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无触点联动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6483 阅读:7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无触点联动台,光电无触点联动台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相连接、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相连接、与大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相连接、与大车控制系统的制动接触器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与外部电源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制动接触器连接,本创造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起重电气的故障率,压缩起重电气成本,减少起重电气部分所占空间,提高安装速度,提高起重电气部分的智能化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创造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起重机大小车在前后、平移运动过程中对起重机电机进行 切电阻调速联动控制的光电无触点联动台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联动台,因采用机械触点式联动台,靠切电阻来实现电机调速的控制 方式,联动台通过改变联动台内部的机械触点,来达到改变电机控制柜的控制信号,机械触 点阻力大、易磨损、已出现机械卡死、造成起重机无法正常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创造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起重电气 的故障率,压缩起重电气成本,减少起重电气部分所占空间,提高安装速度,提高起重电气 部分智能化的起重机光电无触点联动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控制系统壳体,在控制系统壳 体中安装有光电无触点联动台,光电无触点联动台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断路器与大车控制系 统的总开关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大车 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 光电无触点联动台的大车信号输出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光电 无触点联动台的小车信号输出端与小车控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电无触点联动台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壳体中安装有光电无触点联动台(30),光电无触点联动台(30)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断路器(9)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6)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29)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光电无触点联动台(30)的大车信号输出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光电无触点联动台(30)的小车信号输出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29)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的电源输...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电无触点联动台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壳体中安装有光电无触点联动 台(30),光电无触点联动台(30)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断路器(9)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 (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6)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大车控 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09)的电源输入端相 连接,光电无触点联动台(30)的大车信号输出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信号输入 端相连接,光电无触点联动台(30)的小车信号输出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09)的信 号输入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大车控制 系统的总开关(1)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大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2)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正 转接触器C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与大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4)的电源输入端连接、与 大车控制系统的制动接触器(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制动器接触器(5)的 线圈输入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制动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 的制动接触器(5)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大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2)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总 开关(1)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制动器(5)的电源输出端与大车控制系统 的制动器(10)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3)的线圈输入端与大车 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正转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4) 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大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2)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的电源输 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3)的电源输出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电动机的定 子(7)电源输入端相连,大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的线圈输入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 控制器(6)反转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4)的电源输入端 通过大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2)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 大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的电源输出端与电动机的定子(7)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大 车控制系统的一级切阻接触器(12)的线圈输入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 —级切阻 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一级切阻接触器(1 的电源输入端与大车控 制系统的电阻器(11)的1、2、3号端子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一级切阻接触器(12)的电 源输出端直接并联,大车控制系统的二级切阻接触器(13)的线圈输入端与大车控制系统 的控制器(6) 二级切阻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二级切阻接触器(13)的 电源输入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11)的4、5、6号端子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二级切 阻接触器(13)的电源输出端直接并联,大车控制系统的三级电阻接触器(14)的线圈输入 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三级切阻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三 级接触器(14)的电源输入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11)的7、8、9号端子相连接,大车 控制系统的三级切阻接触器(14)的电源输出端直接并联,大车控制系统的四级切阻接触 器(15)的线圈与大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6)的四级切阻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大车控 制系统的四级接触器(15)的电源输入端与大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11)的10、11、12号端 子相连接,大车控制系统的四级切阻接触器(15)的电源输出端直接并联,大车控制系统的 电动机的转子⑶与大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11)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总 开关(16)的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6)的电源输出端通 过小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08)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17)的电源输入端连 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18)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小车控制系统的制动接触 器(19)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制动器接触器(19)的线圈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 制器09)的制动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制动接触器(19)的 电源输入端通过小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08)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6)的电源输 出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制动器接触器(19)的电源输出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制动器 (22)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17)的线圈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 统的控制器09)的正转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18)的电 源输入端通过小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08)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6)的电源输出 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正转接触器(17)的电源输出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电动机的定 子OO)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18)的线圈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 统的控制器09)反转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18)的电源 输入端通过小车控制系统的电机保护器08)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总开关(16)的电源输出端 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反转接触器(18)的电源输出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电动机的定子 (20)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一级切阻接触器04)的线圈输入端与小车控制 系统的控制器09) —级切阻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一级切阻接触器 (24)的电源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03)的1、2、3号端子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 一级切阻接触器04)的电源输出端直接并联,小车控制系统的二级切阻接触器05)的线 圈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09) 二级切阻接触器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 统的二级切阻接触器05)的电源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03)的4、5、6号端子相 连,小车控制系统的二级切阻接触器05)的电源输出端直接并联,小车控制系统的三级电 阻接触器06)的线圈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09)的三级切阻接触器信号输出端 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三级接触器06)的电源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03)的 7、8、9号端子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三级切阻接触器06)的电源输出端直接并联,小车 控制系统的四级切阻接触器、2Τ)的线圈与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器09)的四级切阻接触器 信号输出端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四级接触器m的电源输入端与小车控制系统的电 阻器03)的10、11、12号端子相连接,小车控制系统的四级切阻接触器(XT)的电源输出端 直接并联,小车控制系统的电动机的转子与小车控制系统的电阻器03)的电源输入 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无触点联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无触点联动 台(30)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大车控制系统控制电路,小车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电 路大车控制系统控制电路的连接关系为变压器T1的初级连接光电无触点联动台电源输 入端子,变压器T1次级连接整流桥DD1的1、3脚,整流桥DD1的2脚连接电容器C1的正极、连 接三端稳压器7拟4的1脚,整流桥DD1的4脚连接电容器C1的负极、连接三端稳压器7拟4 的2脚、连接电容器C2的负极连接地线,三端稳压器7拟4的3脚连接电容器C2的正极、通过 电阻器R1连接光电开关V1的二极管的正极、通过电阻器&连接光电开关V5的二极管的正 极、通过电阻器R3连接光电开关V9的二极管的正极,光电开关V1的二极管的负极与光电开 关%的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1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R4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接,光电开关V1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⑶C1的二极管正极相连接,光耦OTC1的二极管负极 与地线相连接,光耦^C1的可控硅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Vin K1 端子相连接,光耦GDC1的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与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与K1 Out端子相连接,可控硅兑的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并接有压敏电阻器欣”可 控硅A的控制极与可控硅A电源输出端并接有电阻R16,光电开关V2的二极管的负极与光 电开关V3的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2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与电源的正 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2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⑶C2的二极管正极相连接,光耦OTC2的二极 管负极与地线相连接,光耦 c2的可控硅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 Vin K2端子相连接,光耦GDC2的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与 K2 Out端子相连接,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并接有压敏电阻器 RV2,可控硅( 的控制极与可控硅A电源输出端并接有电阻R17,光电开关V3的二极管的负 极与光电开关V4的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3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与电 源的正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3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OTC2的二极管正极相连接,光耦OTC3 的二极管负极与地线相连接,光耦 c3的可控硅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仏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接、与Vin K3端子相连接,光耦GDC3的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相连 接、与K3 Out端子相连接,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 的电源输出端并接有压敏电 阻器RV3,可控硅A的控制极与可控硅A电源输出端并接有电阻R18,光电开关V4的二极管 的负极与地线相连接,光电开关V4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R7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光 电开关V4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⑶C4的二极管正极相连接,光耦OTC4的二极管负极与地 线相连接,光耦OTC4的可控硅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Vin K4端子 相连接,光耦GDC4的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与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与K4Out端子 相连接,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并接有压敏电阻器RV4,可控硅A 的控制极与可控硅A电源输出端并接有电阻R19,光电开关V5的二极管的负极与光电开关 V6的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5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接,光电开关V5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⑶C5的二极管正极相连接,光耦OTC5的二极管负极 与地线相连接,光耦 c5的可控硅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Vin K5 端子相连接,光耦GDC5的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与K5 Out 端子相连接,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并接有压敏电阻器RV5,可控 硅仏的控制极与可控硅A电源输出端并接有电阻ι 2(ι,光电开关V6的二极管的负极与光电 开关V7的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6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与电源的正极 相连接,光电开关V6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⑶C6的二极管正极相连接,光耦OTC6的二极管 负极与地线相连接,光耦OTC6的可控硅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Vin K6端子相连接,光耦GDC6的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与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与K6Out 端子相连接,可控硅%的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并接有压敏电阻器RV6,可控 硅%的控制极与可控硅%电源输出端并接有电阻I^21,光电开关V7的二极管的负极与光电 开关V8的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光电开关V7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器Rltl与电源的正极 相连接,光电开关V7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⑶C7的二极管正极相连接,光耦OTC7的二极管 负极与地线相连接,光耦OTC7的可控硅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与Vin K6端子相连接,光耦GDC7的可控硅的电源输出端与可控硅(^7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与K7Out 端子相连接,可控硅A的电源输入端与可控硅A的电源输出端并接有压敏电阻器RV7,可控 硅屮的控制极与可控硅Q7电源输出端并接有电阻I^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书建葛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原起重电器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