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育辉专利>正文

旋流醒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683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醒酒器,它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下杯体,上杯体设有盛酒腔,盛酒腔延伸至上杯体端面形成敞口,盛酒腔的底端制成限流缩口,限流缩口处设置有混合室;下杯体设有醒酒腔和贯穿杯体底端的导流道,醒酒腔下端缩口与导流道连接,醒酒腔的内壁上布设有螺旋片;上杯体设有与醒酒腔相对接的腔室,腔室向上收缩并在收缩处与混合室之间置有导流环,醒酒腔经导流环、混合室、限流缩口与盛酒腔连通;上杯体开设有分别与混合室和外部连通的进气孔道。本新型的旋流醒酒器设置限流缩口、混合室和进气孔道,使葡萄酒的加速流动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并在醒酒腔内回旋搅拌,进行集中且更为充分的氧化,实现快速醒酒,节约了大量的醒酒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流醒酒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让葡萄酒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异味消散的醒酒用具,特别是一 种能快速醒酒的旋流醒酒器。
技术介绍
葡萄酒是一种追求时尚和生活品质的象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葡萄酒 文化的深入和推广,葡萄酒的销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而饮用葡萄酒也有较多的讲究,比如 在开启瓶装葡萄酒后不宜立即直接饮用,而是需要先进行醒酒,因长时间密封在瓶体内的 葡萄酒开瓶后会有一股异味,葡萄酒内的一些物质得不到充分氧化而影响其口感和香气, 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在开瓶之后,把葡萄酒倒入酒杯内不停晃动或者倒入容积较大的器皿中 增大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让葡萄酒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行氧化,充分氧化后的葡萄酒 的味道和口感更加好,且会释放出更深层的香气,饮用起来更香醇。充分氧化葡萄酒的过程 即为醒酒,而在整个醒酒的过程中,葡萄酒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或者被轻微晃动的状态,这 使醒酒往往需要等待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此会影响饮用者的心情,而如果缩短醒酒的时间, 则无法保障葡萄酒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旋流醒酒器,其醒 酒在葡萄酒的流动过程中完成,氧化速度快,能大幅度降低醒酒时间,实现快速醒酒。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杯体和下杯体,下 杯体呈流线型圆锥状;上杯体设有盛酒腔,盛酒腔延伸至上杯体的端面形成敞口,盛酒腔的 底端制成限流缩口,限流缩口处设置有混合室;下杯体设有醒酒腔和贯穿下杯体底端的导 流道,醒酒腔下端缩口与导流道连接,醒酒腔的内壁上布设有螺旋片,螺旋片之间形成螺旋 槽;上杯体设有与所述醒酒腔相对接的腔室,所述腔室向上收缩,腔室的收缩处与混合室之 间置有导流环,醒酒腔经导流环、混合室、限流缩口与盛酒腔连通;上杯体开设有进气孔道, 进气孔道的一端从侧面与混合室连通,另一端贯穿上杯体的外壁;上述旋流醒酒器中,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的连接处套设有胶圈;上述旋流醒酒器中,所述进气孔道由杯体的外壁一端向与混合室连通的一端逐渐 缩小;上述旋流醒酒器中,所述上杯体设有两个进气孔道,进气孔道对称设置于混合室 两侧;上述旋流醒酒器中,所述上杯体和下杯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上述旋流醒酒器中,所述导流道为锥状结构,从与醒酒腔连接的一端向下杯体底 端逐渐扩大;上述旋流醒酒器中,杯体下设有独立底座,底座上开设有容置槽,杯体的下端可插 入容置槽内;上述旋流醒酒器中,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为斜面,容置槽呈倾斜开设。相比于常见的常见的醒酒用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限流缩口、混合 室和进气孔道,使葡萄酒的加速流动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实现快速醒酒,节约了大量的 醒酒时间;设置醒酒腔进行集中氧化,葡萄酒经过改善流速的导流环进入醒酒腔,酒液在螺 旋片的作用下作回旋运动,从而加速氧化,且使氧化更为充分;利用伯努利原理,将盛酒腔 制成大容器内的流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小孔出流结构,加快酒液的流动速度,使混合室与进 气孔道连接处的压力小于外部压强,避免酒液从进气孔道漏出;套设胶圈可以遮掩上下杯 体的连接痕迹,同时起到防滑和保护盛酒器具的作用;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杯体,便于观察酒 液的流动,增加美感和观赏性;导流道向下逐渐扩大可使酒液产生明显的气泡,增强醒酒效 果的视觉观感;配备独立底座,醒酒器闲置时插入底座内可当成摆设欣赏,亦可避免杯体任 意摆放而被污染。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旋流醒酒器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旋流醒酒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上杯体;101、盛酒腔;102、限流缩口 ; 103、混合室;104、导流环;105、 进气孔道;200、下杯体;201、醒酒腔;202、螺旋片;203、导流道;300、胶圈;400、底座;401、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响声导流醒酒器包括用透明材料制成的上杯体 100和下杯体200,上下杯体焊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其整体外形为郁金香花多造型,下杯体 200呈向下逐渐缩小的流线型圆锥状,以便于插入酒杯或者其它器皿中。上杯体100设有酒 杯型的盛酒腔101,盛酒腔101延伸至上杯体100的端面形成敞口,盛酒腔101的底端制成 限流缩口 102,限流缩口 102处设置有混合室103。下杯体200设有醒酒腔201和贯穿下杯 体200底端的导流道203,醒酒腔201下端缩口后与导流道203连接;导流道203为锥状结 构,从与醒酒腔201连接的一端向下杯体200底端逐渐扩大;醒酒腔201的内壁上布设有数 个螺旋片202,螺旋片202之间形成螺旋槽。上杯体100设有与所述醒酒腔201相对接的腔 室,所述腔室向上收缩,腔室的收缩处与混合室103之间置有导流环104,导流环104的设置 用于改善流速和杯体的模具成型需要。下杯体200的醒酒腔201和上杯体100与其对接的 腔室组成球形腔体,球形腔体经导流环104、混合室103、限流缩口 102与盛酒腔101连通。 在上杯体100于混合室10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进气孔道105,进气孔道105的一端从侧 面与混合室103连通,另一端贯穿上杯体100的外壁,进气孔道105由杯体的外壁一端向与 混合室103连通的一端逐渐缩小。在上杯体100和下杯体200的连接处套设胶圈300,可以 遮掩上下杯体的连接痕迹,同时起到防滑和保护盛酒器具的作用。为了便于摆放杯体,可为 杯体配备独立底座400,底座400为圆锥状结构,底座400的顶面为斜面,底座400上开设有 倾斜的容置槽401。醒酒器闲置时,可将杯体的下端插入容置槽401内摆放。本新型的旋流醒酒器的上杯体100和下杯体200采用亚克力制作,装配时,先将上杯体100与导流环104超声波焊接,再将上杯体100与下杯体200用超声波焊接成一体,最 后把胶圈300直接套入杯体上即可。使用本新型的旋流醒酒器进行醒酒时,把杯体的下端插入酒杯或者其它盛酒器具 中,随后将刚开瓶的葡萄酒倒入上杯体100的盛酒腔101中,盛酒腔101内的葡萄酒从其底 端的限流缩口 102处流入混合室103时,酒液的流速加快,同时,快速流动的酒液与从进气 孔道105进入的空气混合而被氧化,并经导流环104进入下杯体200的醒酒腔201内,酒液 在螺旋片202形成的螺旋槽中回旋流动而进行充分搅拌,最后沿着导流道203从下杯体200 端口流入酒杯或者其它盛酒器具中,从而达到醒酒目的。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 的限制,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 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流醒酒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杯体和下杯体,下杯体呈流线型圆锥状;上杯体设有盛酒腔,盛酒腔延伸至上杯体的端面形成敞口,盛酒腔的底端制成限流缩口,限流缩口处设置有混合室;下杯体设有醒酒腔和贯穿下杯体底端的导流道,醒酒腔下端缩口与导流道连接,醒酒腔的内壁上布设有螺旋片,螺旋片之间形成螺旋槽;上杯体设有与所述醒酒腔相对接的腔室,所述腔室向上收缩,腔室的收缩处与混合室之间置有导流环,醒酒腔经导流环、混合室、限流缩口与盛酒腔连通;上杯体开设有进气孔道,进气孔道的一端从侧面与混合室连通,另一端贯穿上杯体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旋流醒酒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杯体和下杯体,下杯体呈流线型圆锥状;上杯体设有盛酒腔,盛酒腔延伸至上杯体的端面形成敞口,盛酒腔的底端制成限流缩口,限流缩口处设置有混合室;下杯体设有醒酒腔和贯穿下杯体底端的导流道,醒酒腔下端缩口与导流道连接,醒酒腔的内壁上布设有螺旋片,螺旋片之间形成螺旋槽;上杯体设有与所述醒酒腔相对接的腔室,所述腔室向上收缩,腔室的收缩处与混合室之间置有导流环,醒酒腔经导流环、混合室、限流缩口与盛酒腔连通;上杯体开设有进气孔道,进气孔道的一端从侧面与混合室连通,另一端贯穿上杯体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醒酒器,其特征在于上杯体和下杯体的连接处套设有 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育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育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