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212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主要包括固定在基础上的塔身,塔身上连接回转机构,回转机构上部分别安装塔帽、及吊臂,塔身由多个依次叠加的标准节连接,标准节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塔身的外部设有附着机构,吊臂和吊臂的根部铰接在回转机构的两侧,吊臂和吊臂头部通过钢丝绳与塔帽连接。其吊臂为桁架式的双动臂,可以仰俯变幅,可以把吊臂折叠起来和塔身一起整体实现自升和自降;整机的安全性高,安拆方便,施工效率高,特别适合于高度超高的铁塔施工,如超高的电视广播发射塔、特高压大跨度的输电铁塔等超高的建筑施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重设备,特别对超高的电视广播发射塔、特高压输电铁塔的安装所需的专用吊机,尤其是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高度超高的铁塔安装设备有塔吊、双平臂抱杆、内悬浮摇臂抱杆。塔吊的 缺点在于铁塔安装好后不能自降拆除,双平臂抱杆缺点在于铁塔安装时回转机构必须高于 铁塔,对整体塔身安全稳定性不利,内悬浮摇臂抱杆安装和拆除不便。而且目前的内悬浮摇 臂抱杆等也有提升结构,一般是通过钢丝及配套结构来提升塔身。上面的吊装设备都存在 一定的缺点。在该类建筑施工中都不是理想的吊装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主要解决目前铁塔安装施工的设备安装、顶升、拆除降塔的危险性和吊装的整体稳定性等技术问题。 本技术主要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本技术的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主要固定在基础上的塔身(IO),塔身(10) 上连接回转机构(15),回转机构(15)上部分别安装塔帽(30)、吊臂(20)及吊臂(21),塔身 由多个依次叠加的标准节连接,标准节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塔身外部设有附着机构, 其特征在于吊臂(20)和吊臂(21)的根部铰接在回转机构(15)的两侧,吊臂(20)和吊臂 (21)头部通过钢丝绳与塔帽(30)连接。 塔身(10)下部套着顶升套架(9),顶升套架(9)为一结构框架,顶升套架(9)固连 在基础底座(7)上,顶升套架(9)上部设有两个液压油缸(38)和四个顶升撑爪(39),液压 油缸(38)的有杆端上连接顶升横梁(41),塔身的标准节两侧设有顶升块,在顶升时顶升横 梁(41)交替顶在标准节两侧的顶升块上。 附着机构包括若干附着框(11)和附着连杆(12),附着框(11)套在塔身外围,附着 连杆(12) —端与附着框(11)连接,另一端与塔身外面固定的铁塔(37)连接,附着框(11) 与塔身之间设有滚轮。 附着机构包括附着框(11),附着连杆(12)(可以使柔性或刚性杆),附着连杆(12) 一端与附着框(11)连接,另一端与外面固定的铁塔(37)连接。 变幅钢丝绳由布置在地面的变幅巻扬机(5)引出,依次经固定在基础上的变幅转 向滑轮3、塔身中部的滑轮组(13、14)、塔帽上的滑轮(31、32)、并在塔帽顶部的滑轮组(33、 34)和吊臂头部的滑轮组(22、25)之间穿绕,最后固连在吊臂(20)和吊臂(21)的头端。注 变幅巻扬机为双巻筒,通过两根钢丝绳分别控制吊臂(20)和吊臂(21)变幅。 起升钢丝绳由布置在地面的起升巻扬机(4)引出,依次经固定在基础上的变幅转 向滑轮3、塔身上的滑轮组(13、14)、回转机构上的滑轮(16、17)、吊臂上的滑轮组(23、26)、 最后在吊臂头端的滑轮组(24、27)与吊钩上的滑轮组(28、29)之间多倍率穿绕。注起升巻扬机为双巻筒,由两根钢丝绳分别起升吊臂(20)和吊臂(21)起吊的重物。 吊臂(20和吊臂(21)为桁架式正方形的截面,两吊臂上均设有若干起升钢丝绳转向滑轮组。 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 、双吊臂可以同时作业,互相平衡,两个钩头可同时起升,也可以单独起升,双吊 臂可以向塔帽折叠后收拢,收拢后可以随塔身整体下降,不受铁塔的限制,避免了双吊臂在 高空解体拆卸的麻烦,降低了高空作业风险,提高拆塔效率。 2、操作室和变幅和起升巻扬机布置在地面,方便操作人员随时观察巻扬机的钢丝 绳是否乱掉,避免危险出现,操作人员在地面,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维护保养方 便。 3、顶升机构采用液压顶升,实现塔机的整体顶升,标准节从地面上的基础底座轨道引入,方便人员操作,避免高空作业的危险。 4、整机设计合理,结构新颖,操作安全性高,拆装简便。附图说明图l为吊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吊机的吊臂折叠向塔帽靠拢的示意图; 图3为吊机顶升支承图; 图4为起升钢丝绳穿绕图; 图5为变幅钢丝绳穿绕图。 图中1-混凝土基础,2-起升转向滑轮,3-变幅转向滑轮,4-起升巻扬机,5-变幅 巻扬机,6-操作室,7-基础底座,8-标准节滑移轨道,9-顶升套架,10-塔身,11-附着框, 12-附着连杆,13-滑轮组,14-滑轮组,15-回转机构,16-滑轮,17-滑轮,18-滑轮,19-滑 轮,20-吊臂,21-吊臂,22-滑轮组,23-滑轮,24-滑轮组,25-滑轮组,26_滑轮,27-滑轮组, 28-吊钩,29-吊钩,30-塔帽,31-滑轮,32-滑轮,33-滑轮组,34-滑轮组,35-重物,36-重 物,37-铁塔,38-油缸,39-撑爪,40-标准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包括底座(7),底座 (7)上安装塔身(IO),塔身(10)由依次通过螺栓连接的标准节,塔身(10)底部套一顶升套 架(9),顶升套架(9)上设置两个顶升油缸(38)上还套着若干附着框(ll),附着框(11)通 过附着连杆(11)与外附建筑物(37)柔性连接或者刚性连接,塔身(10)顶部安装回转机构 (15),回转机构(15)通过回转马达驱动,回转机构(15)上安装两个对称布置的吊臂(20和 21),回转机构(15)中间安装塔帽(30)。 如图5所示,变幅钢丝绳经过变幅转向滑轮(31和32),变幅滑轮组(3)和滑轮组 (13和14)在塔帽(30)顶部的滑轮组(33和34)和吊臂头部的滑轮组(22和25)之间多倍 率穿绕,实现吊臂(20)和吊臂(21)变幅。 如图4所示,起升钢丝绳通过起升转向滑轮(16、17、18、19、23、26),起升滑轮组4(2)和滑轮组(13和14)最后在吊臂(20)和吊臂21)头部的滑轮组(24和27)与吊钩滑轮 组(28和29)之间多倍率穿绕。 吊机的回转机构(15)采用普通塔机的回转机构,可以通过电动马达或者液压马 达驱动。 吊机的顶升套架(9)包含顶升框架、液压顶升油缸(38)、撑爪(39)、以及配套的 泵站,顶升机构采用普通塔机的双面顶升,能够使吊机顶升更安全,顶升框架底部与底座通 过螺栓连接,顶升时,启动油缸(38)并使油缸(38)端部的顶升横梁(41)上还设有支承块 支承在塔身外侧的顶升块上,使油缸(38)伸出一定长度,提升一个标准节距离,这时撑爪 (39)能够支承在标准节的下面第二组顶升块上,收回油缸,循环此动作,直至使整个吊机向 上提升一个标准节的距离,通过安装在底座(7)上的标准节滑移轨道(8),把标准节引进 来,与塔身(10)最下面的标准节连接好。依次操作,可以提升多个标准节。 吊机安装在实现浇注的混凝土基础(1)预埋地脚螺栓和预埋钢板,地脚螺栓与 底座(7)连接,底座(7)与塔身(10)和顶升套架(9)连接,预埋钢板与变幅和起升转向滑轮 组(2和3)支架焊接连接。塔身(10)由标准节依次连接,塔身(10)顶部与回转机构(15) 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塔身(10)中部安装起升和变幅转向滑轮组(13和14),回转机构(15) 与对称布置的吊臂(20和21)销轴连接,与塔帽(30)销轴连接,变幅钢丝绳通过基础的转 向滑轮组(3)、塔身中部的转向滑轮组(13禾P 14)、塔帽上的转向滑轮(31和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主要包括固定在基础上的塔身(10),塔身(10)上连接回转机构(15),回转机构(15)上部分别安装塔帽(30)、吊臂(20)及吊臂(21),塔身(10)由多个依次叠加的标准节连接,标准节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塔身(10)的外部设有附着机构,其特征在于:吊臂(20)和吊臂(21)的根部铰接在回转机构(15)的两侧,吊臂(20)和吊臂(21)头部通过钢丝绳与塔帽(3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主要包括固定在基础上的塔身(10),塔身(10)上连接回转机构(15),回转机构(15)上部分别安装塔帽(30)、吊臂(20)及吊臂(21),塔身(10)由多个依次叠加的标准节连接,标准节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塔身(10)的外部设有附着机构,其特征在于吊臂(20)和吊臂(21)的根部铰接在回转机构(15)的两侧,吊臂(20)和吊臂(21)头部通过钢丝绳与塔帽(30)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其特征在于塔身(10)下部套着顶升 套架(9),顶升套架(9)为一结构框架,顶升套架(9)固连在基础底座(7)上,顶升套架(9) 上部设有两个液压油缸(38)和四个顶升撑爪(39),液压油缸(38)的有杆端上连接顶升横 梁(41),塔身的标准节两侧设有顶升块,在顶升时顶升横梁(41)交替顶在标准节两侧的顶 升块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铁塔安装用双动臂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机构包括若干 附着框(11)和附着连杆(12),附着框(11)套在塔身外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贵林朱弘孙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