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信号传输的保护式继电器耦合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7117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信号传输的保护式继电器耦合网络,利用耦合变压器对直流电与高速率数据进行耦合后利用高压继电器对高压交流信号进行隔离,控制命令通过耦合变压器后通过高压继电器送入电缆,进行发送;接收信号通过高压继电器二切换,高压交流信号加载到负载端,直流电和高速率数据分为两路,一路依次通过隔直电路、耦合变压器和高压继电器三传送到数据发送和命令接收单元,另一路通过低通滤波二传输至直流供电模块;同时,接收经低通滤波作为高压继电器二和高压继电器三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彻底隔离高低压回路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信号通路的传输可靠性,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四种高低压信号的稳定耦合传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尤其是一种复合信号的传输耦合网络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所指的复合信号传输是指利用单芯同轴电缆,同时传输高速率数据、控 制命令、大功率高压低频交流脉冲以及直流电。其中,高速率数据与控制命令为双向传 输。上述四种信号同时在一根同轴电缆中传送,实现较为困难,需要有效的信号耦合网 络来隔离低压和高压回路。国内目前已有两型设备分别采用不同方案实现过这种耦合网络,相关文献也对 各种耦合技术进行了描述。其一是采用模拟滤波耦合网络,以频分的方式将四种信号分开(技术①)。赵 俊渭等人在“机载声呐声信号的高速双向多路传输研究(声学学报,2003年)” 一文中 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说明,相关技术已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应用于某型设备。刘 敬彪等人在“基于同轴电缆的能源与数据信息混合传输技术中数据耦合器的设计与实现 (热带海洋学报,2009年)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方案”;其二是采用开关切换的方式,对强弱电路进行隔离(技术②)。杨晓东等人在 “大容量水下声学采集数据的高速远距离传输系统的研制(仪器仪表学报,1999年)” 一文中提出了这种耦合方式。国内另一型设备也利用继电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信号传输的保护式继电器耦合网络,其特征在于:在数据接收和命令发送所在端,利用耦合变压器对直流电与数据接收和命令发送单元的高速率数据进行耦合后形成低压耦合信号在同轴电缆中传输;同时,利用高压继电器一的切换,对高压发射源的高压交流信号与该低压耦合信号进行隔离,高压继电器一的继电器线圈受高压发射源的线圈控制信号控制;数据接收和命令发送单元的控制命令通过耦合变压器后,再通过高压继电器一的公共端后送入电缆;控制命令的发送与数据的接收是分时的,且方向互相相反;在数据发送和命令接收所在端,接收数据接收和命令发送所在端发来的信号,通过高压继电器二内部的切刀将该信号分别切换到继电器的不同输出端,高压交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信号传输的保护式继电器耦合网络,其特征在于在数据接收和命令 发送所在端,利用耦合变压器对直流电与数据接收和命令发送单元的高速率数据进行耦 合后形成低压耦合信号在同轴电缆中传输;同时,利用高压继电器一的切换,对高压发 射源的高压交流信号与该低压耦合信号进行隔离,高压继电器一的继电器线圈受高压发 射源的线圈控制信号控制;数据接收和命令发送单元的控制命令通过耦合变压器后,再 通过高压继电器一的公共端后送入电缆;控制命令的发送与数据的接收是分时的,且方 向互相相反;在数据发送和命令接收所在端,接收数据接收和命令发送所在端发来的信 号,通过高压继电器二内部的切刀将该信号分别切换到继电器的不同输出端,高压交流 信号通过高压继电器二的一个输出端加载到负载端,而直流电和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奕龙王英民张小蓟邱宏安张争气马彩霞王英哲王奇郑琨陶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