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气式醒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679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用品之醒酒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混气式醒酒器,包括一漏斗主体,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纵向酒液流道,进一步于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至少一横向气孔,该横向气孔的一端与纵向酒液流道连通,横向气孔的另一端穿出漏斗主体外壁面与外界连通,构成空气与酒液流道的负压通路。利用该负压通路可使空气与红酒产生混合气泡,同时伴有“吱吱声”,使其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达到快速醒酒的目的,并获得更佳的醒酒品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之醒酒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利用侧向气孔形成负 压而使空气与红酒产生混合气泡的混气式醒酒器
技术介绍
在深厚的国际葡萄酒文化中,醒酒是一个相当关键的过程,醒酒过程是将开瓶的 葡萄酒放入醒酒器中,使酒瓶内的酒液与外界的空气充分接触进行氧化,有效激活其有机 成分的释放,从而使单一的过激气味得以挥发,催化了醒酒的过程,进而达到增加红酒的香 气与口感的目的。同时也将原本需要1个小时左右才能达到的醒酒效果,缩短到10分钟左右O然而,目前现有的醒酒器虽可提供其基本的醒酒功能,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 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存在有 诸多不足其一是醒酒速度存在瓶胫而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是醒洒器的使用仍有不 便、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气式醒酒器,其运用简单的改良设计,获得 更快的醒酒速度以及更佳的醒酒品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气式醒酒器,其运用简易的构件组合,使醒 酒器具有更为人性化的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种混气式醒酒器,包括一漏斗主体,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纵向酒液流道,进一步 于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至少一横向气孔,该横向气孔的一端与纵向酒液流道连通,横向气 孔的另一端穿出漏斗主体外壁面与外界连通,构成空气与酒液流道的负压通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气孔为两条,它们对称分布于纵向酒液流道的两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横向气孔均系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形成V字形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漏斗主体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一体设置的锥体、颈部和 连接部,该锥体内具有一锥形漏斗室,该纵向酒液流道纵向贯穿该颈部和连接部的中心,并 连通于锥形漏斗室的底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颈部外进一步包覆有一橡胶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外进一步套装有一卡环,该卡环具有一用于与酒 杯口缘适配的底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环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弧形排气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气孔位于颈部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体的内底部进一步设置有滤网。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一用于便于醒酒器置放的底座。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系通过于纵向酒液流道的侧旁设置有横向气孔,利用该横向气孔构成空气和酒液流道的负压通路,因此可使空气与红酒产生混合气泡,同时伴有“吱吱声”,使其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达到快速醒酒的目的,并获得更佳的醒酒品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图l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截面示图; 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卡环的仰视立体示图; 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配置有底座时的立体分解示图; 图6是本技术之实施例旋转于酒杯上使用时的一截面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lo1漏斗主体201滤网 111锥体301橡胶套 121颈部3l1对孔 131连接部401卡环 lol1锥形漏斗室4l1弧形排气槽 1021纵向酒液流道501底座 1031横向气孔601酒杯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l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漏斗主体lo1滤网201橡胶套30和卡环40。 其中,该漏斗主体lo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一体设置的锥体111颈部12和连接部13,锥体11内具有一锥形漏斗室lol,锥形漏斗室lol的底部连接一纵向酒液流道102,该纵向酒液流道102纵向贯穿该颈部12和连接部13的中心。以及,该纵向酒液流道102的两侧于该颈部12中对称设置有两横向气孔103,该横向气孔103的一端与纵向酒液流道102连通,横向气孔103的另一端穿出漏斗主体lo外壁面与外界连通,构成空气与酒液流道的负压通路,且本实施例中的两横向气孔103均系自内向外斜向上延伸,形成V字形状。 该滤网20设置于锥形漏斗室lol的内底部,用于过滤酒液中的杂质,以及还可以避免形成漩涡,减缓酒液的流速,延长混酒时间,进而提升醒洒效果。 该橡胶套30系套装于前述颈部12外,与漏斗主体lo的外形相适配,提供醒酒器提取时握持的舒适性。橡胶套30上对应该横向气孔103设置有对孔3l。 该卡环40套装于前述连接部13外,卡环40具有一用于与酒杯口缘适配的底面,并于卡环40的底面设置有三个弧形排气槽4l(如图4)。利用该卡环40以便于醒酒器可平稳的置放于酒杯上。以及,如图5,最好进一步包括有一底座50,该底座50系设置于漏斗主体10的下 方,作为醒酒器的一额外配件,用于与卡环40配合以承载漏斗主体10,便于醒酒器未使用 于同样可竖立放置,保持优美的产品外形。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如图6,使用时,首先需要将本技术之醒酒器直接置放于酒杯60上,利用该卡 环40搭靠于酒杯60的口缘上,使纵向酒液流道102对接酒杯60的入口。待置放到位后, 用户即可开始倒酒,使酒液藉由漏斗主体10的上方入口倒入,利用锥体的锥形漏斗室101 将酒液导引流向该纵向酒液流道102,然后集中经由该纵向酒液流道102向下注入酒杯60 中。由于该两横向气孔103构成空气和酒液流道的负压通路,因此可使空气与红酒产生混 合气泡,同时伴有“吱吱声”,使其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化,达到良好的醒酒目的。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混气式醒酒器,包括一漏斗主体,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纵向酒液流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至少一横向气孔,该横向气孔的一端与纵向酒液流道连通,横向气孔的另一端穿出漏斗主体外壁面与外界连通,构成空气与酒液流道的负压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气孔为两条,它们对称 分布于纵向酒液流道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横向气孔均系自内向外 斜向上延伸,形成V字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主体包括有自上而下 依次一体设置的锥体、颈部和连接部,该锥体内具有一锥形漏斗室,该纵向酒液流道纵向贯 穿该颈部和连接部的中心,并连通于锥形漏斗室的底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外进一步包覆有一橡 胶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外进一步套装有一 卡环,该卡环具有一用于与酒杯口缘适配的底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弧 形排气槽。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气孔位于颈部中。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的内底部进一步设置 有滤网。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气式醒酒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一用于便于醒酒 器置放的底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气式醒酒器,包括一漏斗主体,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纵向酒液流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于该漏斗主体中设置有至少一横向气孔,该横向气孔的一端与纵向酒液流道连通,横向气孔的另一端穿出漏斗主体外壁面与外界连通,构成空气与酒液流道的负压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孝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精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