M。其基本计算公 式为M = λ ρ gD5n2式中D—转子有效循环直径,m ;η——转子转速,r/min ; λ —制动 力矩系数(与叶轮外形有关);P——流体介质的密度;g——重力加速度。而液力缓速器 在非工作状态时,油液被压回储油箱,此时工作腔中只有空气是流体介质,但是由于空气也 有一定的密度,而空气在转子带动下同样会冲击定子,然后经减速后又冲击转子,给转子一 个反作用力矩,这样会损失一部分发动机的功率,该损失称为鼓风损失,大约消耗发动机传 递功率的4%左右,尤其是汽车高速 ...
【技术保护点】
真空式降低液力缓速器鼓风损失的控制系统包括有液力缓速器,旋转轴轴承密封圈,空气压强传感器(7),电磁阀(3)、旁通电磁阀(4)、通气电磁阀(11)、排气电磁阀(12),真空泵(1),抽气管道(2)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轴轴承与缓速器工作腔之间增加设置有旋转轴轴承密封圈,抽气管道(2)一端与储油箱(17)连接,另一端与带有动力源、排气道的真空泵(1)连接来构成抽气通路;出油道(18)一端与储油箱(17)连接,另一端与缓速器工作腔连接,在储油箱(17)内与空气接触的出油道(18)上设置有旁通电磁阀(4);压缩空气管道(8)一端与储油箱(17)连接,另一端空气比例阀(14) ...
【技术特征摘要】
1.真空式降低液力缓速器鼓风损失的控制系统包括有液力缓速器,旋转轴轴承密封 圈,空气压强传感器(7),电磁阀(3)、旁通电磁阀0)、通气电磁阀(11)、排气电磁阀(12), 真空泵(1),抽气管道( 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轴轴承与缓速器工作腔之间增加 设置有旋转轴轴承密封圈,抽气管道( 一端与储油箱(17)连接,另一端与带有动力源、排 气道的真空泵(1)连接来构成抽气通路;出油道(18) —端与储油箱(17)连接,另一端与缓 速器工作腔连接,在储油箱(17)内与空气接触的出油道(18)上设置有旁通电磁阀;压 缩空气管道(8) —端与储油箱(17)连接,另一端空气比例阀(14)连接,压缩空气管道(8) 上设有排气电磁阀(12),大气压管道(10与缓速器工作腔连接,在大气压管道(10)上设 置有通气电磁阀(11),在缓速器工作腔设有油压传感器(6)与转子转速传感器(15),测量 工作腔内空气压强的传感器(7)设置在缓速器工作腔(16)上或储油箱(17)上面,真空泵(I)所需动力可为电动机或通过电磁离合器和汽车发动机动力结合;设在液力缓速器工作 腔(16)上的油压传感器(6)、转子转速传感器(1 及缓速器工作腔(16)上或储油箱(17) 上的空气压强的传感器(7)电连接于控制器,设有操作位的档位开关(5)电连接于控制器, 控制器又电连接出油道(18)上的旁通电磁阀G)、抽气管道(2)上的电磁阀(3)、大气压管 道(10)上的通气电磁阀(11)、空气比例阀(14)、压缩空气管道⑶上排气电磁阀(12)以 及真空泵(1)的动力源;控制器实时采集油压传感器(6)的油压信号(R)、转子转速传感器 (15)的转子转速信号(V)、空气压强的传感器(7)的空气压强信号(P)与档位开关(5)的 输入信号(K)对比以及根据电磁阀的开闭状态,进行逻辑判断,决定是否给各电磁阀、真空 泵及空气比例阀工作信号;该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液力缓速器系统控制器可以分开或合二 为一。2.真空式降低液力缓速器鼓风损失的控制系统包括有液力缓速器,旋转轴轴承密封 圈,空气压强传感器(7),电磁阀(3)、进油道电磁阀(9)、通气电磁阀(11)、排气电磁阀 (12),出油道电磁阀0)、真空泵(1),抽气管道( 及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旋转轴轴承 与缓速器工作腔之间增加设置有旋转轴轴承密封圈,抽气管道( 一端与出油道(18)连 接,另一端与带有动力源的真空泵(1)连接,排气管00) —端与真空泵(1)连接,另一端与 储油箱(17)连接构成抽气回路,抽气管道( 上设置有电磁阀(3);进油管道(19) 一端与 储油箱(17)连接,另一端与缓速器工作腔(16连接,进油管道(19)上设置有电磁阀(9); 出油道(18) —端与与缓速器工作腔(16)及抽气管道( 连接,另一端与储油箱(17)连 接,出油道(18)上设置有电磁阀;散热器13安装在储油箱17中;压缩空气管道(8) — 端与空气比例阀(14)连接,另一端与储油箱(17)连接,压缩空气管道(8)设有排气电磁 阀(12),大气压管道(10)与缓速器工作腔(16)连接,大气压管道(10)上设有通气电磁阀(II);在缓速器工作腔上除了原有的油压传感器(6)与转子转速传感器(1 外,还增加设 置有测量工作腔内空气压强的传感器(7),真空泵(1)所需动力可为电动机或通过电磁离 合器和汽车发动机动力结合;设在液力缓速器工作腔(16)上的油压传感器(6)、转子转速 传感器(15)、空气压强的传感器(7)电连接于控制器,设有操作位的档位开关(5)电连接 于控制器,控制器又电连接进油道(19)上的电磁阀(9)、出油道(18)上的电磁阀、抽气 管道(2)上的电磁阀(3)、大气压管道(10)上设置的电磁阀(11)、压缩空气管道(8)上的 排气电磁阀(12)、空气比例阀(14)以及真空泵⑴的动力源;控制器实时采集油压传感器 (6)的油压信号(R)、转子转速传感器(15)的转子转速信号(V)、空气压强的传感器(7)的空气压强信号(P)与档位开关(5)的输入信号⑷对比以及根据电磁阀的开闭状态,进行 逻辑判断,决定是否给各电磁阀、真空泵及空气比例阀工作信号;该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和液 力缓速器系统控制器可以分开或合二为一。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真空式降低液力缓速器鼓风损失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轴承密封圈“2 分别设置在旋转轴轴承04)两侧,且密封圈“22) 密封槽口相对,旋转轴轴承密封圈0幻、(23)密封槽口相反,设置在轴承与缓速器工作 腔(16)之间,且在旋转轴轴承密封圈0幻、(23)中间设有与缓速器壳体一体的密封圈座 (26);该旋转轴轴承密封圈设在旋转轴05)的一端,旋转轴05)两端的 密封结构一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