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剖分式轴承支座,尤其是一种用于油润滑滚动轴承支撑的剖分式轴 承支座。
技术介绍
轴承支座通常分为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剖分式轴承支座通常包括轴承盖、轴承座、两 侧的端盖,其与轴承装配间隙要求精度低,主要适用于低速、重载的工作环境。目前,在破碎机等重载、振动的工作条件下,其剖分式轴承支座通常采用压力循环润滑 ,轴承盖上设置有与轴承外圈圆周上的油槽位置连通的加油孔,供油系统将润滑油从加油孔 送入,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轴承的油槽输送和分布,并通过轴承的进油孔压入轴承内达 到润滑和冷却轴承的目的。轴承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和后油腔,而轴承座上设置有与 前油腔连通的出油孔,润滑油最终挤入前油腔和后油腔后,前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相对应的 出油孔返回供油系统,后油腔形成储油室,其中的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再次通过轴承后进入 前油腔后再返回供油系统。端盖与轴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由于轴承的分隔造成轴承支座内油路不畅,为了保证润滑油的循环,尤其是后油腔中的 润滑油的返回,要求供油油压足够大,造成油腔内油压大,从而容易引起泄漏,并导致整套 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 ...
【技术保护点】
剖分式轴承支座,包括轴承盖(3)、轴承座(5)、两侧的端盖(2),轴承(6)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轴承盖(3)上设置有与轴承(6)外圈圆周上的油槽(62)连通的加油孔(32),轴承座(5)上设置有与前油腔(72)连通的前出油孔(52),端盖(2)与轴(1)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上还设置有与后油腔(71)连通的后出油孔(51)。
【技术特征摘要】
1.剖分式轴承支座,包括轴承盖(3)、轴承座(5)、两侧的端盖(2),轴承(6)将轴承支座内分隔为前油腔(72)和后油腔(71),轴承盖(3)上设置有与轴承(6)外圈圆周上的油槽(62)连通的加油孔(32),轴承座(5)上设置有与前油腔(72)连通的前出油孔(52),端盖(2)与轴(1)之间通过密封结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5)上还设置有与后油腔(71)连通的后出油孔(51)。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轴承盖(3) 和轴承座(5)组成的内壁圆周上设置有油沟(34),轴承(6)的油槽(62)通过油沟(34 )与加油孔(32)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剖分式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油 腔(72)和后油腔(71)通过设置在轴承盖(3)上的凹槽(33)与加油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俭华,周子然,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