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卫雄专利>正文

一种内燃机省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882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省油器,包括一个中空管体,其管体上设有若干片扰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为扇形片状结构,由底边、顶边和侧边构成,侧边与管体的内壁相连接,底边和顶边的交点为自由端,自由端的连线形成一个内圆,扰流板与管体的管壁形成有气道,所述的扰流板在管体内向同一方向倾斜且等距排列。此结构使通过扰流板的空气自然形成数道螺旋气流向前加速推进,产生的高压空气进入引擎燃烧室,使油料得到更充分的燃烧,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空气加压装置,特别是一种内燃机省油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内燃机的功率和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油量有关。燃烧越多的燃油,就需要越 多的空气助燃。而空气是在内燃机的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假如没有任何增压系统,那么 在吸气时完全通过大气压力压入汽缸。为了得到更多的空气,就必须增大气缸的体积。假如 在空气进入汽缸前,增加一个增压器,使空气压强提高,这样在同样的汽缸体积下,就可以 吸入更多的空气,使燃油的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因 此,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装在内燃机进气管内的空气增压器或扰动器。但现有的空气增 压器或扰动器均是设置了可旋转的叶片或涡轮的装置,其结构复杂,成本高,达到的省油效 果比较有限。中国专利CN201184252Y—种内燃机空气加压扰流器构造,是设在空气滤清器至内燃机之 间的进气歧管内的适当处,其主要是在一几何形的管体一端向内或向外弯折有数道扰流板,所 述的数个扰流板是等距排列,且向同一方向倾斜。但该专利中的扰流板是由其管壁材料向内 弯折形成的,此结构导致空气刚通过扰流板即向管体外部扩散,其增压效果不高,且此装置 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省油器,包括一个中空管体(1),其管体(1)上设有若干片扰流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3)为扇形片状结构,由底边(8)、顶边(7)和侧边(6)构成,侧边(6)与管体(1)的内壁相连接,底边(8)和顶边(7)的交点为自由端(5),自由端(5)的连线形成一个内圆(4),扰流板(3)与管体(1)的管壁形成有气道,所述的扰流板(3)在管体(1)内向同一方向倾斜且等距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省油器,包括一个中空管体(1),其管体(1)上设有若干片扰流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板(3)为扇形片状结构,由底边(8)、顶边(7)和侧边(6)构成,侧边(6)与管体(1)的内壁相连接,底边(8)和顶边(7)的交点为自由端(5),自由端(5)的连线形成一个内圆(4),扰流板(3)与管体(1)的管壁形成有气道,所述的扰流板(3)在管体(1)内向同一方向倾斜且等距排列。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燃机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 )的基部(9)设有向外的翻边(2)。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扰流板( 3)近似呈三角形,其底边(8)为直边且延伸至基部(9),各扰流板(3)呈等分排列。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燃机省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 (1)的高与内径之比为0.4-0.6: 1,所述自由端(5)距管体(1)轴心的距离为管体(1) 内径的1/6。5 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雄
申请(专利权)人:周卫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